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星光不負趕路人

發布時間:2021-12-23 11:25: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婁旭峰(右)在施工現場教徒弟看圖紙。 記者 李梅英 攝

  “每個(ge) 人心裏都有一粒理想的種子,而我,選擇用勤奮澆灌它。”

  這是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黨(dang) 員婁旭峰人生的真實寫(xie) 照。從(cong) 鐵道工程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應聘到水電基礎局以來,婁旭峰堅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從(cong) 一個(ge) 非專(zhuan) 業(ye) 生成長為(wei) 如今獨當一麵的技術骨幹。

  “幹工程這些年,他是我帶的底子最薄弱,但卻是最刻苦、最努力的一個(ge) 徒弟。”這是時任深圳大亞(ya) 灣核電站嶺奧二期防滲牆工程部主任的王海波對婁旭峰的評價(jia) 。

  2005年,剛畢業(ye) 的婁旭峰應聘到深圳大亞(ya) 灣核電站嶺奧二期防滲牆工程部,從(cong) 什麽(me) 都不會(hui) 到慢慢地適應工作,再到成為(wei) 能獨當一麵的一方主幹,他用了8年時間。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奮努力,是他成長的基石。

  2014年11月,國家“十三五”規劃之一的重點水利工程西藏雅礱水庫開工。婁旭峰被調任擔任該項目的副總工。

  婁旭峰的辦公桌上擺放了有二十多本已經泛黃的各種水利水電施工標準和施工工藝書(shu) 籍。然而,這些早已熟讀多遍的行業(ye) 書(shu) 籍還不足以解決(jue) 雅礱水庫工程所麵臨(lin) 的施工困難。一些因高原特殊地理和氣候產(chan) 生的施工難題,在國內(nei) 還沒有先例,無從(cong) 借鑒。

  西藏雅礱水庫工程地處海拔4130米的雪域高原,空氣稀薄,氣候幹燥,晝夜溫差大,多有風沙冰雹,雨季3個(ge) 月,冬季時間長達4個(ge) 多月,這一係列客觀存在的惡劣自然環境,給工程施工和按期完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瀝青混凝土心牆是大壩最關(guan) 鍵、最核心的施工部位,直接影響到大壩建成蓄水後是否滲漏。行業(ye) 施工標準對此有嚴(yan) 格要求:瀝青混凝土鋪設的溫度不能低於(yu) 零下5攝氏度,施工中風力不宜高於(yu) 4級,不允許在雨水中施工,下層瀝青混凝土層的表層溫度不得低於(yu) 70攝氏度,單層鋪設厚度不能超過25厘米。

  顯然,按照這一標準,雅礱水庫工程每年可施工時間不足半年,根本無法保證按時完成施工任務。

  於(yu) 是,婁旭峰帶領技術團隊日夜奔波於(yu) 瀝青混凝土心牆鋪設現場和實驗場,經過一個(ge) 多月的試驗分析和研究設計,提出了高海拔寒冷地區瀝青混凝土心牆壩填築的溫度場及局部氣候營造方法。

  通過多次生產(chan) 試驗比對,采用提高瀝青混合料虛鋪厚度和振動碾噸位的方法改進施工工藝,充分利用高海拔地區陽光輻射熱能,組織開展冬季砂礫石大壩施工研究和瀝青混凝土防風沙等措施。

  他們(men) 首創的瀝青混凝土心牆施工溫控技術,能夠很好地控製出機口和入倉(cang) 溫度,確保層間熱傳(chuan) 遞,形成溫度場效應分布,保證填築溫度符合規範要求;創新的低風速聚溫施工環境營造方法,在瀝青混凝土心牆兩(liang) 側(ce) 鋪設壩殼料,形成減小風速的凹穀地帶,解決(jue) 風速大、降溫快、施工效率低的難題。

  經過一係列的創新和實踐,婁旭峰帶領的技術團隊解決(jue) 了高海拔地區惡劣自然環境影響施工周期和施工質量的問題,提高了工程進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以上各項技術成果創新,在隨後的西藏結巴水庫、卓於(yu) 水庫和拉洛水庫均得到了充分應用,為(wei) 助推工程順利進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為(wei) 國家節約了上千萬(wan) 元的成本。

  星光不負趕路人。曆經16年的學習(xi) 成長和9個(ge) 項目的工作實踐,婁旭峰在天津市科技成果登記7項成果,獲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6項、國家發明專(zhuan) 利7項,論文獲各類獎項16次,榮獲業(ye) 主和公司級及以上表彰13次。

  麵對這些成果和榮譽,婁旭峰坦言:“其實我隻看重技術成果是否能夠得到推廣和應用,是否能夠產(chan) 生經濟效益,是否能夠為(wei) 國家水利建設盡到一份力量。榮譽對我而言,隻是錦上添花,要幹好這份事業(ye)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