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林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打造旅遊服務中心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推動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是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4月底,位於(yu)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唐古鄉(xiang) 的江蘇援藏年度重點項目唐古旅遊服務中心正式投用。該項目有效利用當地優(you) 勢資源,因地製宜,打造適合當地發展的“旅遊+”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繼續走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和廣大遊客提供了別樣的旅遊休閑新體(ti) 驗。
唐古鄉(xiang) 位於(yu) 林周縣最北部,隨著新公路的開通,從(cong) 拉薩市區駕車到唐古鄉(xiang) 所需時間由過去的四五個(ge) 小時,縮短至現在的兩(liang) 個(ge) 多小時。這裏有縱橫交織的561國道和303省道,是連接拉薩北部熱點旅遊目的地的交通樞紐;占地7463公頃的熱振國家森林公園、連綿30公裏的熱振河穀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我市旅遊環線上一道獨特絢麗(li) 多姿的風景線。
為(wei) 助力文化與(yu) 旅遊融合發展,探索集餐飲、住宿、旅遊服務谘詢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旅遊產(chan) 業(ye) ,今年4月,由江蘇援藏資金專(zhuan) 項投入2000萬(wan) 元建設的唐古旅遊服務中心投用。
唐古旅遊服務中心占地麵積近17畝(mu) ,毗鄰熱振國家森林公園,擁有完善的遊客谘詢、餐飲住宿、商品展銷、高原保健、停車駐泊等配套服務設施,不僅(jin) 是當地乃至林周縣旅遊基礎設施的一項重大建設成果,更是蘇州援藏項目在設計運營領域的一次重要創新實踐。
“我們(men) 專(zhuan) 門自駕來欣賞林周優(you) 美的風景,唐古旅遊服務中心建設得非常好,酒店住宿環境好、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也很熱情,給了我們(men) 非常不錯的體(ti) 驗。”遊客張淩說。
唐古旅遊服務中心酒店為(wei) 中小型精品酒店,住宿區有30間客房,餐飲區可容納50多人同時就餐,該項目交由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團隊運營,實現了林周境內(nei) 精品酒店“零”的突破,更成功開創了援藏項目投資建設、專(zhuan) 業(ye) 團隊輕資產(chan) 運營的嶄新模式,使當地接待能力和服務標準大幅提升。目前,該酒店吸納了4名大學生加入管理團隊,3名本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從(cong) 事服務保障工作,後期,還將吸納8名農(nong) 牧民就近就業(ye) 增收。
加措2016年畢業(ye) 於(yu) 山東(dong) 大學旅遊管理專(zhuan) 業(ye) ,2018年開始從(cong) 事酒店管理相關(guan) 工作,如今是平措康桑酒店(唐古店)經理,每月工資近7000元。“我很喜歡與(yu) 旅遊相關(guan) 的工作,我會(hui) 把在學校裏學到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從(cong) 事旅遊行業(ye) 時學到的管理經驗很好地運用到現在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為(wei) 林周縣旅遊業(ye) 的發展貢獻力量。”加措說。
目前,唐古旅遊服務中心項目一期已經全部啟用,項目二期已完工,將於(yu) 近期啟用。對於(yu) 唐古旅遊服務中心未來發展,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幹部、林周縣副縣長查焱向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目前該中心客源主要為(wei) 自駕遊遊客以及小團隊遊客,酒店和餐飲每日營銷約6500元,期望後期日營收至少能夠達到10000元,也就是一個(ge) 月至少有30萬(wan) 元收入。通過不斷發展,將為(wei) 林周縣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助力打造“拉北環線”精品旅遊線路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除了旅遊服務中心,我們(men) 還將在靠近核心旅遊點的位置打造藏式民宿,並在民宿周邊河穀地帶打造林卡經濟集中片區,吸引不同層次、不同喜好的遊客來唐古旅遊觀光。”查焱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熱土·山南】非遺“澤貼爾”助力群眾脫貧致富
嘩嘰是藏族手工生產的最高級的羊毛織品,由於其生產技術難度最大、麵料最柔軟精細、做工最為複雜,最初隻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詳細] -
日喀則聶拉木縣各駐村工作隊:鞏固脫貧成果力促鄉村振興
輪換以來,聶拉木縣各駐村工作隊始終堅持以黨建為抓手,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詳細] -
闊步小康路 幸福滿高原——阿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16—2020年,全地區累計舉辦各類農牧民技能培訓班486期21532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8275人次;培訓後實現就業8562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578人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