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土地”收獲“幸福果”——青海前溝村的美麗蛻變
自從(cong) 家裏新裝了暖氣片,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xiang) 前溝村村民王錄巡山歸家後,都要看看鍋爐水泵控溫器上的數字。住慣了“冰窩子”,現在的生活是他之前不敢想的。2017年,通過發展當歸種植產(chan) 業(ye) ,貧困戶王錄脫了貧。
時值初冬,從(cong) 湟源縣城出發,驅車向西行駛16公裏,道路兩(liang) 旁挺立的油鬆、雲(yun) 杉等樹木逐漸顯現,便到了前溝村。
“當歸種植我現在門兒(er) 清,啥時候鋪地膜、栽苗,如何施肥、除草,你問我準沒錯。”王錄說著,向記者展示他的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證書(shu) ,“起初我怕我種不好,種糧食我在行,但種藥我確實不懂。”
縣裏組織的中藏藥材種植培訓打消了王錄的顧慮。在地裏“趴”了半輩子的王錄,在56歲的時候又開始學習(xi) “種地”。從(cong) 種植技術到銷售渠道,王錄慢慢摸索學習(xi) 。
今年,依靠種植的5畝(mu) 當歸,他收入8100元。從(cong) 能種地,到種好地,在王錄看來,農(nong) 民已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份值得深耕的職業(ye) 。
“產(chan) 業(ye) 扶貧過程中,我們(men) 發現傳(chuan) 統作物收益率低、市場化組織程度低、抗風險能力弱。”前溝村第一書(shu) 記趙雪彬介紹,為(wei) 了優(you) 化種植結構,近些年,前溝村除了實施當歸、黃芪等藥材種植項目,還開展蕨蔴良種繁育、苗木和樹莓種植項目。
早在2009年,前溝村引進樹莓種植項目,村子就與(yu) 這“紅果果”結下了“不解之緣”。2011年,在前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晁沐帶領下,村裏成立青海樹莓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有限公司,王錄和妻子馬常芳將家中8畝(mu) 土地流轉給了公司。
“目前,公司有6500畝(mu) 樹莓生產(chan) 土地,其中95%為(wei) 流轉的農(nong) 耕土地。”晁沐介紹,2016年公司實施扶貧項目,在村子建成625畝(mu) 紅樹莓種植、育苗基地。項目實施前4年,對貧困戶實施每年1000元的保底分紅。從(cong) 第5年樹莓盛果期開始,將樹莓基地5畝(mu) 土地淨利潤的30%給貧困戶分紅。
“除了每年每畝(mu) 土地可以收到500元的土地流轉費,我還能在公司的樹莓種植基地打工,樹莓結果以後還有分紅。”馬常芳說,在家門口上班掙錢,小小的樹莓不僅(jin) 讓村民增收致富,同時村子的環境也越來越美麗(li) 。
如今,走進前溝村樹莓莊園,種植基地地壟裏埋著越冬的樹莓。“樹莓冬天會(hui) 休眠,要在土壤封凍前,將樹莓的枝條順行按倒在地麵,同時用蓋土把枝條蓋嚴(yan) 實。”馬常芳介紹,為(wei) 了方便遊客采摘、遊覽和休憩,莊園內(nei) 還修建了木頭棧道、人工湖和“樹莓賓館”。
目前,前溝村樹莓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周邊6個(ge) 村參與(yu) 發展,樹莓種植麵積達到6000餘(yu) 畝(mu) ,解決(jue) 了周邊800戶農(nong) 民的務工問題,同時帶動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窮土地”收獲“幸福果”,前溝村村民也迎來幸福生活。
“開水泡饃”變成了家常拉麵,76歲的獨居老人吳延順,在村裏的“幸福之家”解決(jue) 了吃飯難題;扶貧車間成了村中婦女的“好課堂”,65歲的村民張啟梅巧手翻飛間,一副圖案精美的鞋墊便製作完成;村內(nei) 宜林荒山實施2160畝(mu) 造林工程,栽植2.7萬(wan) 餘(yu) 株行道樹和2000餘(yu) 平方米的花草植被,曾經的荒坡披上“綠衣”……
擺脫貧困,步入小康,前溝村的美麗(li) 蛻變正在進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西北村鎮綜合節水降耗技術示範”項目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7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科技部發布《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由青海省科技廳推薦。[詳細] -
青海7.8萬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脫貧
11月23日,本網從青海省直第二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係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海省5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7.8萬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已全部脫貧,截至10月31日,全省35種大病貧困患者2.33萬人的救治率達100%。[詳細] -
青海循化:黃河岸邊樹起“撒拉族綠色家園”品牌
中國青年網海東11月26日電 如何有效將資源稟賦轉化為群眾過上好日子的驅動,還能兼顧生態發展與保護? 抓住旅遊市場升溫的有利時機,引導民間投資麵向市場創特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