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搬出“無人區”,產業連成串

王炳坤 唐弢 發布時間:2020-11-02 09:14:00來源: 新華社

  金秋時節,雪域高原遍地金黃。在西藏拉薩西郊,都市人攜家帶口前來過林卡(藏語,相當於(yu) 野炊)。服務員美珍在“牧家樂(le) ”裏來回穿梭,忙著為(wei) 客人端酥油茶、送青稞酒,帳篷內(nei) 不時傳(chuan) 出歡快的歌聲。

  美珍是西藏那曲市尼瑪縣榮瑪鄉(xiang) 加玲加東(dong) 村村民。而她現在的住址,位於(yu)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噶衝(chong) 村,這裏是尼瑪縣榮瑪鄉(xiang) 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2018年6月,榮瑪鄉(xiang) 262戶居民,共計1102人集體(ti) 搬遷,來到800公裏外的噶衝(chong) 村。

  搬遷前,在藏北羌塘大草原,美珍一家有100多隻羊和20頭犛牛。從(cong) 她記事起,全家人就靠著大自然贈予的草場謀生活。

  “榮瑪鄉(xiang) 總麵積4.68萬(wan) 平方公裏,比海南省的陸地麵積還要大,其中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榮瑪鄉(xiang) 鄉(xiang) 長肖紅強介紹,那裏平均海拔5000米,空氣含氧量隻有內(nei) 地的40%,即使夏天也會(hui) 下雪。不少鄉(xiang) 民因此患上類風濕性關(guan) 節炎、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

  海拔高、氣候惡劣、居住環境差、長期放牧造成草場退化嚴(yan) 重,這是包括榮瑪鄉(xiang) 在內(nei) 很多極高海拔地區居民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為(wei) 了破解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難題,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西藏計劃用8年時間,對日喀則、那曲、阿裏3個(ge) 地市20個(ge) 縣、97個(ge) 鄉(xiang) 鎮的13萬(wan) 餘(yu) 名群眾(zhong) 實施極高海拔生態搬遷,榮瑪鄉(xiang) 成為(wei) 首個(ge) 搬遷地區。

  從(cong) 廣袤的大草原來到占地1000餘(yu) 畝(mu) 的安置點,搬遷居民每家每戶按人均不高於(yu) 25平方米的標準分得一套新房,水電入戶、網絡覆蓋,安置點內(nei) 醫務室、活動中心等一應俱全,村民們(men) 自然不用再為(wei) 居住問題發愁。

  然而最讓大家擔心的是,告別了傳(chuan) 統放牧,今後的生活該何去何從(cong) ?為(wei) 此,那曲市政府籌集5000多萬(wan) 元產(chan) 業(ye) 資金,在榮瑪鄉(xiang) 安置點的生活區外圍新建了犛奶牛養(yang) 殖場、綿羊育肥場,組織村民發展“牧家樂(le) ”。距離安置點兩(liang) 三公裏處,就是拉薩市新建的“象雄美朵”大型景區。在那曲市政府、市高遷辦主動對接下,榮瑪鄉(xiang) 組織80位村民前往景區表演民族舞蹈和草原騎射。

  “我們(men) 把發展產(chan) 業(ye) 、安置就業(ye) 放在搬遷後續工作的首位。”在開業(ye) 不久的“牧家樂(le) ”體(ti) 驗帳篷裏,肖紅強就安置點的產(chan) 業(ye) 安排娓娓道來。

  “榮瑪鄉(xiang) 人口搬出後,我們(men) 成立了一家鄉(xiang) 民入股的集體(ti) 企業(ye) ,承擔剩餘(yu) 牛羊的放牧和管理;還興(xing) 建了一家綿羊育肥場,綿羊運往拉薩出售前,需放到育肥場進行3個(ge) 月的快速育肥。”肖紅強說,從(cong) 羌塘高原下來的綿羊肉質鮮嫩,深受顧客喜愛。

  不久前,安置點啟動扶貧停車場項目,工程建設將於(yu) 入冬前完工。這個(ge) 緊鄰青藏公路,集停車、住宿、餐飲、洗浴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場所,將成為(wei) 貨運車輛進入拉薩前休整的重要一站。此前安置點沿街修建的幾十間扶貧門市房,也有望隨著停車場的運營而生意興(xing) 隆。

  肖紅強介紹,搬遷以來,榮瑪鄉(xiang) 654名勞動力,已轉移就業(ye) 403人。“未來隨著這些互為(wei) 支撐、形成鏈條的產(chan) 業(ye) 項目運營成熟,榮瑪鄉(xiang) 的勞動力有望全部實現在家門口就業(ye) 。”

  挪窮窩與(yu) 換窮業(ye) 並舉(ju) ,安居與(yu) 樂(le) 業(ye) 並重,西藏自治區在易地扶貧搬遷中努力讓貧困群眾(zhong) 搬得出、穩得住,逐漸能致富。各地通過發展產(chan) 業(ye) ,實施技能培訓,組織轉移就業(ye) 等措施,目前已有12.3萬(wan) 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實現就業(ye) ,占有勞動能力人數的87%。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