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
項目建設期間,共使用本地工人240餘(yu) 人次,支付人工工資180多萬(wan) 元;
公司落戶八宿以來,共計組織了6次社會(hui) 招聘和1次校園招聘;
……
這一個(ge) 個(ge) 數字的背後,是八宿海螺公司通過企業(ye) 發展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的拳拳之心。
八宿海螺公司,是海螺集團在西藏投入的首個(ge) 項目,也是海螺集團助推地方脫貧攻堅、踐行產(chan) 業(ye) 援藏的重要載體(ti) 。2017年初,福建援藏工作隊通過調研發現昌都市水泥供需矛盾突出,預計西藏自治區“十三五”末水泥缺口將達到800餘(yu) 萬(wan) 噸。
針對這一現狀,福建援藏工作隊計劃引進水泥廠項目。同年5月,經過勘測,確定八宿縣白瑪鎮西巴村的石灰岩和砂岩儲(chu) 量豐(feng) 富。於(yu) 是,福建援藏工作隊將八宿縣水泥廠項目作為(wei) 重點招商推介項目,積極與(yu) 安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溝通協調,最終八宿海螺水泥項目於(yu) 2018年3月正式落地。該項目選址鄰近318國道,預計總投資12.79億(yi) 元,包括建設一條日產(chan) 2500噸新型幹法熟料水泥生產(chan) 線以及與(yu) 其配套的輔助設施。
“八宿海螺水泥項目的引進將優(you) 化西藏水泥行業(ye) 布局,推動昌都及八宿產(chan) 業(ye) 結構的轉型升級,解決(jue) 周邊縣區水泥需求緊張問題。”八宿海螺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沈永說。預計項目投產(chan) 後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yi) 元,可實現利稅1億(yi) 元左右,將推動該地區砂岩礦、石膏礦等礦產(chan) 資源的有效開發,帶動地方運輸業(ye) 、餐飲服務業(ye) 發展,間接帶動1000多名群眾(zhong) 增收。
24歲的洛鬆鄧增,來自八宿縣白瑪鎮的沙木村。2017年,他從(cong) 武漢職業(ye) 技術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在武漢、拉薩等地工作,但都與(yu) 所學的專(zhuan) 業(ye) 無關(guan) ,收入也很不穩定。
2018年10月的一天,洛鬆鄧增聽說,八宿縣城附近要建一個(ge) 水泥廠,工資待遇不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來到八宿海螺公司應聘。經過麵試,當年11月洛鬆鄧增順利入職。考慮到他所學的專(zhuan) 業(ye) ,公司將他安排在土建管理崗位。
“雖然工作與(yu) 我的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但課本上的知識與(yu) 實務操作還是有很大不同。”提起剛入職時的工作狀態,洛鬆鄧增有些不好意思,“隨後,公司安排工程處的李林師傅手把手地教我。”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如今的洛鬆鄧增在工作上已經能夠獨當一麵。“我的工資從(cong) 每個(ge) 月5000元漲到7800元。去年底,我還拿到了21000元年終獎呢!”洛鬆鄧增高興(xing) 地對記者說。在八宿海螺公司,像洛鬆鄧增一樣的本地員工有90餘(yu) 人,員工平均月薪在5000-8000元之間。此外,在工程建設期間,公司優(you) 先使用本地人工、機械及運輸設備,幫助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為(wei) 提高本地員工的技術水平,自成立伊始,公司便針對招聘員工受教育程度,製定了係統的培訓計劃,主要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即一名熟練技術人員帶一名新入職員工。“下一步,我們(men) 將根據公司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拓寬本地群眾(zhong) 就業(ye) 渠道,增強造血功能,助力本地人才隊伍成長,繼續為(wei) 八宿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讓海螺之花在雪域高原盛開得更加絢麗(li) 。”沈永自信滿滿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任村支書的致富夢
沿318國道巴塘段穿過金沙江大橋就進入了西藏地界,竹巴龍村就在橋邊,是名副其實的“進藏第一村”。[詳細] -
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2018年,拉薩市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帕加告訴記者,帕熱組不僅給每戶村民家門口配備了分類垃圾桶,還設立了垃圾分類兌換點。[詳細] -
建檔立卡貧困戶旦增卓嘎脫貧記:勤勞打開致富門
拉薩堆龍德慶區羊達街道旦真燒烤店內,一個身影在廚房忙碌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