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減貧脫貧 交通先行——各界人士共話可持續交通與消除貧困

發布時間:2021-10-18 10:36:00來源: 西藏日報

  交通在全球消除貧困中扮演什麽(me) 角色、疫情下如何鞏固減貧脫貧成果……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hui) 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ju) 行,“消除貧困”成為(wei) 各方屢屢提及的關(guan) 鍵詞。

  消除貧困是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其列為(wei) 首要目標。交通將在消除貧困中發揮關(guan) 鍵性作用,是與(yu) 會(hui) 人士普遍的共識。

  “中國建設可持續交通的經驗值得借鑒,特別是在通過交通發展助力減貧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劉振民表示,這是聯合國選擇將中國作為(wei) 大會(hui) 承辦方的原因之一。他希望通過此次大會(hui) ,中國能與(yu) 其他國家分享經驗,助力區域性或國際性的可持續交通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建設可靠和可負擔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減貧脫貧中起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說,中國政府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nong) 村路”為(wei) 牽引,積極推進貧困地區建設外通內(nei) 聯、通村暢鄉(xiang) 、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大力提升城鄉(xiang) 客貨運輸服務水平,為(wei) 貧困地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的農(nong) 村公路總裏程已超420萬(wan) 公裏,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通硬化路、通客車,農(nong) 村全部鄉(xiang) 鎮建有郵政局所,建製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農(nong) 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道路通,則百業(ye) 興(xing)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院長石寶林介紹,根據貧困地區不同的發展特點,中國交通主動融合特色產(chan) 業(ye) 、電商、文化旅遊等,探索出“交通+”發展模式,有效帶動了種養(yang) 業(ye) 、農(nong) 村電商、鄉(xiang) 村旅遊等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貧困地區群眾(zhong) 打開了脫貧致富的大門,也為(wei) 全球減貧脫貧事業(ye) 貢獻了中國智慧。

  “以農(nong) 業(ye) 為(wei) 例,很多研究都證明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能夠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地和市場的聯通,從(cong) 而改善農(nong) 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首席科學家伊斯瑪罕·埃洛阿菲說。

  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交通運輸尚未實現“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目標。“全球很多農(nong) 村地區仍然沒有良好的交通運輸環境,沒有辦法享受到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務。”亞(ya) 洲開發銀行交通運輸業(ye) 集團首席執行官詹姆斯·萊瑟說。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給全球減貧脫貧帶來巨大挑戰。數據顯示,疫情導致全球在消除貧困方麵倒退數年,有些國家或地區甚至倒退十年,目前已經使近1億(yi) 人陷入極端貧困。

  如何鞏固減貧脫貧成果?李小鵬表示,中國交通積極應對疫情挑戰,堅持“一斷三不斷”,即阻斷病毒傳(chuan) 播渠道,保障交通網絡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為(wei) 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chan) 提供了有力支撐,鞏固了減貧脫貧成果。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麵對挑戰,劉振民認為(wei) 各方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決(jue) 心,製定並實施更多支持貧困地區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的政策,充分發揮交通運輸支持經濟複蘇的重要作用。

  李小鵬倡議,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養(yang) 護和運營,推動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向偏遠地區延伸、向貧困居民覆蓋,提高城鄉(xiang) 交通運輸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讓貧困地區因路而興(xing) 、因路而富、因路而美。同時,推進全球交通合作,為(wei) 全球經濟複蘇打好基礎、做好服務、當好先行等。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