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瓊結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17年,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實現20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脫貧摘帽,率先在全區整體(ti) 脫貧;2019年10月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14.35%下降至0%,消除了絕對貧困……
近年來,瓊結縣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以講黨(dang) 性、講政治、講忠誠的責任擔當,咬定目標,盡銳出戰,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dang) 旗引領脫貧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ti) 製,強化黨(dang) 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製,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
瓊結縣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重大的政治責任、重要的工作來抓。編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扶貧重要論述摘編》,為(wei) 全縣幹部“充電”、鼓勁。號召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堅決(jue) 聽從(cong) 黨(dang) 的召喚,奮力而為(wei) ,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
同時,認真落實“五級書(shu) 記抓扶貧”和黨(dang) 政“一把手”脫貧責任製,層層建立脫貧攻堅“作戰室”、列出“時間表”、繪製“路線圖”。嚴(yan) 格落實“五級書(shu) 記”遍訪貧困製度,形成了“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的良好氛圍。突出規劃引領,科學編製了《瓊結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和易地搬遷、產(chan) 業(ye) 發展、轉移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生態補償(chang) 專(zhuan) 項規劃。出台了《中共瓊結縣委 瓊結縣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瓊結縣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實施方案》等,完善了《瓊結縣教育脫貧實施方案》《瓊結縣產(chan) 業(ye) 精準扶貧利益聯結機製》等脫貧攻堅配套方案,完善了精準扶貧、鞏固脫貧成果政策支撐體(ti) 係。“這些《意見》《方案》對我們(men) 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山南市政協副主席、瓊結縣委書(shu) 記安興(xing) 國說,“接下來,我們(men) 將製定更科學、更細的方案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堅決(jue) 奪取脫貧攻堅的最終勝利。”
產(chan) 業(ye) 拓寬增收路
在“五個(ge) 一批”中“發展產(chan) 業(ye) 脫貧一批”尤為(wei) 重要。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產(chan) 業(ye) 扶貧至關(guan) 重要,產(chan) 業(ye) 要適應發展需要,因地製宜、創新完善。”
瓊結縣堅持把發展生產(chan) 作為(wei) 主攻方向,大力發展以青稞、犛牛為(wei) 主的種養(yang) 業(ye) ,以及文化旅遊業(ye) 、民族手工業(ye) 、商貿流通業(ye) 和資源開發利用等扶貧產(chan) 業(ye) 。堅持安居與(yu) 樂(le) 業(ye) 並重、搬遷與(yu) 脫貧同步,注重後續管理,以“一戶一崗”為(wei) 抓手,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加強產(chan) 業(ye) 和配套建設。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瓊結縣共投資12億(yi) 元,建設了14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形成了“1+3+6”的扶貧產(chan) 業(ye) 格局,即: 500萬(wan) 噸大桶裝水生產(chan) 基地“一個(ge) 基地”,千畝(mu) 蔬菜產(chan) 業(ye) 園、萬(wan) 畝(mu) 經濟果林園和山南(瓊結)綠色產(chan) 業(ye) 園“三大園區”,藏中藥材區、光伏扶貧區、民族商貿區、特色建材區、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區和電子商務區“六大片區”。
瓊結縣投資1.8億(yi) 元建設的千畝(mu) 連片蔬菜產(chan) 業(ye) 園,流轉了下水鄉(xiang) 唐不齊村、措傑村和拉玉鄉(xiang) 白那村1080畝(mu) 土地,新建育苗溫室20座,日光溫室329座,打造了山南市的“菜籃子”基地,促進了345人就業(ye)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3人。
瓊結縣下水鄉(xiang) 唐不齊村的旦增由於(yu) 視力障礙,一直是外出務工的“困難戶”。他說:“被確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我和妻子都成了蔬菜產(chan) 業(ye) 園的工人。在這裏工作,我們(men) 一年能掙四五萬(wan) 元工資,靠這些收入我家脫了貧,生活水平比過去提高了很多。”
從(cong) 找不到工作,到有穩定的收入,脫貧攻堅讓旦增等貧困群眾(zhong) 增強了過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決(jue) 心。
扶誌托起小康夢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不僅(jin) 需要高度重視物質脫貧,更要高度重視精神脫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現我們(men) 的發展目標,不僅(jin) 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瓊結縣注重社會(hui) 動員,始終把凝聚合力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始終堅持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深入開展“走進群眾(zhong) 家中,走進群眾(zhong) 心中”活動,大力開展“健全村規民約、提升鄉(xiang) 村文明、激發內(nei) 生動力”活動,持續開展“感黨(dang) 恩、算富賬、要穩定、求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和“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開辦“農(nong) 牧民夜校”,開展脫貧攻堅“比學趕幫超”競賽之學先進、學典型和“我的脫貧故事”典型事跡宣講、比致富技能活動,激發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我之前住在下水鄉(xiang) 下水村吾姆組半山腰上,房子是土坯房,一遇到刮風、下雨就特別難熬,拿東(dong) 西堵、盆子接,也不起作用;而且離縣城又遠,交通也不方便,去一次縣城要走很長時間。”卓嘎今年50多歲,搬到瓊結縣下水鄉(xiang)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後,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新房子有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還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距縣城才4公裏,買(mai) 東(dong) 西、看病、找工作都很方便。現在的生活跟過去比,真是一個(ge) 天、一個(ge) 地啊!這美好的生活得益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愛,我們(men) 一定會(hui) 銘記,堅定信念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
卓嘎的話說出了瓊結縣脫貧群眾(zhong) 的心聲。如今,瓊結縣各族群眾(zhong) 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的決(jue) 心和信心更足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記西藏山南加查縣冷達鄉嘎瑪吉塘村木碗製作人桑珠:傳承好手藝 致富路更寬
桑珠出生在一個木碗製作世家,祖上幾代人都是加查縣有名的木碗手藝人,長大後的桑珠子承父業,一直從事木碗的加工製作和銷售。[詳細] -
西藏山南市貢嘎縣民創辦發放民族團結暖冬包裹
近日,山南市貢嘎縣民創辦在東拉鄉廣嘎小學舉行“千裏送溫暖、漢藏一家親、民族團結暖冬包裹”發放活動。[詳細] -
西藏山南紮囊縣紮塘鎮白仲村崩阿尼家的脫貧故事
脫貧後,崩阿尼經常給外孫們唱這首過去村裏人自編歌的歌,希望孩子們世世代代銘記黨的恩情。2019年上半年,崩阿尼主動要求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