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讓村民吃上“旅遊飯”
塔巴村帕熱組掩映在距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以東(dong) 約2公裏處的群山之中,這裏平均海拔3800米,居住著92戶389人。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塔巴村帕熱組鋪設柏油道路、開展垃圾分類、發展植樹造林……環境變美了,旅遊業(ye) 也發展了起來,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吃上了“旅遊飯”。
走進塔巴村帕熱組,映入眼簾的是齊整幹淨的院落、寬敞的柏油馬路、清澈見底的河水,綠樹成蔭、鮮花遍地,村子裏還建設了公共浴室、健身場所、陶藝展示館……很難想象,3年前的這裏,群眾(zhong) 年人均收入僅(jin) 有9000元,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泥濘路,喝的是土井水。
近年來,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圍繞“全麵提升人居環境”,以塔巴村帕熱組為(wei) 示範點,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麵鋪開。
帕熱組擁有曆史悠久的塔巴陶瓷廠,主要製作茶罐、酒壺、油壺等陶瓷產(chan) 品,種類達40餘(yu) 種。2006年,塔巴村民間傳(chuan) 統陶技藝術被列為(wei) 第一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自村裏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後,村民居住環境大幅改善,生活質量穩步提升,鄉(xiang) 村旅遊發展紅火,年人均收入近2萬(wan) 元。
“從(cong) 前村裏道路很窄、坑坑窪窪,房前屋後堆著各種垃圾。現在不一樣了,村公路寬敞平順,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綠地越來越多,垃圾被分類裝進了垃圾箱,生活汙水進了排水溝,農(nong) 家肥有了集中的堆積點。”帕熱組村民邊巴欣喜地說。
記者了解到,邊巴家4口人,除了孩子,3個(ge) 大人都務農(nong) ,原先住的是土房,現在搬進了新房裏,雖然還種地,但農(nong) 閑時會(hui) 打點零工,做陶瓷賣給民宿和藏餐廳,還會(hui) 做點家居裝飾,增加家庭收入。夏天的時候,邊巴家幾乎每天都有遊客來家裏體(ti) 驗民俗,每月能獲得2400元的收入。“旅遊團過來,體(ti) 驗完我們(men) 的文化,還可以買(mai) 我們(men) 的陶瓷手工藝品和其他特色產(chan) 品。”邊巴說。
2018年以來,帕熱組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wei) 新農(nong) 村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從(cong) 鋪設柏油道路、美化院落圍牆、植樹種草綠化、生活汙水處理、建築生活垃圾清運、牲畜糞便集中堆放等多個(ge) 環節入手,打造“潔、綠、暢、美”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yu) 田地耕種,現在通過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夯實旅遊發展基礎,當地村民吃上了‘旅遊飯’,人均收入翻了一倍。如今,我們(men) 村年人均收入達到1.9萬(wan) 元左右,我們(men) 有信心將村民的年人均收入提升至3萬(wan) 元。” 塔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帕加滿懷信心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貢覺旦增:“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吃上‘旅遊飯’”
美麗的田園畫卷不僅讓遊客賞心悅目、樂不思蜀,更讓這裏的村民吃上了實實在在的“旅遊飯”。[詳細] -
高原美景讓群眾吃上“旅遊飯”
“我最喜歡巴鬆錯,站在湖心島上,看綠水環繞、薄霧朦朧,感覺和大自然真正融為一體了。”德央告訴記者,她已經來林芝很多次了,遊覽過不少當地美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