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白瑪卓瑪:“好日子要靠勤勞雙手幹出來”

發布時間:2021-06-15 10:14:00來源: 西藏日報

  “來一碗藏麵”“再來一碗牛肉湯泡飯”“兩(liang) 份藏麵打包帶走”……

  由於(yu) 飯菜味道好、服務周到,白瑪卓瑪的藏餐館生意一直都很好。

  今年45歲的白瑪卓瑪是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克麥社區2組村民,近年來,她和愛人索朗告別之前的打工生活,開了家藏餐館,當起店家,過上了好日子。

  索朗是個(ge) 悟性很高的人,好學的他,能炒一手好菜。起初,夫妻二人外出務工,掙來的錢,足夠一家人開銷,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家裏的開銷也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收入漸漸不夠用了。正當夫妻倆(lia) 發愁之際,白瑪卓瑪想到了利用丈夫做一手好菜的手藝,開一家藏餐館。

  說幹就幹,經過前前後後的張羅,白瑪卓瑪夫妻倆(lia) 的藏餐館終於(yu) 開張了。雖然餐館剛開業(ye) ,但是他家的牛肉湯泡飯作為(wei) 特色餐,在周邊“一炮打響”,深受客人青睞,慕名而來的客人絡繹不絕,這更加堅定了白瑪卓瑪靠勤勞雙手改變生活狀況的信念。

  “好日子要靠勤勞雙手幹出來,看著身邊一些熟悉的人,通過自己開店提高了收入,過上了好生活,我很羨慕。現在,我也跟他們(men) 一樣了,靠勤勞致富增收的感覺真好。”白瑪卓瑪說,“創業(ye) 剛開始很難,沒有經驗、人手不夠,全部都要靠自己摸索,但開弓沒有回頭箭,隻能硬著頭皮往下幹。富裕的生活光靠想,是想不來、盼不來的,隻有勤勞努力才能致富增收。”

  心懷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白瑪卓瑪夫妻倆(lia) 細心經營、熱情服務。索朗把訂餐電話設置成自己的手機號,隻要顧客有需要,整個(ge) 山南市區範圍內(nei) ,索朗會(hui) 極力做到第一時間送餐。由於(yu) 飯菜口味獨特,服務耐心周到,慢慢地,夫妻倆(lia) 的藏餐館在顧客中有了不錯的口碑。

  2017年,白瑪卓瑪夫妻倆(lia) 對店麵進行了擴張。擴大經營規模後,需要增加人手,白瑪卓瑪想到了同社區的紮西平措。“紮西平措媽媽早逝,爸爸又不務正業(ye) ,還有一個(ge) 幼小的弟弟需要靠他撫養(yang) 。可是,他自己又沒有技術,沒有穩定的收入,日子過得非常拮據,我想幫幫他。”白瑪卓瑪說,“兩(liang) 年的功夫,他跟索朗學會(hui) 了廚藝,現在已經能獨當一麵了,月工資提高到了6500元。這樣的收入讓他家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

  紮西平措告訴記者:“這兩(liang) 年,我裝修了房子,考了駕照,接下來,還準備買(mai) 一輛汽車改善生活。這些,多虧(kui) 了白瑪卓瑪一家的幫助。”

  “幸福的日子是怎麽(me) 來的?我覺得,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我們(men) 會(hui) 好好努力,再接再厲,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白瑪卓瑪說,“這些年來,我們(men) 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致富增收,翻修了房子,購買(mai) 了私家車。下一步,我們(men) 還準備在市裏買(mai) 一套房子呢!”

  記者發現,在克麥社區,許多村民在白瑪卓瑪一家的帶動下,過上了增收致富的好日子。目前,該社區有10餘(yu) 戶村民紛紛加入到了開茶館、商店的行列。

  米瑪家以前是社區的貧困戶,現在他通過社區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在山南市區裏開了一家網吧。通過辛勤的努力,如今,他在老家蓋上了新房。今年,他又在山南市區開了一家小型的兒(er) 童樂(le) 園,進一步拓寬了收入來源。他說:“白瑪卓瑪是我們(men) 社區第一批走出去的人,她的成功,讓我們(men) 看見了機會(hui) 。她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我們(men) 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能不能致富增收,在於(yu) 肯不肯付出肯不肯努力。隻要勤勞肯幹,就能走上增收致富路,就能過上紅紅火火的好日子。”白瑪卓瑪堅定地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