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致富夢,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朗縣朗鎮托麥村黨群合力推動藏豬養殖項目落地
十二月的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朗縣是色彩最為(wei) 豐(feng) 富的時節,到處都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在朗縣朗鎮托麥村藏豬養(yang) 殖場內(nei) ,一頭頭長得膘肥體(ti) 壯的藏豬成為(wei) 一道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近年來,托麥村黨(dang) 支部圍繞“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總體(ti) 目標,聚焦“六個(ge) 精準”,發揮黨(dang) 建領航作用,瞄準靶向、精準發力,團結帶領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推動藏豬養(yang) 殖項目落地,以加快產(chan) 業(ye) 扶貧進程,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搶抓機遇謀發展,繪製脫貧新藍圖
長期以來,托麥村因發展觀念、發展思路等原因限製,一直將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作為(wei) 當地主要收入來源,村級集體(ti) 經濟薄弱,未形成穩步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優(you) 勢,製約了全村整體(ti) 經濟社會(hui) 發展。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全麵啟動以來,為(wei) 進一步加快全村經濟建設步伐,實現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目標,確保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2018年,村黨(dang) 支部把握有利機遇,全麵發揮“領頭雁”作用,堅持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遊則遊原則,以市場為(wei) 導向,依托扶貧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經多方調研論證、征求村民意見後,積極向朗縣農(nong) 牧局協調爭(zheng) 取項目資金68萬(wan) 元,落地完成藏豬養(yang) 殖場場房建設,並購買(mai) 100頭仔豬,初步繪製出脫貧攻堅新藍圖。
同年年底,在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托麥村黨(dang) 支部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提升產(chan) 業(ye) 整體(ti) 效益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加強與(yu) 相關(guan) 業(ye) 務單位的對接,多方努力向朗縣強基辦協調爭(zheng) 取項目資金34.5萬(wan) 元,用於(yu) 新建1600米圍牆和購買(mai) 飼料等,進一步為(wei) 藏豬養(yang) 殖項目的健康有序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務實攻堅破瓶頸,打開發展新局麵
產(chan) 業(ye) 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常常伴有各種風險和問題。項目落地建成後,由於(yu) 緊隨而來的非洲豬瘟和經驗不足等原因影響,導致項目一直未能全麵發揮預期效益。2019年以來,中央脫貧攻堅專(zhuan) 項巡視組和省際交叉考核期間,工作組亦分別明確指出並反饋了項目存在的效益低下、管理混亂(luan) 和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種種問題,項目建設一度陷入了發展瓶頸。
為(wei) 有效幫助項目盡快擺脫困境,發揮增收效益,增強脫貧攻堅後勁,在朗鎮黨(dang) 委、政府和朗縣農(nong) 牧局的指導幫助下,托麥村黨(dang) 支部緊盯問題、把準基調,壓實責任、立即行動,嚴(yan) 格按照中央脫貧攻堅專(zhuan) 項巡視反饋意見和省際交叉考核反饋意見,圍繞整改促提升的目標,結合發展建設現狀,先後6次召開支部委員會(hui) 、村民大會(hui) 等專(zhuan) 題會(hui) 議,經反複研究討論,認真修訂完善了藏豬養(yang) 殖項目後期管理辦法和利益聯結機製,動員號召70戶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出資1000元參與(yu) 藏豬養(yang) 殖,並以每月3000元的標準聘請了1名懂技術、善管理的固定工作人員,進一步提升了項目後期管理水平和群眾(zhong) 參與(yu) 度。此外,先後多次主動對接縣農(nong) 牧局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開展實地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相關(guan) 管理人員的養(yang) 殖技術和管理水平。
雖然通過托麥村黨(dang) 支部的不懈努力,項目管理及養(yang) 殖技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但仍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不齊全等問題。麵對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在村黨(dang) 支部的牽頭引導下,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守初心、擔使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投工投勞,完成65間簡易隔斷豬圈和消毒房新建工作,並對路麵、場地、圍欄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擴建完善,切實優(you) 化了藏豬養(yang) 殖的整體(ti) 環境,為(wei) 項目盡快發揮效益及後續健康發展築牢了基礎。
持續發力求實效,實現收益新突破
“在抗疫的關(guan) 鍵時刻,全村群眾(zhong) 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有效維持了藏豬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的良好發展勢頭。”托麥村委會(hui) 副主任赤列說道。
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村黨(dang) 支部抗疫不誤抓生產(chan) ,團結帶領群眾(zhong) 在持續抓好項目整改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同步抓好豬圈清掃、糞便清理、定期消毒等工作,有效減輕了疫情對藏香豬養(yang) 殖項目的影響。2月初,在春暖大地、萬(wan) 物勃發的美好季節,藏豬養(yang) 殖項目通過科學合理的經營管護,共出售藏香豬22頭,每公斤售價(jia) 40元,合計收入4萬(wan) 元,真正意義(yi) 上實現了項目收益新突破、迎來了首次大豐(feng) 收,為(wei) 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帶動全村群眾(zhong) 共同致富起好了步、開好了頭。
養(yang) 殖項目效益是否明顯,關(guan) 鍵一個(ge) 環節是銷售。效益初顯後,村黨(dang) 支部始終把拓寬銷售渠道擺在重要位置,結合區位、交通等優(you) 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經多方奔走協調努力,於(yu) 8月份,按照每頭900元的標準,向山南茹巨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出售藏豬51頭,並與(yu) 該公司協商達成長期收購協議,切實為(wei) 藏豬養(yang) 殖項目開拓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後顧之憂。
黨(dang) 建領航謀發展,產(chan) 業(ye) 托起致富夢。在托麥村黨(dang) 支部的牽頭帶領下,在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下,藏豬養(yang) 殖場現有藏豬160頭,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將成為(wei) 村集體(ti) 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共圓致富夢的重要產(chan) 業(ye) 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農牧民不離鄉不離土 實現就業增收
“我現在除了‘五險一金’,每月都能拿到5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工資。”日前,記者來到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的一家生物科技企業,走上就業崗位的農牧民在此忙碌不止。[詳細] -
西藏林芝市朗縣其次村婦代會主任次仁卓瑪:“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走進西藏林芝市朗縣朗鎮其次村,一棟棟整潔漂亮的藏家小院點綴山村田野,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延伸至各家各戶。每當傍晚,其次村女子舞蹈隊都會組織村民跳舞,豐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