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十三五” 載入史冊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月20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在拉薩隆重開幕,自治區主席齊紮拉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hui) 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西藏2020年和“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展望了2021年和“十四五”期間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目標。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下,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親(qin) 切關(guan) 懷下,在自治區黨(dang) 委堅強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在大戰大考中,圓滿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交出了黨(dang) 中央放心、人民滿意、可以載入史冊(ce) 的輝煌答卷。
八個(ge) 著力 盡顯西藏“輝煌答卷”
著力維護社會(hui) 穩定和民族團結
社會(hui) 大局持續全麵穩定。連續五年沒有發生重大政治性、群體(ti) 性事件和暴力恐怖案件。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宗教治理持續加強。創新開展“遵行四條標準、爭(zheng) 做先進僧尼”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完善寺廟管理長效機製,積極引導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邁出新步伐。民族團結持續鞏固。41家單位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8家單位命名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日喀則市等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全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安全生產(chan) 持續向好。各類安全事故的起數、死亡人數較“十二五”分別下降24.8%、31.1%,連續五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連續四年獲國務院安委會(hui) 考評“優(you) 良”。
著力打贏“三大攻堅戰”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緊盯“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整合涉農(nong) 資金753.9億(yi) 元,62.8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縣(區)全部摘帽,26.6萬(wan) 易地扶貧搬遷群眾(zhong) 順利入住,3037個(ge)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直接帶動23.8萬(wan) 群眾(zhong) 脫貧。
汙染防治成效顯著。“5個(ge) 標誌性戰役”深入推進。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有力實施,節肥節藥、清潔生產(chan) 大力推廣,垃圾分類回收積極推行。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成效顯著。宏觀杠杆率保持基本穩定,金融業(ye) 平穩運行,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顯著提升。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貸款餘(yu) 額4957億(yi) 元,是“十二五”末的2.3倍。
著力提升基礎設施
交通網絡日益完善。公路通車裏程11.7萬(wan) 公裏,較“十二五”末增長50%。高等級公路通車裏程688公裏,是“十二五”末的18倍。拉薩至林芝、貢嘎機場至澤當、日喀則機場高等級公路通車運行,那曲至拉薩、拉薩至日喀則機場、拉薩至澤當高等級公路加速推進。鐵路運營裏程954公裏,比“十二五”末增加253公裏。
信息化設施日益完善。五年落實中央預算內(nei) 信息化基礎設施投資31.3億(yi) 元,增長2倍多。“一網一雲(yun) 一中心”信息化架構體(ti) 係基本建成。4798家單位實現電子政務外網“一張網”。
著力培育“七大產(chan) 業(ye) ”
培育壯大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青稞產(chan) 量、犛牛出欄頭數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2.2%、25.2%。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創新推出“冬遊西藏”,旅遊人次和收入提前兩(liang) 年完成“十三五”目標,分別是“十二五”的2.3倍、2.4倍。培育壯大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累計外送電力63億(yi) 千瓦時,實現了西藏電力從(cong) 緊缺限電到富餘(yu) 輸出的曆史性轉變。培育發展綠色工業(ye) 。規上工業(ye) 企業(ye) 152家,比“十二五”末增長46.2%。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ye) 。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電商服務全麵推開,網絡零售額累計突破200億(yi) 元、增長20倍。培育發展高新數字產(chan) 業(ye) 。信息化指數從(cong) “十二五”末的63.3增長到75.8。培育發展邊貿物流產(chan) 業(ye) 。城鄉(xiang) 流通體(ti) 係逐步完善,進出口貿易額累計約230億(yi) 元。
著力促進協調發展
邊境發展取得新進展。堅持屯兵和安民並舉(ju) 、固邊和興(xing) 邊並重,高標準建成604個(ge) 邊境小康村,一二線邊民補助從(cong) 年人均1700元、1500元提高到6000元、5400元。城鎮建設取得新進展。五年實施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23萬(wan) 套,完成棚戶區改造及設施配套13萬(wan) 套,城鎮化率從(cong) 27%增加到32%。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新進展。完成1836個(ge) 村莊規劃,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3.8萬(wan) 公裏,基本實現了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客車,建製村通郵率100%。
著力增強發展活力
農(nong) 村宅基地製度改革、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積極推進。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和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製度實現並軌。生態文明體(ti) 製、財政體(ti) 製、應急管理體(ti) 製、農(nong) 電直管、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基本完成。“互聯網+政務服務”超額完成“9070”目標,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全國排名上升5位。“減證便民”行動有效開展。累計減稅降費1050億(yi) 元。市場主體(ti) 發展到36.5萬(wan) 戶,是“十二五”末的2.3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5.6%。“2019·www.easyfundingllc.com發展論壇”成功舉(ju) 辦。
著力改善民生
城鄉(xiang) 就業(ye) 全麵發展。城鎮登記失業(ye) 率控製在4%以內(nei) 。城鎮累計新增就業(ye) 26.7萬(wan) 人。
教育事業(ye) 全麵發展。縣域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實現。長期存在的輟學問題曆史性“清零”。“5個(ge) 100%”目標全麵完成。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如期完成。新建學校(幼兒(er) 園)1340所。
健康西藏全麵發展。衛生技術人員比“十二五”末增長48.2%。三級甲等醫院增加到11家,每千人床位數從(cong) 4.5張增至4.9張,400多種較大疾病區內(nei) 能治療。
公共文化全麵發展。“四級五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全麵完成。6263個(ge) 縣鄉(xiang) 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成,5492個(ge) 建製村有了文藝演出隊。
社會(hui) 保障全麵發展。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金標準從(cong) 每人每月140元提高至185元,企業(ye) 退休人員養(yang) 老金標準位居全國前列。完成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製度整合,年人均補助標準由420元提高至585元,實現先診療後結算、保障人口全覆蓋、保險基金收支平衡。養(yang) 老服務和兒(er) 童福利事業(ye) 持續加強,困難殘疾人生活、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增長。
著力建設美麗(li) 西藏
生態空間不斷優(you) 化。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建設各類生態功能保護區22個(ge) ,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格局全麵形成。生態保護不斷加強。落實各類生態補償(chang) 資金296.3億(yi) 元,更多群眾(zhong) 吃上了“生態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成為(wei) 社會(hui) 自覺。生態建設不斷推進。1079個(ge) “無樹村”和10.5萬(wan) “無樹戶”全麵消除,草原綜合植被蓋度47%,目前陸生野生動物種類達1072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20年山南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3億元增長6.8%
社會保障日益健全、社會救助更加完善、基層百姓病有所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業門路更加寬廣……一樁樁、一件件,匯聚民心,關乎大局。[詳細] -
“十三五”期間 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5%
“十三五”以來,西藏教育支出年均增長15%,實現了學前至高中階段15年教育“三包”,城鎮困難家庭子女助學金政策全覆蓋,補助標準達到年生均4200元,惠及60多萬名學生。[詳細] -
鞏固脫貧成果 防止返貧致貧——訪西藏山南市扶貧辦主任付成聰
在黨的堅強領導和山南市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奮鬥下,山南市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勝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