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共謀助力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ye) 在246個(ge) 定點幫扶縣直接投入幫扶資金75.95億(yi) 元,購買(mai) 和幫助銷售脫貧地區農(nong) 產(chan) 品33.5億(yi) 元,培訓基層幹部和各類技術人員10.15萬(wan) 名,幫助脫貧人口轉移就業(ye) 1.23萬(wan) 人,有力幫助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打牢基礎,鞏固成果。
這是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hui) 責任局副局長張曉紅16日在成都舉(ju) 辦的第六屆安仁論壇上介紹的。本屆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來自政企學研等多方業(ye) 內(nei) 人士,共同探討可持續發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張曉紅介紹,下一階段央企將繼續加大幫扶資源的投入,開展產(chan) 業(ye) 幫扶、就業(ye) 幫扶、治理幫扶、消費幫扶和救助幫扶。
“我國廣大農(nong) 村擁有豐(feng) 富的經濟、文化和生態資源,是中央企業(ye) 拓展發展空間的一方沃土。”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社會(hui) 幫扶司司長李富君建議,中央企業(ye) 要堅持做好定點幫扶工作,發揮在產(chan) 業(ye) 開發方麵的優(you) 勢,積極參與(yu)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種養(yang) 業(ye) ,推進鄉(xiang) 村文旅康養(yang) 和休閑農(nong) 業(ye) ,強化消費幫扶,支持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建設,推動縣域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拓展中央企業(ye) 自身發展空間,實現互利雙贏。
部分央企代表在分論壇上分享了各自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的經驗與(yu) 階段性成果。華僑(qiao) 城集團創新“文旅融合+美麗(l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幫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發展模式,推動一批美麗(li) 鄉(xiang) 村在全國落地;中國石化發布“中國石化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計劃”;國家電網加快新型電力係統建設,優(you) 化農(nong) 村供電服務;中儲(chu) 糧集團通過儲(chu) 備糧購銷輪換和政策性糧食收儲(chu) 等,走出特色幫扶之路……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一個(ge) 曆史性任務,是鄉(xiang) 村的全麵振興(xing)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史育龍建議,未來政策著力點要放在促進城鄉(xiang) 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協同推進縣域城鎮化、豐(feng) 富鄉(xiang) 村經濟業(ye) 態等方麵。
本屆論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國務院參事室指導,中華文化促進會(hui) 、華僑(qiao) 城集團聯合主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減貧脫貧 交通先行——各界人士共話可持續交通與消除貧困
中國建設可持續交通的經驗值得借鑒,特別是在通過交通發展助力減貧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詳細] -
守好高原生靈草木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5個市地、3個縣(區)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累計命名自治區生態縣22個、生態鄉鎮269個、生態村3087個,隆子縣成功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