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海內外夥伴“苦甲之地”甘肅隴南覓“減貧良方”

發布時間:2020-11-25 10: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多年來一直與(yu) 中國有廣泛合作,也見證了中國的減貧曆程,並把減貧經驗分享給了全球其他國家。”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代理駐華代表歐敏行表示,中國已經使832個(ge) 縣擺脫了絕對貧困,在城市和農(nong) 村地區都擁有豐(feng) 富的減貧經驗,可供不同國家參考借鑒。

  24日至25日,2020全球減貧夥(huo) 伴研討會(hui) 及係列活動在甘肅省隴南市舉(ju) 行。期間,中外來賓線上線下參加了會(hui) 議,並觀摩了隴南市電子商務、油橄欖產(chan) 業(ye) 的發展,及其帶貧模式和效益。

  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糧食計劃署是最大的人道主義(yi) 援助機構,該機構在改革開放之初就來到了中國,與(yu) 中國的合作曆史已有40多年,它見證了中國的進步與(yu) 繁榮,也是中國取得巨大扶貧成績的參與(yu) 者和貢獻者,如今則更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來分享中國經驗。

  屈四喜說,在新冠疫情情況下,更需加強國際合作,尤其在扶貧、投資與(yu) 貿易以及經驗和先進技術分享等方麵。比如,甘肅的旱地作物栽培技術和電子商務,“通過電商把產(chan) 品賣出大山,非常好,應該還有很多方麵的經驗”。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誌剛表示,隴南曾被稱“苦瘠甲天下”,生存發展條件惡劣,民眾(zhong) 生活困難。通過30餘(yu) 年的扶貧開發,特別在精準脫貧中,隴南“無中生有”打造“麻辣酸甜”的產(chan) 業(ye) 布局,創新發展電商扶貧新興(xing) 業(ye) 態,形成了具有全產(chan) 業(ye) 鏈特色的脫貧模式。此次研討會(hui) 安排在隴南,就是要以隴南為(wei) 縮影,展示中國奮力向絕對貧困宣戰的生動實踐。

  國際農(nong) 業(ye) 發展基金駐華代表馬泰奧非常看好電商的發展,他稱,農(nong) 戶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直接將產(chan) 品銷售給消費者,官方幫農(nong) 戶進入了市場,並修建連接農(nong) 場、市場和倉(cang) 儲(chu) 的公路,幫助農(nong) 民儲(chu) 存和銷售。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nei) 改善了幾億(yi) 人的生活水平。

  “這是個(ge) 非常有趣的模式,它讓很多人參與(yu) 進來,提高收入,過上更好的生活。”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外籍專(zhuan) 家賈斯汀·戴維斯參觀完隴南油橄欖產(chan) 業(ye) 後不禁發出上述感慨。

  他還說,油橄欖產(chan) 品獲得了很多國際獎項,企業(ye) 、合作社、以及不同的機構之間也建立起了多方盈利關(guan) 係。一些農(nong) 民則通過出租土地獲取租金,有些可以在生產(chan) 線工作,“參與(yu) 項目的村民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收入,這個(ge) 產(chan) 業(ye) 非常紅火。”

  此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國際農(nong) 業(ye) 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旨在分享交流如何在全球範圍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cong) 數字創新中受益,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等方麵的經驗和問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