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日喀則謝通門縣卡嘎村:合作社如春筍 農牧民鼓腰包

次仁片多 索朗瓊珠 發布時間:2020-09-01 13:57: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帶動農(nong) 戶增加收入、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的有效組織形式,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把合作社進一步辦好”。

  近年來,西藏日喀則謝通門縣堅持黨(dang) 建引領、分村施策、穩步提升的工作基調,在“強引領、聚合力、破難題、抓落實”上下功夫,有序推進合作社規範提升,實現了繁榮經營主體(ti) 、壯大集體(ti) 經濟、築牢基層堡壘、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多贏效果。

  堅持責任導向,關(guan) 鍵在“強”

  謝通門縣卡嘎鎮卡嘎村依靠“兩(liang) 委”班子強引領,帶領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走出一條脫貧致富、永遠跟黨(dang) 走的長效富民興(xing) 村路子。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5年的8160.3元增加到2019年的17110.4元,增長率達109.7%,61戶171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

  卡嘎村依靠黨(dang) 的富民惠民政策,充分利用地理優(you) 勢,以組建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村集體(ti) 經濟為(wei) 抓手,多形式多渠道搭建脫貧致富平台。整體(ti) 推動,實現全民入股分紅。連續兩(liang) 年整合強基惠民資金59.9萬(wan) 元,改擴建村集體(ti) 經濟溫泉旅館,成立溫泉旅館合作社,全村群眾(zhong) 參與(yu) 入股,每戶群眾(zhong) 年分紅1300元以上;重點扶持,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分紅,投資47.7萬(wan) 元組建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58戶貧困戶、12戶邊緣戶投勞折價(jia) 入股13.6萬(wan) 元,解決(jue) 26名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每年幫助貧困戶、邊緣戶增收4200餘(yu) 元;能人帶動,鄉(xiang) 土人才助增收,組織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牽頭組建藏刀、皮具、裁縫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每年為(wei) 62戶入社群眾(zhong) 每戶分紅2000元,組建挖掘機租賃合作社,每年增收15萬(wan) 元。有針對性地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為(wei) 用工方輸送技術人才,轉移就業(ye) 61人,實現人均年增收1萬(wan) 餘(yu) 元。同時,開展沙場租賃,每年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收入15萬(wan) 元。

  堅持實幹導向,關(guan) 鍵在“聚”

  娘熱鄉(xiang) 歐若村位於(yu) 謝通門縣東(dong) 北部,東(dong) 與(yu) 南木林縣相接,北與(yu) 那曲市申紮縣相鄰,平均海拔4750米,轄強加、星瓊、歐若3個(ge) 自然村,總麵積125平方公裏,總人口51戶219人,是典型的純牧區。

  近年來,歐若村黨(dang) 支部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各級黨(dang) 委決(jue) 策部署,牢固樹立牧業(ye) 科學發展理念,以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為(wei) 統攬,以促進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為(wei) 抓手,調整優(you) 化牧業(ye) 經濟結構,轉變生產(chan) 經營方式,建立了第一個(ge) 養(yang) 殖合作社,帶領全村群眾(zhong) 駛入了現代牧業(ye) 發展“快車道”。2019年,歐若村摘掉了貧困村帽子,全村家庭人均年收入達1.3萬(wan) 餘(yu) 元。

  “作為(wei) 村裏的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指導幫助村黨(dang) 支部團結帶領廣大黨(dang) 員群眾(zhong)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是使命所在、職責所在。參與(yu) 新時代歐若村的發展建設,我內(nei) 心感到十分自豪。”歐若村第一書(shu) 記多吉倫(lun) 珠自豪地說。

  目前,歐若村51戶219人全部加入歐若村養(yang) 殖加工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入社率100%,入社資金(按“折羊”資金計算)共計74萬(wan) 餘(yu) 元,合作社養(yang) 殖綿羊1352隻,8月將實現第一次分紅。

  堅持問題導向,關(guan) 鍵在“破”

  納當鄉(xiang) 位於(yu) 謝通門縣中南部,轄區麵積大、海拔高、人口少,為(wei) 傳(chuan) 統牧業(ye) 區。當地有一句俗語,“納當有三寶,牛、羊、大片草”,深刻反映出了全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現狀。

  由於(yu) 缺乏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特色產(chan) 業(ye) ,大多數牧民的生產(chan) 生活仍受限於(yu) 草場、牲畜,延續著牧區傳(chuan) 統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收入渠道單一且增長乏力,對牧業(ye) 依賴度較高。2018年之前,納當鄉(xiang) 的群眾(zhong) 仍然過著“牛羊吃草,我吃牛羊”的發展現狀,大部分群眾(zhong) 沒有其他經濟收入,僅(jin) 僅(jin) 依靠自己養(yang) 殖的牛羊來供給日常所需,解決(jue) 這一老大難問題關(guan) 鍵在於(yu) “出實招,破難題”。

  納當鄉(xiang) 幹部群眾(zhong) 結合本地“地表高寒熱量易流失,地下溫暖熱量易儲(chu) 存”的特點,推動實施地下溫室大棚蔬菜種植項目,並在溫室試種成功的基礎上,擴建項目,進一步解決(jue) 了鄉(xiang) 政府駐地集中安置點39戶群眾(zhong) 就業(ye) 問題,切實增強了搬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地下溫室大棚的成功推廣進一步滿足了當地群眾(zhong) 對蔬菜的需求,逐步轉變群眾(zhong) 傳(chuan) 統生產(chan) 生活方式,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提高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看著自己家鄉(xiang) 就能產(chan) 出各種蔬菜,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呢。”納當鄉(xiang) 群眾(zhong) 都說,“現在我們(men) 納當有四寶呢——‘牛、羊、蔬菜和草場’。”

  堅持發展導向,關(guan) 鍵在“抓”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考察時為(wei) 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小木耳、大產(chan) 業(ye) ’點讚,這一舉(ju) 動大大堅定了我們(men) 打贏脫貧攻堅的信心。”卡嘎鎮歐曲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巴旦拉姆說。

  卡嘎鎮歐曲村是謝通門縣2020年新設的行政村,也是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被稱為(wei) “最難啃的硬骨頭”。能否跑好新村沒有產(chan) 業(ye) 支撐、人員複雜難管理這“最後一公裏”,成為(wei) 歐曲村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重點工作。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chan) 業(ye) 。為(wei) 確保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歐曲村依托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區、謝雄藏雞養(yang) 殖基地、謝通門縣扶貧商店及麵食加工店等,讓搬遷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實現了就近就便就業(ye) 。

  “搬遷到歐曲村之前我還擔心我在村裏的牛羊怎麽(me) 辦呢,現在村裏也興(xing) 建了牛羊合作社,我把所有牛羊都加入到了村裏的合作社中,現在我在歐曲村利民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務工,又多了一份收入,我相信以後肯定會(hui) 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民羅增卓瑪感慨地說。

  目前,歐曲村養(yang) 殖規模為(wei) 5000羽的藏雞舍已建設完成,後續將分批投入使用。266戶貧困戶參股加入利民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通過集資14.15萬(wan) 元,已建成食用菌大棚兩(liang) 棟4座,種植3萬(wan) 餘(yu) 菌棒,日均產(chan) 出約180斤鮮蘑菇,解決(jue) 了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就業(ye) 問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