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脫貧群眾的安居與樂業——拉薩市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1-01-27 10:11:00來源: 拉薩日報

  一月,拉薩氣溫很低,但在位於(yu) 堆龍德慶區古榮鎮的有機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基地裏卻春色滿園,康乃馨、向日葵、香水百合或含苞待放,或花枝招展。在種植康乃馨的溫室大棚裏,旦增次旦正趁著晴朗的午間給花打杈。2018年7月,旦增次旦從(cong)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作物生產(chan) 技術專(zhuan) 業(ye) 畢業(ye) ,之後通過應聘,來到堆龍德慶區有機蔬菜、瓜果花卉種植基地工作。能夠剛畢業(ye) 就找到一份與(yu) 自己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工作,旦增次旦很滿意:“這裏工資待遇挺好,自己所學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也能用的上。我現在每個(ge) 月交完‘五險一金’後還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緊緊圍繞“一核兩(liang) 帶、三區三園、六溝多點”的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布局及發展戰略,依托資源優(you) 勢,以農(nong) 林產(chan) 品種植銷售、倉(cang) 儲(chu) 、休閑觀光農(nong) 業(ye) 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積極發展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致力於(yu) 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實現了企業(ye) 、農(nong) 民、市場和社會(hui) 共贏的格局。

  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的壯大使大學生旦增次旦實現了就業(ye) ,也使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益西旺堆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

  即將60歲的益西旺堆家住德慶鎮德慶村4組,隨著年齡的增大,益西旺堆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四年前,益西旺堆來到位於(yu) 德慶鎮的堆龍德慶區藏藥材種植基地,在這裏,他學會(hui) 了種植藏藥材,學會(hui) 了修理一些設施,成為(wei) 了園區的“能手”。“我的主要工作是修電、修換水管等,主要種植藏紅花等三四種藥草。工資會(hui) 按時發放,對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很有幫助。”益西旺堆高興(xing) 地說。

  產(chan) 業(ye) 扶貧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

  拉薩市從(cong) 實際出發,因地製宜找準發展路子,根據區位條件、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基礎,正確處理好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能幹會(hui) 幹的關(guan) 係,選擇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產(chan) 業(ye) 。把扶貧項目與(yu) 貧困地區的實際和貧困群眾(zhong) 意願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套既能實現脫貧致富,又能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產(chan) 業(ye) 模式,提高了貧困群眾(zhong) 脫貧持續性和穩定性。通過產(chan) 業(ye) 項目入股分紅、吸納就業(ye) 等方式,輻射帶動3.7萬(wan) 人增收。加大轉移就業(ye) 培訓力度,1.24萬(wan) 名建檔立卡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通過舉(ju) 辦招聘會(hui) 、成立勞務派遣機構提高就業(ye) 規模化程度、東(dong) 西部協作等方式,近1.3萬(wan) 名建檔立卡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ye) ,人均月工資達2500元以上。

  產(chan) 業(ye) 扶貧解決(jue) 了“發展什麽(me) ”“怎麽(me) 發展”等問題,搬遷扶貧則解決(jue) 了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問題。搬遷前,格桑次仁一家住在達孜區唐嘎鄉(xiang) 洛普村9組,因腿有殘疾,格桑次仁無法外出打工,隻靠放牧的微薄收入無法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手裏掌握的製作家具技藝也無用武之地。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下,2018年5月,納入建檔立卡戶的格桑次仁一家搬到了唐嘎村扶貧安置點,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不僅(jin) 如此,靠著領到的補助資金、項目分紅,格桑次仁有了創業(ye) 資金,在鄉(xiang) 政府附近開了一家家具店,靠著自己的手藝有了可觀的收入。

  格桑次仁說:“扶貧搬遷後,房子寬敞明亮,衣食住行都沒有問題。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我從(cong) 銀行貸了款,開了家具店,生意也不錯。”

  如今,僅(jin) 僅(jin) 是家具店就為(wei) 格桑次仁一家年增收六、七萬(wan) 元,孩子們(men) 讀書(shu) 也享受著“三包”政策,越過越紅火的日子、牆上滿滿貼著的獎狀都成為(wei) 了這個(ge) 家努力奮鬥的動力。

  格桑次仁的女兒(er) 卓瑪說:“我現在就讀於(yu)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兩(liang) 個(ge) 妹妹分別在讀小學和中學,因為(wei) 國家的‘三包’政策,減輕了我們(men) 的家庭負擔,我們(men) 也不用因貧輟學,長大以後我一定會(hui) 努力報答社會(hui) 、報答國家。”

  達孜區唐嘎鄉(xiang) 唐嘎村扶貧安置點2018年5月迎來第一批搬遷群眾(zhong) ,目前共有90戶445名建檔立卡搬遷群眾(zhong) 。依托泰成乳業(ye) 、金麥穗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和村集體(ti) 經濟,搬遷群眾(zhong) 實現了每戶至少一名勞動力就業(ye) ,家家都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扶貧安置點成為(wei) 了搬遷群眾(zhong) 實實在在的家。

  唐嘎村集中安置點負責人格桑介紹說:“搬遷群眾(zhong) 每個(ge) 月開兩(liang) 次會(hui) ,一起討論衛生、交通安全等方麵的事情,每個(ge) 月做兩(liang) 次衛生清掃。老百姓樂(le) 意住這兒(er) ,因為(wei) 環境衛生幹淨,風景也很優(you) 美。實現就業(ye) 的250名群眾(zhong) ,有些在合作社就業(ye) ,有些在奶牛養(yang) 殖場就業(ye) ,還有些是在拉薩市就業(ye) ,每個(ge) 月都能拿到工資。”

  易地搬遷“挪窮窩”。針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建檔立卡群眾(zhong) ,拉薩市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2個(ge) ,堅持基礎設施與(yu) 公共服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現22979名群眾(zhong) 搬遷入住。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96個(ge) ,實現1戶至少1人以上穩定就業(ye) ,確保建檔立卡群眾(zhong) “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通過5年攻堅,拉薩市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動態清零、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兩(liang) 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度提升,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經濟社會(hui) 發展明顯加快,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了基礎。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