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那曲市脫貧攻堅工作引領脫貧群眾邁上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1-05-18 09:37: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西藏那曲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精誠協作,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和“那曲精神”,攻堅克難,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目標任務,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奠定了堅實基礎。

  易地搬遷住新居

  “以前我們(men) 一家7口人住在40平方米的土坯房裏。現在沒花一分錢,就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還在搬遷點扶貧加工廠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收入。如果不是黨(dang) 和政府的幫扶,我這輩子都不可能享受到如今的好生活。” 搬進那曲市巴青縣集中搬遷安置點的新家,拉加的幸福溢於(yu) 言表,“住在縣城附近,柏油馬路通到家門口,出行方便,生活便捷,就醫、購物、孩子上學,全都不用愁。”

  那曲市扶貧辦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市規劃易地扶貧搬遷12654戶50335人,所有搬遷戶通過與(yu) 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和鄉(xiang) 村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實現了產(chan) 業(ye) 全覆蓋,累計實現產(chan) 業(ye) 增收1.3億(yi) 元;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wei) ”的原則,累計投入11.47億(yi) 元配套實施“水電路訊文教衛”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569個(ge) ,基本滿足搬遷群眾(zhong) 入住條件。

  如今的那曲,在最具有現代氣息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棟棟具有地域特色的安置房錯落有致,一條條硬化平坦的道路縱橫相連,一盞盞明亮的路燈矗立路邊,一家家繁忙的扶貧車間緊張運營。從(cong) 全市貧困到全麵小康,從(cong) 帳篷到樓房,從(cong) 放牧到務工,從(cong) 牧區到城鎮,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變成了現實。

  “扶智”“扶誌”顯實效

  申紮縣貧困戶強巴曾是整日混跡茶館酒吧、不學無術的“浪子”,通過誌智雙扶,轉變了思想觀念,學會(hui) 了汽修,在自身努力和政策扶持下,2020年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尼瑪縣吉瓦鄉(xiang) 貧困戶桑旦康珠自學漢語,組建施工隊,帶領20餘(yu) 人攬項目、找活幹,2018年實現純收入19萬(wan) 餘(yu) 元,2019年又在縣城投資14萬(wan) 元建起了洗車場,實現了從(cong) “打工妹”到“女老板”的華麗(li) 轉身;

  巴青縣拉西鎮貧困戶次仁瓊宗本著“日子再難也要讓孩子讀書(shu) ,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靠自己辛勤勞動,供養(yang) 出3個(ge) 大學生。

  在那曲,通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自身思想轉變走向脫貧致富路的事跡比比皆是。近年來,那曲市大力開展新舊西藏對比、“比學趕幫超”、移風易俗活動,教育引導群眾(zhong) 從(cong) 思想深處拔掉“窮根”、樹立主體(ti) 意識;發揮鄉(xiang) 鎮幹部、駐村工作隊、農(nong) 牧民宣講員力量,通過大喇叭、流動宣傳(chuan) 車、微信、抖音等方式對全市所有鄉(xiang) 鎮、村(居)持續開展脫貧攻堅政策、脫貧典型經常性宣傳(chuan) 教育,不斷強化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主體(ti) 地位和首創精神,明白幸福是雙手幹出來的,堅定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信心和決(jue) 心;把“我脫貧、我致富、我光榮”等活動納入“四講四愛”內(nei) 容,使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進一步在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開展“講好身邊脫貧故事”活動,進一步提升基層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果,有效激發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內(nei) 生動力;深化“引導宗教消費、助推脫貧攻堅”主題教育活動,麵向貧困群眾(zhong) 廣泛宣講黨(dang) 的惠民利民、脫貧攻堅和宗教政策,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在生產(chan) 生活上想出路、定規劃,組織開展“鍋莊比賽”“紅歌大家唱”等精神文化活動,有效激發了貧困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轉移就業(ye) 促增收

  旦巴是索縣江達鄉(xiang) 人,過去因缺乏技能,致富門路受限,2015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多虧(kui) 黨(dang) 的各項惠民政策,我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為(wei) 了讓旦巴一家能完全拔掉“窮根”,縣、鄉(xiang) 兩(liang) 級黨(dang) 委、政府推薦旦巴到拉薩市接受裝載機駕駛技能培訓。培訓回來後,旦巴通過扶貧小額信貸購買(mai) 了一輛二手裝載機,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工作。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後,旦巴夫婦還在村裏開了一家藏餐館,並於(yu) 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如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近年來,那曲市正確處理好農(nong) 牧民城鎮就業(ye) 和就近就便、不離鄉(xiang) 不離土、能幹會(hui) 幹的關(guan) 係,通過技能培訓,再通過轉移就業(ye) ,把貧困人口推向市場,實現“憑本事吃飯、靠勤勞致富”;研究製定《那曲市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考核辦法(試行)》,進一步完善培訓補助資金、監督檢查、績效管理等製度,推進“互聯網+人社”信息化平台建設,拓展那曲人社手機APP功能,及時更新維護“一庫六冊(ce) ”,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確保了全市貧困勞動力就業(ye) 、技能培訓等信息數據的精準可靠;加大貧困人口職業(ye) 教育力度,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培訓4.4萬(wan) 人次,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ye) 16.51萬(wan) 人次,增收16.35億(yi) 餘(yu) 元。

  那曲市委書(shu) 記敖劉全介紹說,當前,那曲市正嚴(yan) 格按照“四個(ge) 不摘”要求,持續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特別是做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做到不脫鉤、不脫節、不斷檔,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紮實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