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央吉:展巾幗風采 樹時代新風
“我們(men) 書(shu) 記是社區裏的‘百事通’。在社區‘雙聯戶’茶館,書(shu) 記和工作人員一起煮甜茶、做藏麵、打掃衛生,她還經常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巡邏、一起值班。在遇到鄰裏矛盾、家庭糾紛等問題時,書(shu) 記還是一名優(you) 秀的調解員,在社區婦女手工編織點她可以瞬間變身為(wei) 心靈手巧的編織員。在我的印象裏沒有書(shu) 記做不了的事,書(shu) 記在社區當了20多年的‘管家’,在社區裏隻要一提起次旦央吉,大家都會(hui) 豎起大拇指,稱她是為(wei) 民辦實事的好書(shu) 記。”社區居民朗傑說。
次旦央吉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拉薩人,她從(cong) 小在木如社區裏長大,社區裏的一磚一瓦都是次旦央吉人生記憶的拚圖。
1996年,為(wei) 幫扶社區殘疾人實現就業(ye) ,拉薩市城關(guan) 區木如社區居委會(hui) 開辦了第一家自營茶館,32歲的次旦央吉在社區居民的推薦下成為(wei) 了茶館的管理人員。2005年,茶館因故暫停營業(ye) ,居委會(hui) 領導將工作能力突出的次旦央吉吸納為(wei) 居委會(hui) 民政助理員兼出納。次旦央吉曾任社區出納、副主任、副書(shu) 記、主任等職,2013年,通過社區公開投票選舉(ju) ,次旦央吉正式擔任木如社區居委會(hui) 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2015年,次旦央吉聽聞拉薩市婦聯計劃啟動婦女編織試點工作,立即與(yu) 市婦聯取得聯係,通過申請將木如社區設立為(wei) 首批婦女手工編織點。最初,社區隻有30名婦女報名參加手工編織,城關(guan) 區婦聯專(zhuan) 門派遣專(zhuan) 業(ye) 老師到社區開展了為(wei) 期一個(ge) 多月的培訓。參訓婦女很快便掌握了編織技巧,產(chan) 品有了,怎樣才能將產(chan) 品推入市場,又成了次旦央吉最擔心的事情。通過多方溝通協調,在拉薩市婦聯的積極幫助下,次旦央吉最終聯係到了一家合適的合作商,產(chan) 品銷路問題得到徹底解決(jue) 。
木如社區婦女手工編織點為(wei) 社區婦女帶來了新的工作機會(hui) 和創收渠道,她們(men) 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編織著屬於(yu) 她們(men) 的幸福生活。“當時書(shu) 記不辭辛苦聯係到了合作商,把我們(men) 都高興(xing) 壞了,不用擔心產(chan) 品的銷路,我們(men) 工作的動力也更強了。現在,我每個(ge) 月能編織7至8條毛毯,最多的時候一個(ge) 月能賺5000元,我有信心在未來的日子裏賺到更多錢。”社區手工編織點工作人員拉姆說。
木如社區管轄範圍寬,人員流動性強,管理壓力大。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已發展成為(wei) 了一個(ge) 擁有53座大院、864戶人家的大社區。漫步在木如社區的街頭巷尾,“平安大院”“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大院”等一個(ge) 個(ge) 榮譽都是社區發展的見證,書(shu) 寫(xie) 著“仁義(yi) 禮智信”的故事,生活在社區裏的居民群眾(zhong) 既幸福又舒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免費為搬遷群眾風濕病患者集中療養
圍繞“精準扶貧風濕病患者集中康複治療”的功能定位,實施“溫泉+藏醫物理療養+臨床研究”的運營思路,充分發揮高原風濕病研究治療基地的積極作用。[詳細] -
拉薩市駐村工作:用腳步丈量民情 用實幹贏得民心
今年,拉薩市從市縣鄉三級選派1378名幹部到287個村(社區)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員、村級組織專幹,實現幹部駐村全覆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