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雲遇中國】大涼山腹地的產業扶貧路

發布時間:2020-12-01 15:14:00來源: 央廣網

  初冬的涼山,暖陽相伴。這也是鍋爐工吉巴俄爾最喜歡的季節。因為(wei) 鍋爐裏散發出來的熱量,溫暖著整個(ge) 車間。

  好醫生攀西藥業(ye) 坐落在西昌市北部安寧河畔的安寧鎮上,從(cong) 員工宿舍到公司需要半個(ge) 多小時的路程。這條上下班的路,吉巴俄爾走了16年。

  2004年,好醫生攀西藥業(ye) 成立。這是好醫生集團中藥材養(yang) 殖、中藥、生物醫藥的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生產(chan) 的布局。同時,也讓吉巴俄爾走出布拖縣,開啟了西昌生活。

  下山進城就業(ye)

  下山進城後,吉巴俄爾一家住在員工宿舍,孩子們(men) 也到西昌上學。有了更好的求學環境,吉巴俄爾的4個(ge) 孩子便與(yu) 讀書(shu) 產(chan) 生了更深的連接。

  如今,54歲的吉巴俄爾很有成就感,培養(yang) 出了3個(ge) 大學生,其中2個(ge) 孩子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最小的兒(er) 子也在小學求學路上。今年,他還在西昌買(mai) 下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真正實現在西昌的安家定居。

  這是下山進城的16年變遷,也是吉巴俄爾與(yu) 好醫生集團結緣的第二次改變。第一次改變,發生在1995年1月5日。

  “這個(ge) 日子我記得非常清楚。我所在的製藥廠被好醫生收購,我們(men) 5個(ge) 老黨(dang) 員要簽字。那天下了很大的雪,我們(men) 是在雪地裏開的會(hui)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吉巴俄爾記憶深刻,冬季的寒冷與(yu) 怕下崗的擔憂一起襲來。

  好在,吉巴俄爾的擔憂沒有發生,他的鍋爐工生涯反而進入高光時刻。早在2011年,他就因為(wei) 登陸《中國人的一天》被大家所認識。

  一路走來,吉巴俄爾見證了廠子的發展史。最開始的時候,在草坪開會(hui) 、在路邊開會(hui) 、在壩子裏開會(hui) 都是常有的事,有時也在很舊很逼仄的辦公室裏開會(hui) 。工資也從(cong) 當時每月的45元,漲到如今的四五千元。

  與(yu) 吉巴俄爾一同經曆改變的,還有幾百名彝族老鄉(xiang) 及其家庭。以布拖為(wei) 起點,好醫生集團已在涼山州建設了9家工廠,安置就業(ye) 2000多人,其中彝族就業(ye) 人員占30%以上,基本實現一人就業(ye) ,全家脫貧。

  留在山上的產(chan) 業(ye)

  就業(ye) 扶貧,是解決(jue) 貧困問題的有效抓手。但在涼山州廣闊的土地上,產(chan) 業(ye) 扶貧才是精準扶貧的關(guan) 鍵。

  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在近年來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多次提交關(guan) 於(yu) 產(chan) 業(ye) 扶貧的相關(guan) 建議。“產(chan) 業(ye) 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它能調動貧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積極性,激發他們(men) 勤勞致富的內(nei) 生動力,幫助貧困地區群眾(zhong) 持續穩定脫貧。”

  因為(wei) 原材料的需要,也讓好醫生集團的產(chan) 業(ye) 扶貧能夠落子“先手棋”。從(cong) 1996年開始,好醫生集團就引進附子到布拖縣種植。

  初到布拖縣,好醫生布拖分公司產(chan) 教融合辦公室副主任黃旭峰這樣形容:藏在山上的小縣城。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涼山州,此前一直在成都、綿陽兩(liang) 地。”對黃旭峰來說,翻山越嶺之後到達的布拖縣,和他預想中的不太一樣,包括較高的海拔,以及較遠的路程。

  但在一開始就在涼山工作的耿忠眼中,如今的布拖縣已經經曆了巨大的改變。10多年前,從(cong) 西昌到布拖,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得益於(yu) 基礎設施的完善,現在這一路程所需時間縮短至了3小時。

  “以前推廣附子的時候,困難挺多。因為(wei) 很多老鄉(xiang) 都說彝語,我們(men) 需要帶上翻譯才行。那時路也不好走,經常一早出門,晚上才能回來,真正叫‘披星戴月’。下鄉(xiang) 的時候,經常吃土豆填肚子。”

  身為(wei) 涼山佳能達中藥材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耿忠和其團隊一直奔波在大涼山腹地,加深老鄉(xiang) 們(men) 對中藥材種植的認識和接受度,提高他們(men) 對田間技術的接受能力。

  種植附子適宜地要求平均海拔在2800米左右,腐殖質壤,年均氣溫10-15度,無工業(ye) 汙染。地處高寒山區的布拖,因為(wei) 廣袤的山地和良好的氣候條件,為(wei) 附子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形成了種植附子的天然寶庫。從(cong) 上個(ge) 世紀七十年代,布拖縣就開始中藥材種植。但那時,都是零星的散種,附子產(chan) 業(ye) 還未形成。

  2014年,因為(wei) “萬(wan) 企幫萬(wan) 村”行動號召,好醫生集團把火燈村作為(wei) 對口精準幫扶村。相比以前的分散種植、收購沒有保障、技術培訓缺乏等困境,其創新的“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模式輸入了更多動能,通過實施公司為(wei) 農(nong) 戶提供良種、給予技術培訓指導、簽訂保底價(jia) 訂單合同回收產(chan) 品等措施,幫助支持高寒山區彝族同胞發展中藥材增加收入。

  在此背景之下,到2019年,布拖縣有5個(ge) 鄉(xiang) 30個(ge) 村種植附子7000畝(mu) ,實現附子產(chan) 值2100萬(wan) 元,帶動5000多戶農(nong) 民穩定增收脫貧。火烈、補洛、樂(le) 安3個(ge) 主產(chan) 鄉(xiang) 23個(ge) 村的2028戶建檔立卡貧困農(nong) 民與(yu) 該企業(ye) 簽訂保底價(jia) 收購訂單合同後,附子已成為(wei) 每年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如今的布拖,被譽為(wei) “中國附子第一縣”。好醫生布拖附子種植基地於(yu) 2009年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GAP認證,建立了布拖附子質量標準。“布拖附子”不但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四川省名牌產(chan) 品”稱號,也獲得中國進出口商會(hui) 頒發的優(you) 質產(chan) 品證書(shu) ,被稱為(wei) “離太陽最近的附子”。

  在這一過程中,馬查力爾、馬查阿俄等一批附子種植能手和勤勞致富帶頭人湧現。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一大批彝族老鄉(xiang) 們(men) 未離故土便走上了脫貧奔康之路。為(wei) 了鼓勵當地老百姓的熱情,每年附子收獲之時,好醫生集團董事長耿福能都會(hui) 帶隊下鄉(xiang) 收購附子,在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為(wei) 來年產(chan) 業(ye) 落地布局。

  精準!再精準!

  產(chan) 業(ye) 扶貧的再加碼,是在2016年。

  這一年,好醫生集團成立了以董事長耿福能為(wei) 組長的精準扶貧工作組,深入涼山深度貧困地區,腳踏實地開展扶貧各項工作。

  精準扶貧工作組成立之後,有了自己的“小目標”:利用2個(ge) 五年計劃,在涼山州11個(ge) 深度貧困縣,每個(ge) 縣發展1個(ge) 中藥材品種,打造 10萬(wan) 畝(mu) 中藥材百草園基地。

  在好醫生的產(chan) 業(ye) 扶貧版圖中,往涼山“東(dong) 五縣”傾(qing) 斜,在布拖、美姑兩(liang) 縣擬布局7萬(wan) 畝(mu) 左右的中藥材種植。

  “精準扶貧工作組成立之初,抽調了幾個(ge) 部門的人組成。不到一年的時間,工作組隊伍就達到了30人。”好醫生集團總經理助理、精準扶貧工作組副組長張富貴說,這個(ge) 工作組大多數人都具有很強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背景。

  在“精準”二字上,今年好醫生集團再發力,確定增加布拖縣火烈鄉(xiang) 波日村、俄裏坪鄉(xiang) 果木村、特木裏鎮得機村和美姑縣依果覺鄉(xiang) 處洪覺村為(wei) 結對幫扶村,加上原來對口幫扶的布拖縣樂(le) 安鄉(xiang) 火燈村,助力結對精準幫扶掛牌督戰的村已達5個(ge) ,幫扶戶數達到1075戶,幫扶人口473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42戶、2534人。

  幾個(ge) 月以來,精準扶貧工作組已先後到5個(ge) 掛牌督戰貧困村開展技術培訓4-6次,平均每個(ge) 村培訓100人次以上,合計培訓了600多人次。

  嚐到附子種植甜頭後,當地老鄉(xiang) 們(men) 種附子的熱情很高。但麵臨(lin) 品種結構優(you) 化調整時,精準扶貧工作組又麵臨(lin) 考驗:一年生的附子很快能看到產(chan) 出,但大黃這類三四年才能看到產(chan) 出的品種,如何讓老鄉(xiang) 接受?

  為(wei) 此,工作組跟老鄉(xiang) 們(men) 算了筆賬:一畝(mu) 地種植2800-3200株大黃,成熟後按照每株4公斤收成算,產(chan) 量也很可觀了。按4年來算,每年每畝(mu) 地的收入也能達到四五千元。

  賬是算的清楚,但得跟老鄉(xiang) 們(men) 交流,並獲得他們(men) 的支持和認可,則需要不斷地深入田間地頭做工作。

  如今,品種結構優(you) 化調整亦有成果:在布拖縣樂(le) 安鄉(xiang) 、俄裏坪鄉(xiang) 、瓦都鄉(xiang) 的14個(ge) 村種植川續斷和大黃1850畝(mu) ,在昭覺縣解放鄉(xiang) 的瓦子村種植大黃、雲(yun) 木香和續斷50畝(mu) ,在喜德縣兩(liang) 河口鎮的覺釘村種植雲(yun) 木香500畝(mu) ,在木裏縣倮波鄉(xiang) 的龍臥洞村種植川續斷65畝(mu) 。

  今年,在四川涼山州,已有布拖、昭覺、美姑、越西、喜德、甘洛、雷波、普格、鹽源9個(ge) 縣41個(ge) 鄉(xiang) 的108個(ge) 村種植附子、雲(yun) 木香、川續斷、大黃等中藥材達到28465畝(mu) ,帶動1.4萬(wan) 戶農(nong) 戶走上穩定脫貧奔康之路。

  探索產(chan) 業(ye) 一條龍格局

  為(wei) 了做大做強產(chan) 業(ye) 扶貧工作,校企地合作成為(wei) 好醫生集團精準扶貧工作的另一探索。

  2020年4月,好醫生集團和四川中醫藥高等專(zhuan) 科學校共建好醫生布拖分公司產(chan) 教融合辦公室,學校派遣中藥學專(zhuan) 家,與(yu) 好醫生一起主要負責對布拖縣當地種植戶、貧困戶等開展中藥材種植強化技能培訓,開展附子、大黃、川續斷種植培訓工作,成立校企合作產(chan) 業(ye) 扶貧車間和校企合作質量檢測實驗室,開展川續斷炮製工藝研究和炮附片研究。

  “從(cong) 4月初至今,新廠區的建設如火如荼,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廠區的環境和中藥扶貧車間及相關(guan) 設施的變化。”好醫生布拖分公司產(chan) 教融合辦公室副主任黃旭峰說。

  這個(ge) 在布拖縣則洛工業(ye) 園區投資1.1億(yi) 元修建的特色中藥材精準扶貧現代化加工廠,把農(nong) 民種植的中藥材收購進廠進行初級和深度加工後,成為(wei) 合格的市場需求產(chan) 品銷售,增加附加值和農(nong) 民經濟收入。該廠正式投產(chan) 後,年處理附子4000噸,苦蕎1000噸,其他中藥材3000噸,年產(chan) 值1.3億(yi) 元,利稅3500萬(wan) 元,將安置就業(ye) 200人,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科研、品牌一條龍格局。

  根據好醫生集團戰略規劃,將用10年時間投資5億(yi) 元在涼山州建設10萬(wan) 畝(mu) 中藥材產(chan) 業(ye) 扶貧百草園基地,6萬(wan) 戶30多萬(wan) 農(nong) 民也將因此受益。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