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廣袤高原繪就宜居宜業新篇章
壓題圖片:拉薩市雪景。記者 潘多 攝
冬日裏,阿裏地區瑪旁雍錯湖畔,藍天與(yu) 雪山映照大地,湖水碧藍,牛群悠閑地啃食著枯黃的草皮,一幅美麗(li) 的高原牧場景象,躍然跳動,令人心生向往。
過去一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政治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紮實落在行動上,西藏各級各部門共同努力,落實產(chan) 業(ye) 就業(ye) 幫扶、教育、醫保社保綜合保障等措施,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穩步推進。
有效銜接——
從(cong) 根本上消除返貧風險
“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村裏成立合作社,我們(men) 把土地都交給合作社管理了,合作社提供機械化耕、種、收一條龍服務,這樣,我們(men) 就可以騰出手來多掙點錢。”日喀則市薩迦縣扯休鄉(xiang) 加瓊村村民旺堆說。
2021年,自治區主要領導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脫貧攻堅政策體(ti) 係和工作機製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全區積極統籌整合財政涉農(nong) 資金153.82億(yi) 元,實施項目2126個(ge) 。
自治區相關(guan) 部門始終堅持嚴(yan) 標準、實舉(ju) 措,不斷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做到預防在前、幫扶到點,多措並舉(ju) 、群策群力,堅決(jue) 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識別監測對象6754戶28167人,已消除風險4583戶19122人。
在重點對象監測幫扶上出實招。緊盯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三類人員”,抓住精準識別、有效幫扶、風險消除“三個(ge) 關(guan) 鍵”,建立健全風險預警、分析研判、協調處置“三項機製”,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做到早預警、早識別、早監測、早幫扶、早消除風險,實現監測對象應納盡納、精準幫扶、動態清零。
在特殊群體(ti) 兜底保障上下實功。對有勞動能力的,堅持開發式幫扶方針,及時開展產(chan) 業(ye) 、就業(ye) 等幫扶,增強自我發展致富能力。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切實落實兜底保障政策。2021年,全區農(nong) 村低保標準從(cong) 每人每年4713元提高到5060元,集中供養(yang) 和農(nong) 村分散供養(yang) 的特困人員每人每年救助供養(yang) 標準分別提高1703元和520元,達到14916元、7590元。
在易地搬遷後續扶持上見實效。近年來,全區26.6萬(wan) 脫貧人口離土離鄉(xiang) 、易地搬遷。如何確保搬遷群眾(zhong) 住得下、穩得住、能融入、有就業(ye) 、可致富成為(wei) 相關(guan) 部門最緊迫的任務之一。為(wei) 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2021年,西藏安排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項目293個(ge) 、投入資金30.86億(yi) 元,建成配套產(chan) 業(ye) 2300個(ge) ,實現6.2萬(wan) 搬遷群眾(zhong) 就近就業(ye) 、8.29萬(wan) 人外出務工,全部隨遷子女就近入學,搬遷群眾(zhong) 醫保參保率、醫療服務簽約率均達100%。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區有超過37.9%的原建檔立卡戶享受過各級產(chan) 業(ye) 幫扶政策。
此外,2021年,全區繼續選派1.6萬(wan) 餘(yu) 名駐村幹部,6326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奮戰在12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各個(ge) 鄉(xiang) 村,為(wei) 落實鞏固銜接政治責任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四個(ge) 不摘”——
抓好脫貧成果鞏固拓展
近年來,西藏堅持“五級書(shu) 記”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錨定“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先後出台以《關(guan) 於(yu)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為(wei) 總綱,涵蓋產(chan) 業(ye) 就業(ye) 、項目資金管理、兜底保障等20多項銜接配套政策。全區市地、縣(區)逐級製定承接落實措施,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支撐架構,夯實了成果鞏固的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的堅實基礎。
學有所教上水平。為(wei) 嚴(yan) 防輟學新增反彈,持續鞏固控輟保學動態“清零”。教育“三包”標準年生均達4200元(不含營養(yang) 改善計劃),全年落實“三包”經費28.31億(yi) 元。全區重點向基層招錄教師2070人、培訓8.43萬(wan) 人次。投資12.6億(yi) 元改善義(yi) 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全區所有學校均接入教育雲(yun) 網,所有教室均配備多媒體(ti) 教學終端,偏遠山區學生也能享受到優(you) 質教育資源。
病有所醫大提升。立足實現“小病不出鄉(xiang) 、中病不出縣、大病不出區”目標,醫保普惠政策全覆蓋,特惠政策保重點。全麵實現參保人員統籌區內(nei) 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製結算”,跨省就醫異地結算開通。對重度殘疾人員、特困供養(yang) 人員、孤兒(er) 、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等人群醫保個(ge) 人繳費給予全額補貼,對脫貧群眾(zhong) 參保繳費給予定額補貼。低保對象、城鄉(xiang) 低收入人口政策範圍內(nei) 個(ge) 人自付醫療費救助比例分別達95%、90%。將“組團式”醫療援藏拓展到6市(地)13個(ge) 縣,組派104名醫療專(zhuan) 家,下沉優(you) 質醫療服務資源到基層群眾(zhong) 身邊。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2371個(ge) 、簽約200萬(wan) 人次。
住有所居新改善。建立農(nong) 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協調機製和動態監測機製,對全區48.1萬(wan) 戶農(nong) 村房屋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連續兩(liang) 年共計投入補助資金6.4億(yi) 元,重點實施農(nong) 村動態新增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項目,全麵消除農(nong) 村房屋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全區農(nong) 牧區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
飲水安全強保障。聚焦高寒牧區季節性供水難題,加大農(nong) 村飲水安全問題排查,全年投入1.51億(yi) 元維修養(yang) 護農(nong) 村供水工程4894處、受益群眾(zhong) 107.94萬(wan) 人。全區監測並及時消除臨(lin) 時供水反複問題人口35.07萬(wan) 人,其中脫貧人口7.55萬(wan) 人。
接力重心——
圍繞五大振興(xing) 開新局
2021年,西藏鄉(xiang) 村接待遊客近1061萬(wan) 人次,實現收入12.17億(yi) 元;
山南市紮囊縣“十小進農(nong) 家”“3355”工作法等鄉(xiang) 村治理模式深受群眾(zhong) 歡迎,作用明顯;
全區“五共五固”活動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在《全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情況通報》上刊發;
……
2021年,西藏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xing) ,堅持黨(dang) 建引領、規劃先行,分類實施、示範帶動,因地製宜、穩步推進,強化政策保障,統籌整合資金,切實做到“一盤棋、一體(ti) 化”推進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和農(nong) 村社會(hui) 事業(ye) 發展。
產(chan) 業(ye) 就業(ye) 強振興(xing) 。圍繞“四地一通道”,加快發展種養(yang) 業(ye) 、文化旅遊業(ye) 、民族手工業(ye) 等高原特色產(chan) 業(ye) ,完善利益聯結機製,加強幫扶項目資產(chan) 監管,實施扶貧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2082.5元。其中,人均生產(chan) 經營性收入3184.5元,占人均純收入的26.36%,同比增長31%;脫貧人口外出務工20.4萬(wan) 人,人均工資性收入6081.7元,占人均純收入的50.33%,同比增長16%。全區直接或間接參與(yu) 鄉(xiang) 村旅遊就業(ye) 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達8.6萬(wan) 人次,人均收入4300餘(yu) 元。
鄉(xiang) 村建設促振興(xing) 。安排資金20.48億(yi) 元,啟動實施10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建設。投資40.25億(yi) 元,實施823個(ge) 鄉(xiang) 村基礎設施項目。排查各類農(nong) 村戶用廁所27.8萬(wan) 座,完成改造4.66萬(wan) 座。邊境地區建設加快推進,624個(ge) 邊境小康村全部建成,啟動建設51個(ge) 抵邊村,規劃新建抵邊村120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穩邊固邊、興(xing) 邊富民成效顯著。
治理有效助振興(xing) 。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鑄牢,“五個(ge) 認同”“三個(ge) 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學前兒(er) 童、中小學生以及基層黨(dang) 組織中全麵推廣普及,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中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8.2萬(wan) 場次,全區社會(hui) 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麵穩定,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位居全國前列。村(社區)“兩(liang) 委”換屆順利完成,班子成員100%是黨(dang) 員的成果得到鞏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