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發布時間:2020-11-23 15:44:00來源: 新華網

  甘肅省人民政府21日批準最後8個(ge) 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75個(ge) 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困擾隴原大地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甘肅全省幹部群眾(zhong) 鉚足幹勁,通過產(chan) 業(ye) 扶貧、兜底保障等多種方式,在消除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統計,2013年至今,甘肅已減貧552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超過一半的貧困人口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了脫貧。

  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收入大幅增加。2017年至2019年,甘肅貧困地區農(nong) 民收入增速分別達到10.2%、10.3%、11.8%,明顯高於(yu) 甘肅農(nong) 村居民收入增速。

  “誰能想到,在這個(ge) 莊稼都難成活的山溝溝裏,竟能增收致富。”站在貧瘠、幹旱的黃土塬上,44歲的窯坡村村民梁兵仍感覺“像做夢一樣”。

  這個(ge) 過去以種馬鈴薯為(wei) 生的村子,如今成了定西市安定區牛羊養(yang) 殖先進村。梁兵說,6年前,在扶貧幹部的帶領下,部分村民發展起了牛羊養(yang) 殖。他家裏的16頭牛、16隻羊今年能給他帶來15萬(wan) 元的收入。

  山還是那座土山,田還是那些旱田,但是居住在這裏的人們(men) ,生活卻早已不同。窯坡村如今家家戶戶養(yang) 牛羊,現存欄牛超過600頭、羊1800多隻,村民的生活越來越有模樣。

  貧困群眾(zhong) “兩(liang) 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ti) 解決(jue) 。目前,甘肅已動態消除義(yi) 務教育輟學現象,農(nong) 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jue) ,貧困縣鄉(xiang) 村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空白點”已全麵補齊,有49.9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入新居。

  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升。甘肅貧困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產(chan) 業(ye) 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等較快發展,貧困戶自我發展渠道不斷拓展。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介紹,甘肅省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務工收入占總收入一半以上的貧困人口占76%。

  不止如此,貧困地區生產(chan) 生活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目前,全省具備條件的建製村已全部通了硬化路和客車,農(nong) 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了99.8%。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覆蓋率均超過99%,電商服務站實現有貧困村的鄉(xiang) 鎮全覆蓋。

  苦瘠不再,新程已啟。生產(chan) 生活條件的改善推動新業(ye) 態在貧困山鄉(xiang) 湧現。

  “沒想到世代種地為(wei) 生的農(nong) 民也能吃起‘旅遊飯’,沒想到‘美麗(li) ’也能戰勝‘貧困’。”平涼市涇川縣白家村村民楊彩虹說,通過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曾經封閉、貧窮的“小土村”,如今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白家村不是個(ge) 例。甘肅省政府統計,甘肅已建成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900個(ge) ,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225個(ge) ,有55.46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依靠發展旅遊實現穩定脫貧。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甘肅貧困地區正煥發勃勃生機,綻放新顏。

  “脫貧摘帽並不等於(yu) 脫貧攻堅畫上了句號。”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任燕順說,一些脫貧戶雖然實現了“兩(liang) 不愁三保障”,但家庭經營規模小、外出務工缺技能,穩定脫貧根基不牢,需要“扶上馬、送一程”;一些邊緣戶家底薄、抗風險能力弱;一些脫貧村產(chan) 業(ye) 鏈條短、集體(ti) 經濟弱……這些短板弱項,仍然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小康之路仍需要夯實根基,下足“繡花”功夫。

  甘肅底子薄、發展欠賬大是現實,不屈的甘肅人民將一以貫之、接續奮鬥。任燕順說,甘肅將繼續保持攻堅態勢,不獲全勝,決(jue) 不收兵。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