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芒康縣木許鄉群眾依靠葡萄和蜂蜜產業富了起來
木許鄉(xiang) 位於(yu) 西藏昌都芒康縣南部,距離縣城142公裏,平均海拔2200米。它坐落於(yu) 瀾滄江邊,與(yu) 雲(yun) 南省德欽縣佛山鄉(xiang) 隔江而望。
木許鄉(xiang) 的優(you) 勢和劣勢清晰可見。
劣勢是作為(wei) 純農(nong) 業(ye) 鄉(xiang) ,人均耕地約0.75畝(mu) ;林地麵積大,但林下資源的采集收入幾乎為(wei) 零;農(nong) 業(ye) 仍處於(yu)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以青稞、小麥、玉米為(wei) 主,缺乏經濟作物。
優(you) 勢是緊靠雲(yun) 南,海拔低,瀾滄江邊,地域優(you) 勢、氣候優(you) 勢十分明顯。
如何扭轉劣勢,變地域優(you) 勢、氣候優(you) 勢為(wei) 資源優(you) 勢,是當時木許鄉(xiang) 黨(dang) 委、鄉(xiang) 政府麵前的一道難題。
長期以來,木許鄉(xiang) 因人多地少,大多數勞動力在致富帶頭人的帶領下外出務工。據統計,外出務工的村民占全鄉(xiang) 勞動力的90%以上,剩下不到10%的勞動力及婦女、老人、小孩。
如何帶動留在鄉(xiang) 裏的群眾(zhong) 也是擺在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麵前的一道難題。
除了發展非密集勞動力、投入少、見效快、風險低的特色產(chan) 業(ye) ,別無他路。
俗話說,機會(hui) 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木許鄉(xiang) 的地域優(you) 勢,賦予了它得天獨厚的氣候。瀾滄江穿境而過,峽穀深切造就了幹熱的河穀氣候,這種氣候特別適合種植“黑珍珠”。
成立於(yu) 2009年的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葡萄酒釀造及銷售,給木許鄉(xiang) 帶來了發展葡萄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
2013年,木許鄉(xiang) 在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區域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並結合市場行情、貧困戶自身能力,通過“政府扶持+農(nong) 戶種植+企業(ye) 收購”的運營模式,大力發展見效快、收益穩定的特色種植產(chan) 業(ye) “黑珍珠”釀酒葡萄,並與(yu) 西藏芒康縣藏東(dong) 珍寶酒業(ye) 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
接下來的重點是,如何讓種植青稞、小麥、玉米的傳(chuan) 統思想較重的農(nong) 戶,轉型農(nong) 作物,在耕地裏種植葡萄。
這不是一件輕而易舉(ju) 的事,也不是兩(liang) 三天動員就可以讓農(nong) 戶接受的。
為(wei) 了讓更多的群眾(zhong) 參與(yu) 種植葡萄,木許鄉(xiang) 木許村村委會(hui) 主任格桑次仁率先作示範,在自家的全部耕地上種植葡萄,並拿到了第一筆補償(chang) 金。
隨後,木許鄉(xiang) 的其他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也依次加入了種植葡萄產(chan) 業(ye) 。在示範帶動下,群眾(zhong) 開始陸續報名登記種植葡萄。截至2019年,全鄉(xiang) 葡萄種植畝(mu) 數共計1019.29畝(mu) ,種植戶數211戶1251人。
“無工不富”,如果沒有像樣的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無異於(yu) 水中月鏡中花。隻有把葡萄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才能實現增收脫貧。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木許鄉(xiang) 結合“三基”建設,充分發揮邊界黨(dang) 建的作用,與(yu) 佛山鄉(xiang) 互鑒互促。邀請佛山鄉(xiang) “田秀才”,把葡萄種植技術傳(chuan) 授給木許鄉(xiang) 群眾(zhong) ,從(cong) 課堂到實踐操作、從(cong) 葡萄冬季管理到秋季管理,把每一階段分時段如何管理一一講述給群眾(zhong) 。
用建檔立卡貧困戶向巴德勒的話來說:“把青稞種植能人變成葡萄種植能人,把貧困戶轉變成脫貧戶。”2015年,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時,他家人均收入不足2300元,如今僅(jin) 葡萄收入就達3萬(wan) 元以上。
據統計,木許鄉(xiang) 2019年葡萄總產(chan) 量354034.9公斤,總收入178萬(wan) 餘(yu) 元,種植戶戶均增收8389.45元。
除了發展葡萄產(chan) 業(ye) ,木許鄉(xiang) 還盯上了蜜蜂養(yang) 殖業(ye) 。
木許鄉(xiang) 有一定的養(yang) 蜂曆史,雖然養(yang) 蜂能帶來不少收益,但是部分群眾(zhong) 不轉變觀念,對養(yang) 蜂產(chan) 業(ye) 有一定的偏見。
為(wei) 了打消群眾(zhong) 對蜜蜂養(yang) 殖的偏見,木許鄉(xiang) 各村“兩(liang) 委”班子在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深入各村海拔高一點的村民小組中,引導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蜜蜂養(yang) 殖。
為(wei) 鼓勵村民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政府除投資購買(mai) 蜂箱外,還聘請當地養(yang) 蜂能手次仁等人,現場指導養(yang) 蜂技能,並且把養(yang) 殖風險評估數據、市場前景等一一作了詳細宣傳(chuan) 。
自2013年來,在木許鄉(xiang) 及各村“兩(liang) 委”班子不斷說服及鼓動下,全鄉(xiang) 蜜蜂養(yang) 殖戶年年增多。且在木許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每年定期指導培訓下,蜜蜂養(yang) 殖戶養(yang) 蜂技能不斷提高,每年蜂蜜產(chan) 量也不斷增加。
立足“政府扶持+養(yang) 殖戶養(yang) 殖+企業(ye) 收購”的運營模式,木許鄉(xiang) 積極與(yu) 重慶塵外藏家蜂蜜有限公司聯係,拓寬銷路。2019年,僅(jin) 通過重慶塵外藏家蜂蜜有限公司收購的蜂蜜,蜂農(nong) 現金收入就達到36萬(wan) 餘(yu) 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戶均增收5107.2元,尚未包含蜜蜂養(yang) 殖戶自銷收入。
目前,木許鄉(xiang) 的蜂蜜產(chan) 量遠遠不夠市場需求,為(wei) 提高蜜蜂養(yang) 殖戶產(chan) 蜜量,重慶塵外藏家蜂蜜有限公司承諾,每年定期給養(yang) 殖戶指導培訓,並捐贈了部分蜜蜂養(yang) 殖設備。
下一步,木許鄉(xiang) 將繼續做好產(chan) 業(ye) 脫貧政策宣傳(chuan) 工作,讓群眾(zhong) 持續轉變觀念,轉型農(nong) 作物種植葡萄、康巴蜜桔、蘋果等經濟林木,大力發展旅遊業(ye) 、養(yang) 殖業(ye) ,走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昌都芒康縣索多西辣椒種植:讓日子“紅”起來
截至目前,芒康縣種植索多西辣椒達2000畝,2019年產量達1500噸,實現產值500餘萬元,帶動種植戶246戶1776人增收,戶均增收2.5萬餘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606人。[詳細] -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索多西辣椒、綠色瓜果、紅拉山雞、卡若香豬等特色產業,在芒康縣域內頗有名氣,但在西藏的其他地方卻是“養在深閨無人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