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西藏拉薩林周縣:六項舉措鞏固脫貧成果

發布時間:2021-02-05 11:07:00來源: 西藏日報

  為(wei) 鞏固脫貧成果,提升人民群眾(zhong) 幸福感,2020年,拉薩市林周縣自覺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打好脫貧攻堅戰。

  突出鞏固脫貧成果,按照“四個(ge) 不摘”的要求,在穩定脫貧基礎,完善出台《林周縣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製的實施意見》《林周縣幹部結對貧困戶實施方案》《林周縣幹部結對大學畢業(ye) 未就業(ye) 學生實施方案》等係列文件,進一步強化思想引導、能力引領、路徑引入,提高脫貧質量和成效。

  緊盯脫貧攻堅核心指標,采取“一核、二看、三幹、四算”四步法,進行拉網式對標,對貧困人口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實現農(nong) 村人口入戶排查率100%、群眾(zhong) 滿意率100%。圍繞“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標,以戶為(wei) 單位,製定收支明細表,鄉(xiang) 鎮每月對6戶32人脫貧不穩定戶、3戶5人邊緣戶動態監測並進行幫扶,逐戶算清農(nong) 戶“收支測算”核定,每季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進行跟蹤監測,及時掌握農(nong) 戶信息,錄入完整的檔資料。

  側(ce) 重防止懸崖效應,陸續出台《林周縣飼草料規模種植補貼實施方案》《林周縣三岩片區居民生活用電 補貼實施方案》《林周縣三岩片區57戶青稞補償(chang) 實施方案》等政策,對非建檔立卡群眾(zhong) 給予適當傾(qing) 斜照顧。在大學生資助、危房保障、生態崗位、就業(ye) 培訓、民政救助、產(chan) 業(ye) 幫扶、結對幫扶等方麵優(you) 先向非建檔立卡戶靠近,消除懸崖效應。

  大力構建金融扶貧格局,構建金融服務、信用評價(jia) 、風險防控、產(chan) 業(ye) 支撐四大金融扶貧體(ti) 係,對貧困戶開展小額信貸,解決(jue) “發展無望、致富無門”難題。建立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金融扶貧服務站點,圍繞農(nong) 戶信用評價(jia) 指標,戶戶確定信用等級,為(wei) 滿足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春耕備耕生產(chan) 生活資金需求,加大了信貸資金投放,有力地減少了疫情對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經營的影響,小額信貸已經成為(wei) 農(nong) 戶發展經營新模式,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新渠道。

  強化數據質量提升,按照“五步工作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再識別、再確認。每個(ge) 鄉(xiang) 鎮和村組安排固定2名信息錄入人員,並通過全覆蓋式走訪,宣傳(chuan) 扶貧政策,對脫貧需求及各項數據指標開展全方位的檢查,進一步提高數據精準度,實現對數據質量做到程序合理、底數清楚、群眾(zhong) 認可。

  著力激發內(nei) 生動力,結合“誌智”雙扶工作,在縣內(nei) 沿街設立21個(ge) 戶外廣告標語,在各搬遷點設立150條脫貧宣傳(chuan) 信息;在“林周之窗”微信公眾(zhong) 號上開通脫貧攻堅專(zhuan) 欄80餘(yu) 期,深入宣傳(chuan) 脫貧攻堅政策措施、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充分利用農(nong) 牧民夜校、脫貧政策宣講團等載體(ti) ,注重挖掘群眾(zhong) 身邊的先進典型360名,激發了全縣幹部群眾(zhong)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信心和決(jue) 心,使脫貧鞏固工作持續深入推進。

  此外,2020年,林周縣各鄉(xiang) 鎮共開展600餘(yu) 次農(nong) 牧民夜校,縣級組織開展全縣45個(ge) 行政村巡回政策宣講5次,受益群眾(zhong) 達15892人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