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四川涼山:消防“守夜”人護青山無恙守一方平安

發布時間:2020-11-19 09:47:00來源: 法製網

  已經在離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路上,依舊忍不住回望。“遇火災,莫驚慌,要鎮靜有主張,不要隨人群亂(luan) 衝(chong) 撞,我心中有方向。”難以忘記的除了火普幼兒(er) 園孩子們(men) 天籟般純淨的歌聲,還有消防“守夜人”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淚目瞬間。

  暗夜中負重前行,他們(men) 是無懼艱險的烈火英雄

  2018年消防部隊改製轉隸以來,從(cong) 消防戰士到消防員,從(cong) “橄欖綠”到“火焰藍”,變的是身份和戎裝,不變的是赴湯蹈火竭誠為(wei) 民的責任和使命。

  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經久鄉(xiang) 馬鞍村突發森林火災,山火在大風的助力下迅速向瀘山風景區蔓延,危及西昌城區。“沿線學校、酒店、加油站、村民房等與(yu) 瀘山之間無隔離帶,火勢向建築蔓延後,受威脅區域點多、線長、麵廣,撲救難度很大。”涼山州消防救援支隊政委徐旭向記者介紹當天火災發生的驚險情況。

  “火線距離液化氣站最近時,不足百米,一旦蔓延到半山腰的馬道場口液化氣站,就會(hui) 引發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徐旭介紹,其中一支隊伍給儲(chu) 氣罐冷卻、用水槍噴灑山坡降低其可燃度;另一隻隊伍將液化氣站後麵的圍牆開出一條長約300米的隔離帶。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集結成都、攀枝花、阿壩、雅安等消防救援隊伍增援西昌。期間不斷複燃,風力風向瞬息萬(wan) 變,消防人員、撲火人員、灑水車輛等全力出動、奮力撲打,曆經四天四夜艱難打贏了這場城市安全保衛戰。

  記者在光福寺後山現場看到,火線燃燒後的痕跡清晰可見,最近處距離寺院外牆僅(jin) 400米,涼山州消防救援支福利路消防站指導員劉代林向記者介紹:3月31日晚上,他們(men) 在皮卡車上收到這次重大救援活動的通知:準備七個(ge) 精幹力量,帶上隔熱服和空氣呼吸器,到瀘山光福寺緊急結合。接到救援任務的那一刻起,他們(men) 意識到這勢必是一場向死而生的戰役。“晚上9點到淩晨4、5點,每隔10分鍾我們(men) 就要觀察下火勢,風速非常大、風向變化不定。白天火點不易察看,我們(men) 用望遠鏡、無人機、遙感器這些設備進行火點清掃。”劉代林說。得益於(yu) 之前修建的消防水箱和蓄水池,在和寺廟消防小分隊以及環衛、園林等力量的全力撲救下,最終保住了這座千年古刹。

  談及這次森林火災救援帶來的感受,徐旭說,森林火災對消防救援來說是個(ge) 全新的課題,要立足全災種、大應急的要求,強化與(yu) 森林消防隊伍的協同配合,充分發揮環衛、園林等社會(hui) 聯動單位在供水保障和滅路邊火中的優(you) 勢和作用,探尋建立聯合聯動、信息共享和聯合訓練機製,實現隊伍綜合救援能力的升級轉型。

  山洪救援中以命搏命,他們(men) 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習(xi) 慣了遮天蔽日的煙波,聽慣了警鈴呼喚的脈搏。走近大涼山腹地,這些訥言敏行的消防員外表看似雲(yun) 淡風輕的訴說,背後卻潛藏著以命搏命的驚心動魄。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從(cong) 6月26日冕寧縣山洪暴發前夕到第二天持續地毯式搜救的24小時內(nei) ,涼山州冕寧縣消防救援大隊充分展示出來的消防救援隊伍轉隸改製後,作為(wei) 基層大隊具備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和頑強的戰鬥作風。

  前方山洪警情不斷急需救援,後方火災警情突發急需出動。雖然在同一時段接到多起警情,且均有人員被困和失聯,救援力量被分散至多個(ge) 點位,但是在冕寧縣消防救援大隊穩定高效有序的工作開展下,前方被困村民、遊客及失聯人員全部成功營救,後方車側(ce) 翻起火案件、民房起火案件、電表起火警情案件均得到有序處理。

  救援支隊冕寧大隊專(zhuan) 職隊班長加沙吉普子在采訪中回憶到當時生死攸關(guan) 的情形:“此時對向車道駛來一輛越野車,由於(yu) 車速太快加之降雨量太大,前路發生垮塌,越野車直接掉入河內(nei) ,消防車駕駛員緊急避險,隨後前往垮塌處觀察越野車情況,發現越野車困在河裏,車頂上有一名被困者在呼救;同時發現越野車下方5米處一輛麵包車,車頂有4名人員被困。現場情況十分危急,我們(men) 利用吊車吊鉤將救援人員運送至事故點,再將被困者一一轉移至安全地帶,經過1小時的緊張救援,成功救出5名被困者和1名遇難者。”

  山洪突襲的夜晚,“四川消防”4個(ge) 熒光字,在暗夜裏發光前行,為(wei) 被洪水圍困的彝海鎮大馬烏(wu) 、大堡子村26名村民帶來生的希望。在孩子們(men) 被一個(ge) 個(ge) 背出受災村落時,他們(men) 伏在消防員叔叔的背上,輕聲地說:“謝謝消防員叔叔!”

  當洪水凶猛、水流湍急,靈山寺溫泉酒店被困遊客無法自行撤離到安全區域(河對岸)時,一名消防員利用挖掘機臂過去,坐在搖臂中抱住被困小孩,安全護送小孩過河,並成功營救59名被困遊客。

  在暴雨臨(lin) 城且不斷接到警情的情況下,冕寧消防救援力量時刻待命,晝夜作戰,每一個(ge) 點位全力搜救,共營救被困人員170餘(yu) 人,轉移受災群眾(zhong) 2350餘(yu) 人。

  杜絕因災返貧,他們(men) 是萬(wan) 家燈火的守護者

  “村裏發生火情,立即執行任務!”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幾名消防員迅速跑入村內(nei) 微型消防站,換上專(zhuan) 業(ye) 滅火服,抬起手抬機動泵、水帶等工具奔向目標地點,調試好裝備進行“火災”撲救。記者走進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解放鄉(xiang) 火普村,看到一支由5位彝族小夥(huo) 子組成的火普村義(yi) 務消防隊員,正在進行一場滅火演練,他們(men) 承擔起了平日村子防火宣傳(chuan) 、遇到火災第一時間撲救等工作。

  在彝語中,“火普”意為(wei) “山峰之巔”。“火把節、火塘文化等都是彝族同胞的元素符號。在尊重保留彝族文化的前提下,保障消防安全更為(wei) 必要。”火普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曾遠旭向記者介紹,以前冬季這裏家家戶戶堂屋裏麵都有很大的火盆,路邊柴火堆垛很大,一旦發生火災,就會(hui) 造成小火亡人。為(wei) 此,大隊建立“消防農(nong) 民夜校”,定期開展培訓,進村入戶宣講消防安全知識,手把手教授村民如何發現家中存在的火災隱患。

  2014年在脫貧攻堅精準識別中,火普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wei) 79戶243人,貧困發生率34.8%,屬於(yu) 典型的高寒山區極度貧困村,2019年才實現全部脫貧。原昭覺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朱道生介紹,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搬遷群眾(zhong) 因火災致貧或返貧,縣消防救援大隊黨(dang) 支部與(yu) 解放鄉(xiang) 火普村結對幫扶建立共建黨(dang) 支部,製定共建計劃表和消防幫扶路線圖。

  “既要扶貧,也要扶智。”朱道生告訴記者,昭覺縣消防救援大隊在增強脫貧群眾(zhong) 消防安全意識方麵和提升村民自防自救能力方麵下功夫,出資在火普村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備滅火器、水槍、水帶、手抬機動泵等滅火器材和裝備。大隊與(yu) 火普村村支部挑選精壯青年組成義(yi) 務消防員隊伍,每月派人到村上為(wei) 他們(men) 培訓微站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初期火災撲救等滅火演練,讓村義(yi) 務消防員隊伍成為(wei) 村民自防自救的“主力軍(jun) ”。

  朱道生介紹到,由於(yu) 火普村位置偏僻,如果發生火災等事故,縣消防救援大隊難以及時到場處置,容易錯過最佳撲火時機。通過幫助火普村組建義(yi) 務消防隊、設立微型消防站,有利於(yu) 將火災打早、打小。

  自從(cong) 微型消防站和義(yi) 務消防隊伍建立起來之後,2018年到現在這裏沒有發生過一起火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們(men) 返貧,村民的消防防火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以前家家戶戶都用火塘取暖,如今不少家庭改用了電暖氣,知道了人走斷電和滅火器怎麽(me) 使用,減少了火災隱患。朱道生對記者說道:“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昭覺消防扶貧‘連心橋’將越搭越多。能讓彝區兒(er) 女平平安安,就是我們(men) 最大的心願。”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