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無煙村”的新追求

趙一鴻 王炳坤 發布時間:2020-09-27 10:17:00來源: 新華社


圖為(wei) 日喀則市江孜縣江孜鎮東(dong) 郊村。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我們(men) 奶牛合作社共集體(ti) 養(yang) 殖奶牛、種牛150頭,各戶分散養(yang) 殖2080頭,利潤可達35萬(wan) 元。”

  “青稞喜馬拉雅22號二級種子田,產(chan) 量已達到180萬(wan) 斤!”……

  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江孜鎮東(dong) 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普紮西在村口見到記者,介紹村裏的變化,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近年來,東(dong) 郊村“兩(liang) 委”班子推進扶貧工作入腦入心入行,激發出村民脫貧致富的內(nei) 生動力;而通過全村禁煙、持續開展“四講四愛”等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東(dong) 郊村精神文明建設也結出累累碩果。

  控煙是文明鄉(xiang) 村建設的典型標誌。

  過去村裏開會(hui) ,會(hui) 議室內(nei) 煙霧彌漫,村民們(men) 沒有節製地吸煙,既有損身體(ti) 健康,也是一筆不小的經濟開支。幾年前,村裏決(jue) 定開展戒煙控煙行動,黨(dang) 員幹部帶頭戒煙,並召開村民大會(hui) 推廣戒煙控煙行動。通過村“兩(liang) 委”和村民互相監督,隻用了一年時間,全村吸煙現象就基本杜絕了。

  橫下一條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關(guan) 鍵是黨(dang) 員幹部帶頭,發揮群眾(zhong) 的主體(ti) 作用。

  村民尼瑪次仁曾是村裏的困難戶,家裏常常是吃了上頓愁下頓。時任東(dong) 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旦增旺加幾次與(yu) 他交流,發現他有些經濟頭腦,便鼓勵他養(yang) 牛養(yang) 羊。

  在大家的幫助下,尼瑪次仁漸漸燃起脫貧的信心,不僅(jin) 入了黨(dang) ,還在2014年開辦起東(dong) 郊村康蘇農(nong) 民養(yang) 牛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如今,尼瑪次仁的個(ge) 人存款就達100多萬(wan) 元。他不僅(jin) 自己致了富,還鼓舞了身邊不少人。村民們(men) 意識到:隻要將主動脫貧的想法付諸行動,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這之後,不少人主動向村委會(hui) 、駐村工作隊遞交了脫貧申請書(shu) ……

  生活漸漸好起來了,村民們(men) 對文明健康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引導大家民主管理村務,逐漸改善村風,又成了東(dong) 郊村的努力方向。

  “德業(ye) 相勸、過失相規、守望相助,村規民約讓村民們(men) 擰成了一股繩。”普紮西介紹,通過發動村民參與(yu) 定規矩,戒煙控煙、不亂(luan) 扔垃圾、講究衛生等都寫(xie) 進了村規民約,村民們(men) 相互監督、嚴(yan) 格遵守。

  走進東(dong) 郊村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借閱室,從(cong) 一本“登記簿”上,就能看出村民們(men) 的讀書(shu) 熱情。哪天借的,哪天還的,村民們(men) 都會(hui) 自覺登記,無需催促。管理員說,借閱室運轉以來,沒有丟(diu) 過一本書(shu) 。

  東(dong) 郊村是雪域高原建設文明鄉(xiang) 村的縮影。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西藏各地農(nong) 村重在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有力激發了鄉(xiang) 村文化活力,為(wei) 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積極努力。全區的精神文明村、生態文明村、邊境小康村等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

  過去一年,擁有303戶1720口人的東(dong) 郊村,集體(ti) 經濟收入超過100萬(wan) 元,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隨著2020年高校新生陸續開學,全村在校大學生達到127名,其中不少都是名牌大學的學生。

  村民紮頓有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在上大學,還有一個(ge) 女兒(er) 在上高中。他樂(le) 嗬嗬地說,脫貧致富之後,村民有了新追求,重視教育、崇尚科學成為(wei) 新時尚。“大家不比吃,不比穿,就愛比誰家大學生多,家長積極讓孩子們(men) 上學,孩子們(men) 也比著趕著考進好學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搬出來的“幸福村”

    W020200927319203583504.jpg
    2017年,左貢縣將建好的安置房免費提供給貧困戶,還給每家配置了電視、藏式桌、卡墊床等價值1萬多元的日常用品[詳細]
  • 藏東脫貧影像:溫室大棚助脫貧

    (脫貧攻堅)(1)藏東脫貧影像:溫室大棚助脫貧
    西藏昌都市左貢縣亞中村投資修建了18座溫室大棚,為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36個就業崗位,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大棚蔬菜種植成為助力村民脫貧的新途徑。[詳細]
  • 卓嘎拉姆的小康之路

    在康瑪溫泉酒店做前台的卓嘎拉姆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還能就近照顧家人,她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