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多措並舉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血壓正常,現在是冬季,要注意保暖,如果不舒服就過來做針灸。”上門給村民做檢查的拉薩市娘熱鄉(xiang) 衛生院醫務人員對平措次仁叮囑道。平措次仁是娘熱鄉(xiang) 加爾西村6組村民,因為(wei) 患嚴(yan) 重關(guan) 節炎,從(cong) 2014年開始,他的關(guan) 節腫大、嚴(yan) 重變形,導致行動不便、喪(sang) 失勞動力,那時兒(er) 子和女兒(er) 都還小,生活的重擔壓在了妻子巴珠一個(ge) 人的肩上,他家也被納入建檔立卡戶。
因病致殘的平措次仁成為(wei) 娘熱鄉(xiang) 衛生院的重點關(guan) 注對象,建立建檔立卡戶健康檔案、家庭醫生每月上門服務、定期赴鄉(xiang) 衛生院免費理療……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療,如今平措次仁已經能夠獨自拄著拐杖走路了。“醫生每星期都會(hui) 來為(wei) 我針灸,有時候我也會(hui) 去鄉(xiang) 醫院進行治療。以前我隻能躺在床上,現在可以自己走一會(hui) 兒(er) 。這些治療都是免費的,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平措次仁說。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作為(wei) 建檔立卡戶,平措次仁一家享受到了各項扶貧政策,他每月可以領取護林員和殘疾人補助;女兒(er) 在拉薩市第二職業(ye) 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享受“三包”政策,學費、生活費全免;妻子巴珠也被優(you) 先安排工作,成為(wei) 鄉(xiang) 衛生院的一名護工,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再加上產(chan) 業(ye) 分紅,如今平措次仁一家的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5000元以上。巴珠說:“在鄉(xiang) 衛生院工作每個(ge) 月有2000元的工資,工資每月按時發放。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大家都很照顧我。”
脫貧攻堅路上,不讓一個(ge) 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提高建檔立卡群眾(zhong) 住院報銷比例、通過醫療救助資金補助建檔立卡群眾(zhong) 個(ge) 人醫保繳費、每年一次免費體(ti) 檢、建立建檔立卡群眾(zhong) 健康檔案……我市通過加大健康扶貧力度,落實一係列政策,逐漸建立起一個(ge) 沒有漏洞、不留空白的醫療服務新體(ti) 係,解除了百姓“病根”變“窮根”之憂。
娘熱鄉(xiang) 衛生院副院長索朗白瑪說:“鄉(xiang) 衛生院配有心電圖儀(yi) 、B超機等設備,醫生和護士共有18個(ge) 人,做到了‘小病不出鄉(xiang) ’。建檔立卡戶到鄉(xiang) 衛生院檢查都是免費的,藏藥理療、中藥針灸也是免費的,我們(men) 每個(ge) 月還會(hui) 入戶檢查,幫助有困難的群眾(zhong) 解決(jue) 看病難題。”
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農(nong) 牧區基本生活保障、五保供養(yang) 、醫療救助等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年人均4813元,城鎮集中(分散)特困人員、農(nong) 村集中供養(yang) 標準達到13213元、農(nong) 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yang) 標準達到年人均7070元。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資金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00元和200元,醫療救助年最高救助標準達到25萬(wan) 元。鄉(xiang) (鎮)、村(居)達到一鄉(xiang) 一院、一村一室的標準,鄉(xiang) (鎮)醫生平均達到10人以上、村醫平均達到2人以上,形成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醫療服務圈,實現了“小病不出鄉(xiang) 、中病不出縣、大病不出市”的目標,深入實施“三個(ge) 一批”,全麵落實“先診療後付費”製度,大病專(zhuan) 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3種。建檔立卡戶在鄉(xiang) 鎮衛生院、一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達到95%,在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達到90%。
通過以補脫貧、以保脫貧、以助脫貧,無數個(ge) 像平措次仁一樣的建檔立卡群眾(zhong) 實現了脫貧。因為(wei) 有了“三包”政策,平措次仁的女兒(er) 次旦卓瑪不用擔心因貧輟學,而在以教脫貧政策的實施下,城關(guan) 區納金鄉(xiang) 古澤安置小區的建檔立卡大學生旦增桑格得以順利完成學業(ye) 。
旦增桑格大學就讀於(yu) 西藏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四年間,每三個(ge) 月,旦增桑格就會(hui) 收到政策補助資金,這些資金解決(jue) 了他的學費、生活費和其他相關(guan) 費用,使他能夠安心學習(xi) 。去年7月,旦增桑格以優(you) 異成績畢業(ye) ,對於(yu) 黨(dang) 和政府的扶持,旦增桑格銘記於(yu) 心:“作為(wei) 一名建檔立卡高校畢業(ye) 生,在讀大學期間,我享受到了國家的政策資助,每年都能領到18000元的補助,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也使我順利完成了學業(ye) 。現在,我正在準備區外公務員的麵試,非常感謝黨(dang) 和政府,我會(hui) 繼續努力,回報社會(hui) 。”
教育精準扶貧,不讓一個(ge) 孩子因貧失學。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市持續推進十五年免費教育,認真落實國家“三包”政策和義(yi) 務教育階段營養(yang) 改善計劃,受益學生11.75萬(wan) 人;出台建檔立卡大學生資助辦法,全額資助學費、住宿費、書(shu) 本費,並按照每年3000元補助生活費,切實減輕貧困家庭教育負擔;認真開展控輟保學行動,建立0至15周歲適齡兒(er) 童數據庫,對就學情況實施動態監管,針對不適宜在學校就讀的學生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確保每一名適齡少年兒(er) 童不因貧輟學失學。
社會(hui) 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製度安排,我市積極做好社會(hui) 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築牢脫貧攻堅的最後一道防線;“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我市積極推進教育扶貧工作,斬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為(wei) 貧困家庭立起了“頂梁柱”。“補短板”“救急難”“兜底線”,貧困人口醫療、教育得到了保障,在脫貧攻堅路上,堅決(jue) 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十三五”以來西藏建成各類城鎮保障房23萬套
“十三五”以來,西藏共建成各類城鎮保障性住房23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及設施配套13萬套,完成1836個村莊規劃,改造戶用廁所27萬間。[詳細] -
易地扶貧搬遷搬出新生活——拉薩市柳梧新區康樂安居扶貧搬遷安置點見聞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搬遷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讓深度貧困群眾脫離了窮山窩,生活有了新的盼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