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有你 厚重一生——記駐山南市加查縣惹米村工作隊隊長李江龍
李江龍,四川瀘州人,1974年6月出生,1998年7月參加工作,1999年入黨(dang) 。2011年10月,西藏自治區創先爭(zheng) 優(you) 強基惠民活動拉開帷幕。剛調任山南地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的李江龍同誌主動請纓,擔任駐山南市加查縣惹米村工作隊隊長。
進駐惹米村的第一天起,李江龍帶著隊員走村入戶進行走訪,穿過了村裏的每一座山穀,跨過了村裏的每一條河流,跋山涉水,耐心細致地向駐地群眾(zhong) 講解開展創先爭(zheng) 優(you) 強基惠民活動的重要意義(yi) ,了解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調研中,他發現惹米村許多問題和困難:搬遷重組的惹米村,有拉幫結派現象;該村自然條件優(you) 越,適合打造成核桃經濟林;貧困戶群宗的女兒(er) 巴桑卓嘎考上了重點大學,可麵對學費,一家人一籌莫展……
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李江龍決(jue) 定召集村“兩(liang) 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員召開會(hui) 議,集思廣益,尋求辦法。他在會(hui) 上說:“這些問題要先分出輕重緩急,然後逐一解決(jue) 。我們(men) 要以黨(dang) 建示範村建設為(wei) 抓手,推進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就這樣,工作思路明確了,大家說幹就幹,工作隊每周與(yu) 村“兩(liang) 委”班子召開工作例會(hui) ,明確分工、細化任務,並製定了一套嚴(yan) 謹、細致、全麵的村務工作規章製度,使村委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子團結了,製度健全了,工作也就理順了。駐村幹部和全村46名黨(dang) 員在黨(dang) 務公開欄承諾60件實事。李江龍在承諾欄裏寫(xie) 著:資助村民群宗的女兒(er) 巴桑卓嘎上大學。為(wei) 此,他親(qin) 手準備所需的各類情況匯報材料,多次到縣教育局反映情況,爭(zheng) 取資助,幾天後,李江龍來到群宗家中,說:“阿佳,你把你女兒(er) 的電話號碼和銀行卡號給我”。隨即,他撥通巴桑卓嘎的電話:“你放心上學吧,學費已經解決(jue) 了,有什麽(me) 困難記得給我打電話”。群宗一家聽到後,滿含熱淚、雙手合十,連向李江龍道謝,群宗說:“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感謝駐村工作隊!等孩子讀完大學,一定銘記黨(dang) 的恩情,好好工作,報效祖國,報效人民!”
李江龍常說,宣傳(chuan) 工作事關(guan) 黨(dang) 的生命線,應該大力開展感黨(dang) 恩教育,讓群眾(zhong) 明白今天當家作主、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實現的。在山南地委宣傳(chuan) 部的大力支持下,李江龍召集群眾(zhong) 組建了惹米村文藝宣傳(chuan) 隊,反複編排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具有鮮明藏文化特色的文藝節目,並親(qin) 自參與(yu) 表演。這些節目在春節、藏曆新年及“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等重要節慶和自治區重大活動期間均受邀演出,受到廣泛好評,既豐(feng) 富了群眾(zhong) 的業(ye) 餘(yu) 文化生活,又成為(wei) 群眾(zhong) 創收致富的渠道。
2012年3月初,李江龍積極聯係加查縣城建局,為(wei) 惹米村申請組建了農(nong) 牧民施工隊,注冊(ce) 資金達170萬(wan) 元;開春後,李江龍組織村民開荒108畝(mu) ,種植核桃苗1836株,群眾(zhong) 又多了一條增收渠道;4月,投資30萬(wan) 元的綿羊短期育肥項目資金到位;5月,經向有關(guan) 部門爭(zheng) 取,新增藏雞養(yang) 殖戶20戶、藏雞1000隻……
一旦俯下身、沉下心做事,就會(hui) 發現越來越多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李江龍心係群眾(zhong) ,工作也就越來越忙活了。他常說:“等有時間了,好好陪陪家人。”由於(yu) 李江龍和愛人都要上班,隻能將孩子暫時寄養(yang) 在福建的朋友家中,可沒想到,這一放就是7年。由於(yu) 長期不在一起生活,孩子和父母的感情非常生疏。為(wei) 了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和母愛,2月份,夫妻倆(lia) 決(jue) 定接孩子進藏共同生活。而李江龍卻因駐村工作繁忙一直沒能見到兒(er) 子,隻能每次利用閑暇時間通過電話聽聽兒(er) 子的聲音。每次通電話時,兒(er) 子問得最多的就是:“爸爸,你什麽(me) 時候回來陪我啊?”他總是回答:“過幾天爸爸就回來看你”,但是這個(ge) 承諾卻一直拖到5月份才得以兌(dui) 現。
2012年7月18日,惹米村糧油加工作坊項目確定立項了,村民們(men) 喜出望外,盼望著項目早日落成。李江龍懷揣著群眾(zhong) 的期盼,決(jue) 定到山南地區對該項目施工圖紙進行修改以便項目盡快開工。然而,上天卻沒有眷顧這樣一位人民的好幹部,李江龍在前往山南地區的途中,乘坐的汽車在加查山發生嚴(yan) 重車禍,不幸殉職。
李江龍,一個(ge) 普通的黨(dang) 員,用他年僅(jin) 38歲的生命詮釋了對黨(dang) 忠誠的光輝形象,用他短暫的一生,譜寫(xie) 了一曲愛民為(wei) 民的時代讚歌。
(本故事文字由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黨(dang) 史研究室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稅務局第九批駐村工作隊隊長格桑普尺:“幫助村民脫貧,是我的責任”
國木德村地處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大山深處,下轄6個自然村,分布在四條山溝裏。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邊緣貧困戶12戶,共計121人,占該村總人口的41.3%,脫貧任務艱巨。[詳細] -
張申酉:“一段駐村情,終身朱加人”
“全村脫貧了,工作隊為我們付出了太多,我們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麽……”說這話的人是西藏拉薩市林周縣朱加村黨支部書記格桑旺堆,坐在主席台上的他情緒有點激動。[詳細] -
西藏自治區經信廳駐村工作隊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西藏自治區經信廳駐拉孜縣拉孜鎮薩龍村工作隊認真分析駐村點勞動力類型,因地製宜,以勞務輸出帶頭人為出發點,推動就業意願、就業技能和就業崗位精準對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