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南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3億元增長6.8%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在奮鬥者鏗鏘的步履中,極不平凡、極不尋常、極為(wei) 不易的2020年落下帷幕。回顧2020年,山南市經濟發展成績既鼓舞人心,又來之不易。
麵對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山南市堅持“完善基礎、產(chan) 業(ye) 立市、統籌城鄉(xiang) 、新區引領”的經濟工作思路,統籌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堅決(jue) 做好脫貧攻堅“必答題”,突出做好疫情“加試題”,經濟社會(hui) 發展呈現“經濟穩定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環境更加優(you) 越、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
2020年,山南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203億(yi) 元、增長6.8%,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6.5%,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62億(yi) 元、增長4.9%,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wei) 38115元、15952元,分別增長10%、13%……
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調優(you) 已成為(wei) 山南市2020年經濟工作的“主旋律”。
抓項目,激蕩發展新氣象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被迫按下“暫停鍵”。抗疫阻擊戰,經濟保衛戰,兩(liang) 場“戰役”,一場都不能輸!全市上下眾(zhong) 誌成城、克難攻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複工複產(chan) ,隨著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建設,山南吹響了項目建設“衝(chong) 鋒號”,經濟發展按下“重啟鍵”。
川藏鐵路重要控製性工程——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完成鋪軌,G560國道(香加拉山—錯那縣段)全麵竣工,加查水電站實現首台機組發電,遷建後的山南市人民醫院投入使用,山南市第四幼兒(er) 園建成投入使用……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出行難、看病難、上學難、就業(ye) 難、收入低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jue) ,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重大項目成為(wei) 助推山南市經濟社會(hui) 跨越式發展的“定海神針”。
“抓好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山南市高度重視重點項目建設。2020年,全市全力以赴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著力破解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時任山南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普布頓珠說:“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固定資產(chan) 投資,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有利於(yu) 促進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有利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點項目是支撐投資的關(guan) 鍵,也是進一步緩解基礎設施瓶頸製約、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提高群眾(zhong) 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突破口。為(wei) 了確保經濟社會(hui) 持續快速發展,山南市狠抓重點項目儲(chu) 備工作,截至目前,山南市“十四五”規劃儲(chu) 備重點項目168項。同時,山南還建立和完善了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謀劃籌備庫,共謀劃儲(chu) 備項目96個(ge) 。
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後勁所在、活力所在、潛力所在。從(cong) 繁忙施工的建設工地到機器轟鳴的生產(chan) 車間,從(cong) 承載希望的規劃藍圖到廠房林立的項目現場……2020年,一個(ge) 個(ge) 大項目、好項目在山南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wei) 提質增效增添了強勁動能,支撐了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興(xing) 產(chan) 業(ye) ,脫貧致富新路子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南市緊緊圍繞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生產(chan) 脫貧目標任務,圍繞完善落實產(chan) 業(ye) 政策、狠抓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加強發展資金保障等綜合施策,凝心聚力、合力攻堅、多措並舉(ju) 、統籌推進,紮實推進產(chan) 業(ye) 扶貧各項工作,增強發展後勁。
在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瓊結基地,巴桑和央金正有條不紊地按大小、成熟度分裝黃瓜。她們(men) 倆(lia) 是瓊結縣下水鄉(xiang) 唐布齊村相達組人,2019年基地建成投用後,她們(men) 和組裏另外17戶村民成為(wei) 了基地的正式員工。
“我們(men) 每個(ge) 月工資有4800元呢!基地離家近,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到家裏,還能學到種植技術,我們(men) 都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巴桑邊麻利地打包黃瓜邊說。
唐布齊村第一書(shu) 記丹增克珠介紹,基地現在的41名員工全部來自唐布齊村,村民們(men)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實現了就近就便就業(ye) 增收。
隆子縣“聶雄”標準化奶牛養(yang) 殖場目前養(yang) 殖奶牛1000多頭,在當地購買(mai) 奶牛直接帶動全縣養(yang) 殖戶增收900餘(yu) 萬(wan) 元;在當地購買(mai) 飼草料,為(wei) 隆子縣群眾(zhong) 創收132餘(yu) 萬(wan) 元;2019年流轉土地3900畝(mu) ,每畝(mu) 土地流轉費400元,直接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創收160餘(yu) 萬(wan) 元……
一項產(chan) 業(ye) 就是一條致富路子。近年來,山南市按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牧則牧、宜林則林”的原則,立足區位和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青稞、奶牛、草業(ye) 、藏豬(生豬)、藏雞、林果等特色產(chan) 業(ye) 。
這些特色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推動脫貧的強有力的支柱。
強民生,創造美好新生活
如果說,民生是一幅悠長的畫卷,那什麽(me) 才是最美的幸福底色?
社會(hui) 保障日益健全、社會(hui) 救助更加完善、基層百姓病有所醫、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業(ye) 門路更加寬廣……一樁樁、一件件,匯聚民心,關(guan) 乎大局。
隆冬時節,走進桑日縣增期鄉(xiang) 真措村昔日貧困戶益西倫(lun) 珠的家,幹淨整潔的院落,窗明幾淨的客廳,還有糧倉(cang) 裏的青稞,冰櫃裏的酥油,櫃子上的磚茶、雜糧、米麵……一派富足景象。
“如今,吃住不愁,水通到了家門口,小孩上學有‘三包’,病了可以去衛生室,看病有報銷,日子越過越好。”益西倫(lun) 珠用並不流利的漢語表達著激動的心情。
益西倫(lun) 珠口中的好日子,其實是全市5.7萬(wan) 餘(yu) 名脫貧群眾(zhong) 的真實寫(xie) 照。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南市堅決(jue) 落實“六個(ge) 精準”“五個(ge) 一批”“四個(ge) 不摘”等脫貧舉(ju) 措,對照“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底線標準,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實施,如今,12縣(區)全部摘帽,貧困群眾(zhong) 實現脫貧。截至目前,全市已脫貧人口沒有返貧,也沒有新產(chan) 生的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
讓百姓的“獲得感”更有分量,衣食住行、生老病養(yang) ,便利安全、公平公正,每一個(ge) 維度都折射出山南砥礪前行的基本氣質。歲序更迭,2021年已經接過2020年的發展接力棒,站在新的起點上,全市上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區黨(dang) 委決(jue) 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集聚到改革發展的整體(ti) 合力上來,駕駛“山南號”戰艦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開創新的曆史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脫貧攻堅工作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詳細] -
西藏山南市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動規模化轉移就業
自2020年以來,西藏山南市人社局緊緊圍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以“四個協同推進”促進勞務輸出常態化開展和規模化轉移就業。[詳細] -
西藏山南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日前,記者從山南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上了解到,該市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製,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