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新居 同奔小康
“再唱山歌給黨(dang) 聽,幸福的歌兒(er) 獻給你……”10月13日,伴著這首《再唱山歌給黨(dang) 聽》,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推瓦村37戶144名群眾(zhong) 滿懷對黨(dang) 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搬入期盼已久的“小康房”,開啟了新生活。
推瓦村平均海拔5070米,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稱。高寒缺氧,當地群眾(zhong) 迫切希望改善住房條件。“前幾年,在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懷下,村裏群眾(zhong) 住上了‘安居房’。現在,黨(dang) 和政府又幫助我們(men) 建了‘小康房’。對此,群眾(zhong) 是感激不已,大家說:小康生活全靠黨(dang) ,黨(dang) 的恩情不能忘,世世代代跟黨(dang) 走。”推瓦村村委會(hui) 主任益西多吉告訴記者,“推瓦村地處邊境,遷入‘小康房’後,村裏群眾(zhong) 表示,一定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像格桑花一樣紮根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和幸福家園的建設者,築牢‘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產(chan) 是執勤、放牧是巡邏、處處有防範’的安全屏障。”
高舉(ju) 領袖像,遷入“小康房”。喬(qiao) 遷當天,當地群眾(zhong) 一改過去的搬遷習(xi) 俗,自發地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西藏各族人民心連心畫像掛在新家最顯眼的位置,以表達對黨(dang) 的感激之情。“新房160平方米,我隻出了10多萬(wan) 元。”村民米瑪次仁激動地說,“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我不可能住上這麽(me) 好的房子。吃水不忘挖井人,黨(dang) 的恩情我們(men) 永遠不會(hui) 忘。”
記者看到,米瑪次仁的新家是二層藏式小樓,寬敞的院子,裝飾一新的客廳,幹淨整潔的臥室,一切都令他很是滿意。據了解,推瓦村邊境小康村建設總投資2754.22萬(wan) 元,群眾(zhong) 自籌340.44萬(wan) 元,總建築麵積6832.67平方米。除新建的“小康房”外,還配套建設了村內(nei) 道路、照明、給排水和電氣等附屬設施。夜晚,米瑪次仁漫步在太陽能路燈照射下的水泥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說:“現在,我們(men) 農(nong) 村也和城裏一樣了。”
浪卡子縣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打隆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曉勇告訴記者:“開展邊境小康村建設,是黨(dang) 團結帶領群眾(zhong)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舉(ju) 措。下一步,我們(men) 還要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幫助推瓦村群眾(zhong) 生活富起來、環境美起來。”
安居才能樂(le) 業(ye) ,樂(le) 業(ye) 才能安居。推瓦村地處普莫雍錯旁,結合該村的地理區位優(you) 勢,當地黨(dang) 委、政府為(wei) 該村製訂了家庭旅館、特色養(yang) 殖業(ye) 等發展規劃。“很多地方的群眾(zhong) 靠辦家庭旅館走上了致富路,我們(men) 推瓦村有遊客喜愛的普莫雍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men) 也會(hui) 和他們(men) 一樣吃上‘旅遊飯’。”米瑪次仁告訴記者,“近年來,來普莫雍錯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要是能把遊客留下來住一晚就好了。遊客多了,消費的人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了。”
益西多吉告訴記者,針對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發展旅遊業(ye) 問題,村“兩(liang) 委”班子商量多次後,決(jue) 定發展民宿遊、牧民體(ti) 驗遊等旅遊項目,吸引遊客住在推瓦村,做幾天推瓦人。“目前,我們(men) 已經有計劃地對群眾(zhong) 開展了旅遊知識和旅遊接待禮儀(yi) 等培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men) 推瓦村也會(hui) 成為(wei) 知名的‘旅遊村’。”益西多吉滿懷信心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改則縣:幹部當好領頭雁 攜手群眾奔小康
“有黨員幹部帶著,我們就覺得有了主心骨,跟著幹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提起這幾年通過家政服務掙錢的事,西藏阿裏地區改則縣圓夢新居家政服務中心負責人多瓊感慨地說。[詳細] -
西藏阿裏地區措勤縣:先富帶後富 同走小康路
“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可以說,現在的好生活都是黨給的。我有什麽理由不去幫助更多的人呢?”提到這幾年幫助其他人共同致富的事。[詳細] -
【文化扶貧在行動:陝西篇】三種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袁家村帶貧困戶共同富裕
地處禮泉縣煙霞鎮以北的袁家村,是個隻有62戶286人的小村子。曆史上,袁家村是個“點燈沒油、耕地沒牛、幹活選不出頭”的“爛杆村”。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