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國家電網:“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攻堅全麵完成

張翼 發布時間:2020-09-09 09:19:00來源: 光明日報

   昌都,藏語意為(wei) “水匯合的地方”,依傍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水係,三江支流密布,流域內(nei) 降水豐(feng) 富,是西藏重要的青稞產(chan) 地。一場驟雨過後,西藏昌都妥壩鄉(xiang) 嘎格村的次加從(cong) 山頂的家出發,趕往鄉(xiang) 裏的糌粑加工作坊。

   住在海拔4200米的山頭上,次加一家是整座山中唯一的居民。“沒想到就為(wei) 我們(men) 一家人,他們(men) 專(zhuan) 門立了一根電杆,拉來了線路,還為(wei) 我們(men) 修了下山的路。”次加說,“要是在過去,下了一場雨就沒辦法下山了。有了路,這山就擋不住我們(men) 。”

   10千伏電力線路覆蓋了妥壩鄉(xiang) ,村民布格買(mai) 回了全鄉(xiang) 第一台糌粑加工機,開起了加工作坊。套上羊皮袋子、插上電源、按下開關(guan) ,布格熟練地操作著加工機。隨著機器的噠噠聲,金黃的青稞麥粒轉眼就變成了雪白的糌粑粉。“用機器1小時能加工出100多斤糌粑粉,這在過去要兩(liang) 個(ge) 人用石磨磨上兩(liang) 天。”布格說。

   據介紹,西藏“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是“十三五”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和建設規模最大的一項民生工程,項目總投資99.58億(yi) 元,約占全國“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一,共214個(ge) 子項目,包括33個(ge) 扶貧易地搬遷點、901個(ge) 極高海拔搬遷點、624個(ge) 邊境小康村、255個(ge) 抵邊村及其他各級電網建設和電源接入電網工程建設,涉及69縣350鄉(xiang) (鎮)4860村,惠及西藏深度貧困地區23萬(wan) 戶67.2萬(wan) 人。

   電網升級、動力升級,幸福升級。村民們(men) 用上了放心電、滿意電,百姓因電而樂(le) 、因電而富,鄉(xiang) 村因電而變、因電而興(xing) 。

   今年6月30日,隨著四川阿壩夾壁—馬塘110千伏線路工程帶電投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域內(nei)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任務全麵完成,電能沿著銀線翻山越嶺、跨河過江,源源不斷輸送到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西藏5省(自治區)198個(ge) 貧困縣,443萬(wan) 戶1777萬(wan) 居民自此用上了安全可靠穩定的大網電。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出台,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部署。2018年,國家能源局印發《“三區三州”農(nong) 網改造升級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對各地區和各電網企業(ye) 相關(guan) 建設任務作出安排。

   推進“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是國家電網公司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的具體(ti) 實踐。“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這裏位置偏遠、環境惡劣、曾經依靠小水電、小光伏電維持生產(chan) 生活用電。2018-2020年,公司經營區域內(nei)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累計投資304億(yi) 元,共建成工程7957項。工程建成後,惠及198個(ge) 貧困縣、443萬(wan) 戶、1777萬(wan) 居民,顯著改善貧困地區生產(chan) 生活用電條件,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wei)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

   解決(jue) 了深度貧困地區供電“最後一公裏”問題,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普遍受益。“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的實施,極大釋放了深度貧困地區用電需求,大功率家用電器和機電設備廣泛應用。據統計,2018年以來,改造區域新增冰箱7.2萬(wan) 台、洗衣機12.7萬(wan) 台、電視機21.1萬(wan) 台、電炊具26.6萬(wan) 台、電動加工設備14.3萬(wan) 台,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經營區內(nei) “三區三州”地區全社會(hui) 用電量超過320億(yi) 千瓦時,較2017年同期增長30%以上。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