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高原土鄉山村蝶變:從貧困落後“荒山嶺”到依山傍水“幸福居”

發布時間:2022-05-24 10: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山上的苦日子要講給孩子們(men) 聽,幸福的生活要用雙手拚。”午後,在中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dong) 市互助土族自治縣,89歲的老黨(dang) 員李洪占在蔡家堡鄉(xiang) 後灣新村的文化長廊裏說。

  幾年前,他還在窮窩窩裏,吃不上水,路修不通。現在,易地搬遷,生活如畫,村上有集體(ti) 經濟了。“不僅(jin) 我們(men) 村有,村村都有。”老人說。

  一場大遷徙,改變了這個(ge) 山村數千人的命運,貧困落後的山村實現了從(cong) “荒山嶺”到依山傍水幸福安居的華麗(li) 蝶變。

  幾年前,行路難、上學難、吃水難、看病難、就業(ye) 難、娶妻難困擾著這裏的民眾(zhong) ,世代貧困如影隨形。

  從(cong) 2016年起,依托精準扶貧政策,鄉(xiang) 黨(dang) 委、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齊心協力,修鄉(xiang) 村公路,建新村新房,拓展產(chan) 業(ye) 鏈條。

  “當初搬遷我還給村幹部說我不想搬,年紀大了,沒有錢也沒勞動力,到新的地方沒辦法生活。”蔡家堡鄉(xiang) 上劉家村村民張玉梅回憶說,跟她一樣的村民還有兩(liang) 戶,鄉(xiang) 村兩(liang) 級政府得知他們(men) 的難處後,在原有的基礎上他們(men) 額外補貼了1萬(wan) 元,讓他們(men) 住進了新家。

  “麵對難啃的‘骨頭’,更要沉下身子,多想辦法,逐村攻克,逐戶銷號。”鄉(xiang) 黨(dang) 委喊著口號,用兩(liang) 年多的時間,讓9個(ge) 村1523戶4773人實施了整村易地搬遷。

  一時間,“土牆草頂壘空房,屋內(nei) 混居豬和羊”“石頭縫裏不出苗,熬幹汗水吃不飽”的窮苦歲月被拋進了曆史的塵埃裏。

  “一搬變百年”對於(yu) 搬遷民眾(zhong) 來說能否留得住是件大事。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讓村民盡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生活,當地黨(dang) 委政府也在想辦法。

  於(yu) 是,鄉(xiang) 黨(dang) 委成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dang) 總支,並投資690萬(wan) 打造集日常辦公、黨(dang) 務服務、教育管理、便民服務等10餘(yu) 個(ge) 功能區於(yu) 一體(ti) 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黨(dang) 群服務中心、便民集貿中心和15分鍾便民服務圈。

  “現在有了‘兩(liang) 心一圈’,我們(men) 老百姓辦什麽(me) 事也方便了許多,不會(hui) 的東(dong) 西還有人來教。”老黨(dang) 員李建業(ye) 說。

  如今新村裏給排水管網入農(nong) 戶家園,1523戶全部普及衛生廁所,實現了自來水入戶率100%,生活汙水處理率85%。天然氣管線入農(nong) 戶廚房,清潔能源普及率100%。通信光纖入農(nong) 戶桌台,寬帶覆蓋率96%。

  “搬遷以後,我去了西寧一家家政公司,當保潔員,一個(ge) 月能掙三四千!幹活也不累,心情特別好。”泉灣村村民李洪勇說。

  在蔡家堡鄉(xiang) ,和李洪勇一樣從(cong) 事保潔、月嫂等家政行業(ye) 的有45人,通過不斷優(you) 化家政從(cong) 業(ye) 人員技能,逐步實現勞動力從(cong) “賣力氣”到“憑技能”就業(ye) 的根本轉變。

  自從(cong) 搬遷之後,村裏引進了一家食品加工廠,村民們(men) 在廠裏流水線作業(ye) ,一個(ge) 月工資有3000元。蔡家堡鄉(xiang) 政府在上劉家村原有的蔬菜保鮮庫基礎上,新建了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扶貧車間1處,實現了村集體(ti) 、企業(ye) 、農(nong) 戶多方共贏。

  村民汪芬蘭(lan) 說:“以前早出晚歸,一天三四個(ge) 小時都在路上,有時還找不到活。現在,外出務工車接車送,村裏還有扶貧車間,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多年來,蔡家堡鄉(xiang) 培育的馬鈴薯聲名遠揚。因此,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積極扶持打造“北山洋芋”品牌,推廣馬鈴薯全膜覆蓋栽培技術,采取“支部領航、村民入股、合作經營”的模式,逐步形成馬鈴薯種植、窖藏、加工、銷售一站式服務。

  “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新家也是農(nong) 家樂(le) ,每天來吃飯的人還挺多,掙錢多了心裏當然踏實了。”搬遷村民劉治成說。如今,“易地搬遷+鄉(xiang) 村旅遊+農(nong) 家樂(le) ”的新路子,也讓搬遷民眾(zhong) 真正吃上了“定心丸”。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