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現在的日子很幸福,我們很滿足”

發布時間:2020-12-02 13:52: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次仁玉珍家新房的客廳。


圖為(wei) 次仁玉珍一家在自家新房前合影。

  “在黨(dang) 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men) 家的房子翻修擴建,政府還免費給我們(men) 送來了冰箱、洗衣機、沙發等家電家具,二女兒(er) 也上了大學,現在的日子很幸福,我們(men) 很滿足。”正在擦拭家具的西藏林芝市朗縣朗鎮其次村村民次仁玉珍笑著說。

  次仁玉珍今年60歲,家裏有兩(liang) 個(ge) 女兒(er) 。走進次仁玉珍家,幹淨的小院、寬敞的房子、屋內(nei) 各式家具家電一應俱全。“以前,家裏的房子又小又破,隻有幾十平方米,每逢下雨,屋子還漏雨。2016年,政府幫我們(men) 翻修擴建了房子,我們(men) 自己隻出了5000元,現在的新房有250平方米左右。”大女兒(er) 次仁央金說。

  以前,次仁玉珍一家的收入幾乎全靠種青稞來維持,還要供二女兒(er) 讀書(shu) ,日子過得比較拮據,被確定為(wei) 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次仁玉珍一家4口人每人每年能領到3500元的生態崗位補貼,大女兒(er) 當上了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員,每年有12000元收入。除此之外,次仁玉珍還在家裏養(yang) 了4頭犛牛和3頭犏牛來補貼家用。

  村裏的道路修好後,收割機也能進村了,次仁玉珍家就多種了幾畝(mu) 青稞,大女兒(er) 農(nong) 閑時還出去打零工。2018年,次仁玉珍一家實現脫貧。

  二女兒(er) 格桑卓嘎說:“考上大學後,國家每年都會(hui) 發放7900元的教育扶持金,大大減輕了家裏的經濟壓力。我要好好學習(xi) ,大學畢業(ye) 後,用自己所學去幫助更多的人。”

  家庭檔案:

  次仁玉珍,今年60歲,家住林芝市朗縣朗鎮其次村,家中缺少勞動力,2016年,她家被確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次仁玉珍一家4口人每人每年可享受3500元的生態崗位補貼,二女兒(er) 格桑卓嘎考上大學後,每年可以領到教育扶持金7900元,大女兒(er) 次仁央金當上農(nong) 村公路養(yang) 護員,年收入12000元。此外,次仁央金還在農(nong) 閑時節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2018年,次仁玉珍一家實現脫貧。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村莊美了 產業多了 日子好了

    摘掉貧困帽、走上小康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緊抓黨建引領核心工程,瞄準脫貧攻堅“靶心”,堅持精準方略,因地製宜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徑。 [詳細]
  • 葡萄熟了,日子甜了

    W020201117510510012679.jpg
    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幹部群眾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慶祝葡萄豐收。[詳細]
  • “好政策讓日子越過越美”

    從公路上遠眺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日土縣日鬆鄉甲崗村,隻見一大片紅簷白牆的兩層居民房矗立在綠中帶黃的草原上,家家戶戶屋頂都插著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格外鮮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