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墨脫縣紀委監委助力德興鄉群眾脫貧小記:山裏茶飄香 群眾奔小康
從(cong)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城出發,沿蜿蜒山路驅車近8公裏,就可以到達門巴族聚居地——德興(xing) 鄉(xiang) 。
德興(xing) 鄉(xiang) 海拔1100多米,屬典型的亞(ya) 熱帶氣候。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德興(xing) 鄉(xiang) 將扶貧作為(wei) 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圍繞“六個(ge) 精準、五個(ge) 一批”具體(ti) 要求,著力強優(you) 勢、補短板,因戶因人施策,合力推進脫貧攻堅,2019年12月,全鄉(xiang) 貧困人口85戶383人全部脫貧,當地1693名群眾(zhong) 走上了小康之路。
“墨脫是全國最後一個(ge) 通公路的縣,位置偏遠,但作為(wei) 祖國大家庭的一員,我們(men) 始終能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德興(xing) 鄉(xiang) 德果村村民多列紮感慨地說。
“好田好地都種茶了,將來拿什麽(me) 喂飽肚子?”“這種茶的好處可多了去了,聽我細細給你講……”
2016年前,德興(xing) 鄉(xiang) 主要以種植玉米為(wei) 主,由於(yu) 農(nong) 業(ye) 技術落後、管理不善,玉米種植產(chan) 量低、收益差,當地群眾(zhong) 的日子過得並不寬裕。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縣紀委監委及時督促協調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林業(ye) 部門,專(zhuan) 門從(cong) 市裏請來了農(nong) 業(ye) 林業(ye) 專(zhuan) 家,對德興(xing) 鄉(xiang) 農(nong) 業(ye) 發展滯後問題“問診號脈”,根據專(zhuan) 家的“治療”方案,德興(xing) 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決(jue) 定,以該鄉(xiang) 荷紮村為(wei) 試點,大力發展高山有機茶種植業(ye) 。
“德興(xing) 鄉(xiang) 山地多、平地少,土壤多沙、粘性低,非常適合種植茶葉。”縣紀委監委幹部王小輝說。
發展的目標明確了,鄉(xiang) 裏的黨(dang) 員幹部都幹勁十足,準備在群眾(zhong) 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大顯身手”,然而,很多群眾(zhong) 對鄉(xiang) 裏的決(jue) 定並不理解,更不支持。
“群眾(zhong) 的擔心不無道理,一般而言,茶樹種活後,3年後才能有收益,這期間群眾(zhong) 生活就沒了著落。”為(wei) 打消群眾(zhong) 顧慮,縣紀委監委部分工作人員與(yu) 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黨(dang) 員幹部一道,一方麵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爭(zheng) 取產(chan) 業(ye) 發展扶持政策,一方麵深入群眾(zhong) ,挨家挨戶進行宣講,打消群眾(zhong) 顧慮,引導他們(men) 解放思想,激發發展茶產(chan) 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
“茶苗、肥料等都由政府送貨上門、免費提供,前3年政府對茶園給予每畝(mu) 4000元的補貼,我們(men) 除草、施肥、剪枝,都能拿到工資,村裏好幾個(ge) 人作為(wei) 代表到四川雅安、林芝波密等地實地考察,政府還請了專(zhuan) 家擔任技術顧問,把一些村民培養(yang) 成技術能手……”這一係列舉(ju) 措讓不少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信心滿滿走上了“種茶路”。
“清明前後,獨芽160元一斤,一尖一葉40元一斤,一尖兩(liang) 葉35元一斤,村民手腳麻利的,一個(ge) 人一天就能收入五六百元。今年,我們(men) 還將擴大茶葉種植規模,再種1900畝(mu) ……”墨脫縣副縣長、德興(xing) 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桂蘭(lan) 介紹說,德興(xing) 鄉(xiang) 堅持以產(chan) 業(ye) 脫貧為(wei) 支撐,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實施“一村一策”,多渠道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在重點發展茶產(chan) 業(ye) 基礎上,有的村種上了枇杷、香蕉等亞(ya) 熱帶水果,有的村建起了竹編加工廠,有的村還種上了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紅米……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渠道不斷拓寬,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受疫情影響,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的擔子更沉,身為(wei) 德興(xing) 鄉(xiang) 紀委書(shu) 記的周自豪一刻也不敢放鬆。
“脫貧不是為(wei) 一時摘帽,脫貧後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周自豪說,目前德興(xing) 鄉(xiang) 已經建立了返貧監測和幫扶機製,實時跟蹤6戶邊緣戶21人和5戶監測戶25人的家庭情況,對收入可能驟減或支出驟增的,由鄉(xiang) (鎮)和駐村工作隊包村到戶、村“兩(liang) 委”班子及鄉(xiang) 科級以上黨(dang) 員幹部包戶到人,實行“四對一”幫扶措施,按照“就業(ye) 一人,脫貧一戶”原則,安排專(zhuan) 人負責勞務聯係和對接工作,建立完善人才信息庫,提供勞資需求谘詢,並形成轄區內(nei) 在建項目優(you) 先吸納本地勞動力的製度,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2019年,德興(xing) 鄉(xiang) 勞務輸出1692人次,創收534.78萬(wan) 元,貧困戶戶均增收1.6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西藏館開館
今年以來,重慶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積極對接重慶相關部門,通過對口支援、消費扶貧、消費援藏等方式,將西藏重點扶貧農特產品和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納入重慶市消費扶貧“三專一平台”建設。[詳細] -
走進墨脫:再見,久當卡;你好,朗傑崗
汽車沿著蜿蜒泥濘的盤山公路百轉千回,終於停在了一處水泥路麵上。[詳細] -
林芝亞東村片區完成棚戶區改造後的新麵貌
近年來,西藏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重點改造老城區髒亂差的棚戶區、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