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搭建共享平台 打造貧困地區基層一線“人才磁場”
圖為(wei)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 孫睿 攝
青海省人社廳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姚靜婷12日表示,近年來,青海通過柔性、短期服務形式,引導優(you) 秀人才到基層服務,建立穩定的人才引育平台,打造貧困地區基層一線“人才磁場”。
當日,青海省政府召開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係列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
姚靜婷介紹,近年來,青海加大政策供給,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地區和基層流動。在基層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中,加大對本地戶籍高校畢業(ye) 生、少數民族考生、特殊群體(ti) 考生招聘力度。全省各州年度招聘安排80%以上崗位麵向本州戶籍(或生源);除中小學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外,縣鄉(xiang) 事業(ye) 單位可根據需要麵向本縣戶籍(或生源)招聘。
在該省事業(ye) 單位招聘中設置一定比例的藏(蒙)漢雙語崗位,對報考民族地區崗位的少數民族考生在筆試成績中加5分。各地分別安排15%和5%的崗位定向招聘各類服務基層項目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高校畢業(ye) 生。對事業(ye) 單位引進的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不受崗位結構比例和編製數量限製,可按規定申請“專(zhuan) 人專(zhuan) 編”設置特設崗位,讓省內(nei) 外人才都有崗可聘。
同時,推行基層人才職稱評審“地方糧票”,建立“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評聘機製,實現了職稱評聘“雙軌製”運行。
“我們(men) 在海北設立了首家‘三區三州青海省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ye) ’國家級專(zhuan) 家服務基地,在青海畜牧獸(shou) 醫職業(ye) 技術學院設立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兩(liang) 家基地已成為(wei) 高原現代生態畜牧業(ye) 科技創新和引才引智的重要載體(ti) ,為(wei) 建立基層穩定的‘扶智’機製奠定了良好基礎。”姚靜婷說。
姚靜婷表示,除此之外,青海還提高貧困地區事業(ye) 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加大向艱苦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幹部職工的傾(qing) 斜力度,對該省新錄用的大中專(zhuan) 畢業(ye) 生,繼續落實試用期工資直接按轉正定級後的工資待遇執行的政策,對該省三類及以下地區高校畢業(ye) 生,其薪級工資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高定兩(liang) 級,四類以上地區高定三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班瑪縣的“三色”蛻變
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隨著脫貧攻堅與“三色班瑪”建設,貧困縣找到了發展新路子,過上了脫貧新生活。 [詳細] -
給貧困村送去“陽光產業”——對青海光伏扶貧項目的調研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的光伏產業園區,是國內大型光伏發電基地之一,為當地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光伏扶貧項目的帶動下,青海省1622個貧困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詳細] -
“貧困戶”到“小老板”:青海山區村民的致富路
初冬的清晨,溫暖的陽光灑在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角加村的每一寸土地,山坳裏的煙囪升起了炊煙。村民們已經開始一天的勞作,有的拿著鐵鍁往地裏走,有的拿著掃把打掃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