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相繼宣布告別貧困

發布時間:2020-11-30 14: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相繼宣布告別貧困

  圖為(wei) 8月2日,那曲市班戈縣多爾格村的藏式服裝店內(nei) ,牧民次仁桑布(左)在縫製藏袍,該服裝店歸村合作社所有,解決(jue) 了6位牧民的就業(ye) 問題(資料圖)。 江飛波 攝

  11月27日,西藏那曲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在拉薩召開,那曲市副市長母興(xing) 斌表示,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退出。至此,西藏脫貧攻堅三大“主戰場”--日喀則、昌都、那曲已全部宣布脫貧。

  近年來,那曲市班戈縣推行村級牧業(ye) 經濟合作社,牧民們(men) 將牛羊及草場作為(wei) 股份加入合作社,部分牧民開始從(cong) 事旅遊服務、服裝加工及運輸等行業(ye) ,收入逐年提高。圖為(wei) 8月3日,班戈縣的犛牛群在一片草原濕地中覓食(資料圖)。 江飛波 攝

  近年來,那曲市班戈縣推行村級牧業(ye) 經濟合作社,牧民們(men) 將牛羊及草場作為(wei) 股份加入合作社,部分牧民開始從(cong) 事旅遊服務、服裝加工及運輸等行業(ye) ,收入逐年提高。圖為(wei) 8月3日,班戈縣的犛牛群在一片草原濕地中覓食(資料圖)。 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規劃》指出,上述3地集中了全區75.2%的貧困人口,多種致貧因素疊加,是西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要求實行差異化政策,把資源、政策要素向重點貧困區域集中。

  圖為(wei) 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根據城鄉(xiang) 消費群體(ti) 差異化需求,創新研發的果醬布丁酸奶、真空酥油等產(chan) 品擺放在貨物架上。色慶鄉(xiang) 統籌全部28個(ge) 行政村的合作社,通過政府引導、民眾(zhong) 參與(yu) 模式成立合作聯合社,建立了完整的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5座牧場總麵積超過6萬(wan) 畝(mu) ,牲畜近3000頭,畜產(chan) 品日加工能力5000斤,直接帶動200多名牧民就業(ye) (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根據城鄉(xiang) 消費群體(ti) 差異化需求,創新研發的果醬布丁酸奶、真空酥油等產(chan) 品擺放在貨物架上。色慶鄉(xiang) 統籌全部28個(ge) 行政村的合作社,通過政府引導、民眾(zhong) 參與(yu) 模式成立合作聯合社,建立了完整的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5座牧場總麵積超過6萬(wan) 畝(mu) ,牲畜近3000頭,畜產(chan) 品日加工能力5000斤,直接帶動200多名牧民就業(ye) (資料圖)。 張偉(wei) 攝

  自今年10月以來,西藏各地(市)相繼召開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hui) ,11月3日,日喀則宣布全市16.96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隨後昌都也宣布全市19.46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縣(區)全部脫貧摘帽,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

  圖為(wei) 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質檢員對從(cong) 各牧場收集上來的牛奶進行質量檢測。色慶鄉(xiang) 統籌全鄉(xiang) 28個(ge) 行政村的合作社,成立了擁有規範管理體(ti) 係的合作聯合社,整合集體(ti) 草場建立5座牧場,各牧場按照計分製統一放牧,畜產(chan) 品實行定點、定時、定人收購,再統一檢測、加工、出售,建立了完整的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8月11日,西藏那曲市聶榮縣色慶鄉(xiang) 雜瑪多種經營合作聯合社質檢員對從(cong) 各牧場收集上來的牛奶進行質量檢測。色慶鄉(xiang) 統籌全鄉(xiang) 28個(ge) 行政村的合作社,成立了擁有規範管理體(ti) 係的合作聯合社,整合集體(ti) 草場建立5座牧場,各牧場按照計分製統一放牧,畜產(chan) 品實行定點、定時、定人收購,再統一檢測、加工、出售,建立了完整的牧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在27日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母興(xing) 斌介紹,2015年底全市識別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2402人,貧困發生率達22.7%,高出全中國平均水平17個(ge) 百分點。5年來,那曲累計減貧137033人,1173個(ge) 貧困村(居)全部退出,11個(ge) 縣(區)全部脫貧摘帽。

  圖為(wei) 8月12日,2018年7月從(cong) 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右一)與(yu) 家人在80多平方米的新家合影(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8月12日,2018年7月從(cong) 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右一)與(yu) 家人在80多平方米的新家合影(資料圖)。 張偉(wei) 攝

  那曲市扶貧辦主任吳春奎表示,那曲將就業(ye) 扶貧作為(wei) 最直接、最有效脫貧方式,摸清貧困戶培訓需求,結合用工實際,開展“以師帶徒”“以工代訓”等新型培訓模式,並與(yu) 拉薩市16家用人單位簽訂《人力資源戰略協議》。“率先在全區實現了農(nong) 牧民跨省、跨市務工就業(ye) 。”

  圖為(wei) 8月12日,2018年7月從(cong) 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新家位於(yu) 一棟四層的樓房內(nei) (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8月12日,2018年7月從(cong) 距那曲市色尼區城區那曲鎮90千米外的古露鎮當桑村搬遷至城區的旦增新家位於(yu) 一棟四層的樓房內(nei) (資料圖)。 張偉(wei) 攝

  此外,作為(wei) 中國五大牧區之一,那曲打造犛牛、藏係綿羊養(yang) 殖及優(you) 質畜產(chan) 品研發、生產(chan) 、銷售的農(nong) 牧業(ye) 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文化旅遊、商貿物流、扶貧門麵、合作組織、園區產(chan) 業(ye) 等扶貧產(chan) 業(ye) 。

  圖為(wei) 2020年1月16日,搬遷至那曲市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的農(nong) 牧民在新家外麵合影(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2020年1月16日,搬遷至那曲市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的農(nong) 牧民在新家外麵合影(資料圖)。 張偉(wei) 攝

  圖為(wei) 1月15日,在日喀則市謝瑪氆氌農(nong) 村合作社,拉孜村一對夫婦在編織卡墊(資料圖)。 趙朗 攝
圖為(wei) 1月15日,在日喀則市謝瑪氆氌農(nong) 村合作社,拉孜村一對夫婦在編織卡墊(資料圖)。 趙朗 攝

  圖為(wei) 西藏昌都市洛隆縣易地搬遷安置點阿托卡小康示範新村村民載歌載舞慶脫貧(資料圖)。 何蓬磊 攝

  圖為(wei) 西藏昌都市洛隆縣易地搬遷安置點阿托卡小康示範新村村民載歌載舞慶脫貧(資料圖)。 何蓬磊 攝

  “後續工作重心轉向了如何確保脫貧人口穩定脫貧、穩定增收,如何更好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吳春奎說,將對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人民幣以下的脫貧不穩戶、邊緣易致貧戶進行常態化動態監測,同時持續實施“智誌雙扶”工程,進一步提高農(nong) 牧民發展能力和內(nei) 生動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