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墨脫:再見,久當卡;你好,朗傑崗
新利平台訊 汽車沿著蜿蜒泥濘的盤山公路百轉千回,終於(yu) 停在了一處水泥路麵上。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4個(ge) 易地扶貧搬遷點之一的墨脫鎮朗傑崗村到了。
這是一個(ge) “年輕”的村莊,37戶150人於(yu) 2018年10月10日搬遷入住。搬遷前,他們(men) 居住的地方叫“久當卡村”。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鎮朗傑崗村一角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加熱薩鄉(xiang) 久當卡村 圖片由多洛提供
久當卡村隸屬於(yu) 墨脫縣加熱薩鄉(xiang)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洛介紹,村子地處雅魯藏布江東(dong) 側(ce) ,是典型的高山峽穀地貌。村裏的房屋和田地在一處斜坡地上,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每年3月、6月、9月,村幹部都會(hui) 通宵值班,如果發現有地質災害隱患,要及時通知群眾(zhong) 轉移。”
“雖然久當卡村距離墨脫縣城隻有60多公裏,但是路不通,進出隻能步行。”交通不便的久當卡村人,想要去一趟縣城采購物資,隻能是人背馬馱。“走路的話,腳程快、沒有背東(dong) 西就3天;要是走得慢、背了東(dong) 西,那就得5天。”
交通不便、地質災害頻發,政府決(jue) 定將久當卡村整體(ti) 搬遷至距離墨脫縣城10多公裏朗傑崗村。搬遷前,村民高東(dong) 聽到村幹部來家裏介紹政策,立馬就同意了。“主要是路不好,幹什麽(me) 都不方便。”
2017年4月27日,久當卡村遭遇多日大雨後,泥石流塌方頻發,政府征求村民意見後,決(jue) 定提前把久當卡村變成朗傑崗村,大家一起在朗傑崗村設置臨(lin) 時安置點,住了下來。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鎮朗傑崗村村民高東(dong) 在院中涼棚下接電話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鎮朗傑崗村茶園 攝影:王媛媛
搬遷項目總投資3449.32萬(wan) 元,項目包括新建房屋34棟、村公房建設、場地平整、耕地開墾、道路硬化、排水、電網改造等。高東(dong) 說,現在這邊都建設好了,去縣城采購物資、辦事,就醫、上學,都很方便。
因為(wei) 交通便利,搬遷後的村民,都開始外出務工、跑運輸、做生意。仁增拉姆家就開了小賣部和台球室。“台球是按照一杆5元收費,生意好的話,一天能收入200多元。”今年,她家還花了16萬(wan) 元買(mai) 了輛小轎車,方便出行。
當地村幹部說,搬到新居住地,許多村民都主動在周邊找活兒(er) 幹,有的家庭還買(mai) 了運輸機、挖掘機。
今年,村裏還種植了220多畝(mu) 茶葉,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正在萌芽。接下來的幾年,村民們(men) 還將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參與(yu) 茶產(chan) 業(ye) 等產(chan) 業(ye) ,走向更加美好富裕的生活。(新利平台 記者/王淑 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僜人村的美麗嬗變
僜人,又稱僜巴人,是西藏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分布於察隅縣下察隅鎮和上察隅鎮的3個鄉7個行政村。[詳細] -
日喀則市著力打造美麗鄉村新風貌
日喀則市著力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協同、村集體經濟補充、農牧民群眾參與的“五級分擔”環境綜合整治資金籌措機製,進一步加大資金捆綁使用力度,積極發動農牧民群眾廣泛參與。[詳細] -
雅卓幸福新村:安居樂業生活美
搬到雅卓幸福新村後,洛鬆楊培和他的老阿媽終於實現了願望,如願住上了新房。行走在雅卓幸福新村的街道上,幹淨整潔的房屋、道路映入眼簾,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垃圾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