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嘎拉姆的小康之路
“我家能過上好日子,離不開黨(dang) 和政府的幫助。”在康瑪溫泉酒店做前台的卓嘎拉姆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還能就近照顧家人,她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卓嘎拉姆今年20歲出頭,家裏世代居住在當雄縣公塘鄉(xiang) 衝(chong) 嘎村。因為(wei) 出生於(yu) 單親(qin) 家庭,加上母親(qin) 身體(ti) 狀況不好,家中孩子眾(zhong) 多,年幼的卓嘎拉姆早早就擔起了家庭重擔,成為(wei) 家裏的“小大人”。
“即使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放牧,天黑才回家,家裏的生活狀況依然沒啥起色,2015年還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卓嘎拉姆苦笑著說,那時候全家6口人都擠在40多平方米的破舊房子裏,兄弟姐妹隻有一間屋子住。看電視隻能去鄰居家裏看,上學需要搭鄉(xiang) 親(qin) 的拖拉機,卓嘎拉姆曾經很多次都想過輟學去放牧來減輕家裏的負擔。
“村裏的駐村幹部告訴我,隻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改變家裏的經濟狀況並不是隻有放牧這一條路,讓我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卓嘎拉姆感激地說,高中畢業(ye) 後,她在政府的幫助下到康瑪溫泉酒店做了一名前台,雖然每月工資不是很高,但能兼顧家裏,她非常知足。
更讓卓嘎拉姆開心的是,全家人搬入了衝(chong) 嘎村本地扶貧搬遷點,住進了150平方米的新房。寬敞明亮的新房內(nei) ,家電家具配備齊全,通信網絡覆蓋全家,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柏油馬路通到了家門口,出行更加方便。政府還為(wei) 母親(qin) 安排了生態崗位,每月都有一定的收入,家裏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
如今的卓嘎拉姆將一半的工資拿給家裏後,還可以自己網購衣服或逛逛縣裏的服裝店,為(wei) 自己和家人添置新衣。在閑暇之餘(yu) ,她也會(hui) 看看和工作相關(guan) 的書(shu) 籍,提升自身的業(ye) 務水平。她時常告誡弟弟妹妹,一定要好好學習(xi) ,因為(wei) 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教育才能斬斷窮根。
“從(cong) 差點輟學去放牧到上完高中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家裏過上了幸福的日子,這幾年的變化就像做夢一樣。”卓嘎拉姆感慨地說,“我一定會(hui) 好好工作努力掙錢,將來買(mai) 一輛小轎車帶著家人到處旅旅遊,看看外麵的世界。同時,讓弟弟妹妹也增長見識,明白隻有多學知識、增強本領,我們(men) 的家庭才能過上更富裕的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麻麻鄉以景富民
麻麻鄉是山南市錯那縣西南部勒布溝裏四個門巴民族鄉之一,是勒布溝景區的中心,這裏海拔2860米,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資源,氣候宜人。[詳細] -
僜人村的美麗嬗變
僜人,又稱僜巴人,是西藏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分布於察隅縣下察隅鎮和上察隅鎮的3個鄉7個行政村。[詳細] -
“新生”的西藏卡地村
這幾天,家住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卡地村的紮宗家很熱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