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加央措成:辦好合作社帶富一方人

發布時間:2021-03-30 10:21:00來源: 西藏日報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定,授予1981名同誌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稱號。其中,昌都市類烏(wu) 齊縣達多陽光建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加央措成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榮譽稱號。

  麵對這份榮譽,加央措成拿出的成績是:通過產(chan) 業(ye) 分紅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625人次,年人均增收3351.25元;通過承建項目,勞務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292人次,年人均增收5125元……

  而這一切,還要從(cong) 2012年加央措成的一個(ge) 信念說起。

  那一年,常年在外打拚的加央措成回到老家吉多鄉(xiang) 達孜村時,看到很多村民沒有工作,日子過得不富裕,加央措成希望自己能幫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

  隨後,加央措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村“兩(liang) 委”,並尋求支持。在吉多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和駐達孜村工作隊的鼓勵和啟發下,加央措成決(jue) 定成立一家合作社。

  “當時我看到其他地方的合作社辦得不錯,能較快實現增收,就下定決(jue) 心辦合作社幫助家鄉(xiang) 的貧困群眾(zhong) 。”說幹就幹,加央措成找到和自己一起奮鬥多年的好友土登,合計一起辦合作社。

  經過多番努力,加央措成聯係到村裏的江永郎卡、江多等5名村民,每人出資5萬(wan) 元,湊齊30萬(wan) 元,成立了達多陽光經濟合作社,在類烏(wu) 齊縣城開了一家鐵藝加工店和一家農(nong) 機具銷售兼維修店。

  由於(yu) 初創人員少,加上沒有管理經驗,合作社經營一度受挫。但加央措成本著“辦好一個(ge) 合作社,帶富一方群眾(zhong) ”的信念,麵對困難並沒有退縮。為(wei) 扭轉不利局麵,他把合夥(huo) 的村民送到類烏(wu) 齊縣城和昌都市區的培訓班,學習(xi) 銷售、管理知識。慢慢地,產(chan) 購銷有了專(zhuan) 業(ye) 人員,市場也有了起色。

  但在當時,不少村民仍在觀望。“以前沒聽說過什麽(me) 合作社,也不知道是不是騙人的,所以一直沒有加入的想法。”村民旦比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不高,讓加央措成一度為(wei) 之苦惱。最終,他隻得一家一戶上門做思想工作,給村民講合作社好處和發展潛力。值得慶幸的是,他的舉(ju) 動和誠意見到了成效。2014年,又吸納17戶家庭加入了合作社,入股170萬(wan) 元。隨著合作社規模越來越大,經過整合重組,又注冊(ce) 了類烏(wu) 齊縣達多陽光建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增加了糧油經銷部、機動車配件銷售部、五金加工部和汽車運輸部,經營範圍擴展成多項目經營。

  2015年,達多陽光經濟合作社承包經營了達多自然村240萬(wan) 元的溫室大棚建設項目。

  2018年,類烏(wu) 齊縣投入近4000萬(wan) 元,打造達孜苗圃基地。達多陽光經濟合作社作為(wei) 項目建設方,種植了33萬(wan) 株高雲(yun) 杉,並負責竹柏、多肉植物、發財樹、吊蘭(lan) 等育苗工作。

  2019年7月,合作社又投資200萬(wan) 元,成立了勞務派遣公司。短短一年就向外縣輸出勞力40多人次。

  ……

  合作社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一大批當地群眾(zhong) 走上了致富路。已脫貧的昂旺次紮便是其中受益者之一,“加入合作社之後,收入穩定,每個(ge) 月能拿6000元錢,日子過得很幸福。”

  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但加央措成始終沒有忘記幫助家鄉(xiang) 人的信念,逢年過節,總會(hui) 第一時間為(wei) 貧困戶、“五保戶”、孤兒(er) 送去棉被、米麵等生活物資和慰問金。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