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覺次仁:帶領鄉親們邁向鄉村振興的新勝利
新利平台訊 漫步在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吉讓社區,街道幹淨整潔、綠樹成蔭,街道兩(liang) 旁出租房、民宿整齊排列。當記者向居民詢問吉讓社區是如何變成這樣的,得到了一個(ge) 統一的答案:“我們(men) 有一個(ge) 好書(shu) 記——貢覺次仁。”
圖為(wei) 吉讓社區街道 攝影:王佳豪
貢覺次仁是土生土長的吉讓人,從(cong) 2015年開始擔任吉讓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2019年後改為(wei) 黨(dang) 委)書(shu) 記。在任的近八年時間裏,他帶領吉讓的群眾(zhong) 脫了貧摘了帽,現在又鉚足了勁頭,要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勝利。
圖為(wei) 貢覺次仁 攝影:王佳豪
“我沒怎麽(me) 讀過書(shu) ,普通話都不怎麽(me) 會(hui) 說,生怕帶領不好鄉(xiang) 親(qin) 們(men) 。”作為(wei) 一名堅定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貢覺次仁深知自身文化水平較低,沒有一定的知識,工作極難開展,為(wei) 此,他開始堅持每天看新聞了解時事,並通過利用互聯網、向村委會(hui) 借閱相關(guan) 政策文件進行學習(xi) 。學著學著,他成了“政策通”,還做了農(nong) 牧民宣講員。
“我先把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及黨(dang) 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都學會(hui) 弄懂,然後回來告訴鄉(xiang) 親(qin) 們(men) ,讓大家更加堅定地跟著黨(dang) 走。”貢覺次仁說。
曾經的吉讓社區到處都是砂石廠,過量的采砂雖然讓社區群眾(zhong) 有了不菲的收入,卻導致生態環境破壞嚴(yan) 重,吉讓社區附近的孔雀河畔“千瘡百孔”。
貢覺次仁堅定地說:“總書(shu) 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men) 要致富,但絕不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
普蘭(lan) 縣出台政策要關(guan) 閉砂石廠,進行環境整治。貢覺次仁帶領吉讓群眾(zhong) 迅速行動,把社區範圍內(nei) 的砂石廠全部停掉,在社區周邊大量植樹,恢複生態。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關(guan) 掉砂石廠後,大部分村民失去了收入來源,這該怎麽(me) 辦?貢覺次仁苦思冥想後終於(yu) 想到了個(ge) “妙招”:吉讓距離普蘭(lan) 縣縣城近,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外來務工和遊客都比較多,修建出租房和民宿絕對掙錢。
心中有了想法,貢覺次仁便立即開始行動,經過動員,利用村集體(ti) 經濟修建了130多個(ge) 門麵房,並建立了1個(ge) 小型的旅館。
圖為(wei) 吉讓社區旅館內(nei) 部 攝影:王佳豪
“現在我們(men) 正在將旅館進行擴建,我的設想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建立一個(ge) 民俗文化的展覽館,對在旅館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把這個(ge) 小旅館升級打造成具有吉讓特色的精品民宿,讓來普蘭(lan) 遊玩的遊客都知道我們(men) 吉讓的旅館,都來這裏住,這樣子一來大家的收入肯定能再翻上一番。”貢覺次仁說。
在2021年,普蘭(lan) 機場項目開工,貢覺次仁心中打起了算盤:群眾(zhong) 們(men) 增收的機會(hui) 又來了。他立即組織社區40多位卡車司機赴機場務工、組織50多台大型機械設備參與(yu) 機場建設,實現勞務創收200多萬(wan) 元,參與(yu) 機場務工人員人均增收5萬(wan) 以上。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大家更願意跟著貢覺次仁走了。
年輕人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力軍(jun) 也是後備力量,貢覺次仁極為(wei) 重視培養(yang) 年輕幹部。他說:“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kui) ,不能讓年輕人再走我的老路,能有學習(xi) 的機會(hui) 就讓他們(men) 去,多學習(xi) 總歸是有好處的。並且我有經驗,我可以傳(chuan) 授給他們(men) 。他們(men) 學了知識,還有我的經驗,我們(men) 吉讓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就後繼有人了。”
“貢覺次仁書(shu) 記一直以來對我們(men) 的言傳(chuan) 身教,讓我們(men) 受益匪淺,他不僅(jin) 要把現在的工作做好,還要把這種精神代代相傳(chuan) 。可以這樣說,有了貢覺次仁書(shu) 記,我們(men) 吉讓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談及和貢覺次仁一起工作的經曆,吉讓社區第一書(shu) 記瓊拉眼眶泛紅:“他家裏嚴(yan) 重缺乏勞動力,本身就比較困難,他在艱難的照顧家庭的同時,還能把社區的工作做得有條不紊,真的太不容易。”
圖為(wei) 貢覺次仁(左二)與(yu) 瓊拉(右一)在吉讓社區居委會(hui) 院內(nei) 交流工作 攝影:王佳豪
貢覺次仁說:“我自己就是吉讓人,建設家鄉(xiang) 義(yi) 不容辭。大家又這麽(me) 信任我,選舉(ju) 我做書(shu) 記,責任在肩上,不做好怎麽(me) 對得起大家。趁著現在還有精力,我一定要好好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致富奔小康,讓吉讓再變個(ge) 模樣。”(新利平台 記者/王佳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以人才振興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3月以來,那曲市各縣區開展“鄉村振興、那曲奮進”係列競賽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詳細] -
西藏“四好農村公路”:為農牧民帶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
林芝市米林縣派鎮的村民旺紮,選擇了依靠經營農村客運謀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