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山南市5.78萬人脫貧 實現消除絕對貧困

發布時間:2020-12-01 10: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西藏山南市5.78萬(wan) 人脫貧實現消除絕對貧困
資料圖為(wei) 山南市貢嘎縣種植的千畝(mu) 矮化蘋果豐(feng) 收。江飛波 攝

  西藏自治區官方30日在拉薩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山南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指揮長張福臣說,2016年以來,山南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191戶、57844人,至2019年,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貧困發生率降為(wei) 零,實現消除絕對貧困。

  張福臣介紹,5年來,山南市實施“十項提升工程”項目253個(ge) ,累計完成投資272.32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山南市的農(nong) 村公路、農(nong) 田水利、人居環境等持續改善。在產(chan) 業(ye) 落實方麵,山南市5年投資44.8億(yi) 元,輻射帶動2.8萬(wan) 餘(yu) 人增收,1.68萬(wan) 貧困人口依托產(chan) 業(ye) 脫貧。

  圖為(wei) 西藏雅魯藏布江中遊的防護林。山南市實施生態扶貧措施,在創造諸多生態崗位的同時,還有效遏製了“沙進人退”。(資料圖)江飛波 攝

  在脫貧鞏固方麵,山南市建立健全長效製度,用製度鞏固成果。將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ye) 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精準組織勞務輸出,積極發揮重大工程項目吸納就業(ye) 拉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位於(yu) 雅魯藏布江幹流中下遊地區,5年來,當地投入18億(yi) 元實施雅魯藏布江中遊防沙治沙工程,種植經濟果木林4萬(wan) 餘(yu) 畝(mu) ,完成植樹造林4.5萬(wan) 畝(mu) ,打造了貢嘎縣至桑日縣長約160公裏、寬1800米的雅魯藏布江綠色生態走廊。


圖為(wei) 西藏山南市勒布溝景區夜色,當地門巴族依托旅遊產(chan) 業(ye) ,實現脫貧致富。(資料圖)江飛波 攝

  山南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次仁達娃說,得益於(yu) 生態扶貧措施的落實,山南有效遏製了“沙進人退”局麵,近5年來先後引進了一批綠色企業(ye) 落戶,建設了萬(wan) 畝(mu) 苗圃基地、千畝(mu) 矮化蘋果、千畝(mu) 葡萄種植基地等。“雅魯藏布江兩(liang) 岸生態項目實施過程中,累計提供生態崗位1.4萬(wan) 個(ge) ,年人均增收3500元;提供護林員崗位1200多個(ge) ,年人均收入達1.2萬(wan) 元。”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