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村強民富幸福來——黨建引領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久巴村振興之路

發布時間:2022-06-10 09:40:00來源: 西藏日報

  出林芝市區,沿318國道西行36公裏到達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久巴村,村級活動廣場上,“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藏漢雙語”巨幅金字標語熠熠生輝,村級活動場所辦公樓高大氣派,“黨(dang) 中央與(yu) 西藏各族人民心連心”的五代領導人巨幅畫像懸掛樓房正中。

  近年來,久巴村黨(dang) 支部按照“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善團結、會(hui) 發展,能致富、保穩定,遇事不糊塗、關(guan) 鍵時刻起作用”的要求,堅持黨(dang) 建強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村、民主治村、生態美村,全村人心思齊思進,闊步邁上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

  千方百計,帶領群眾(zhong) 發家致富

  過去,久巴村群眾(zhong) 收入主要來源就是靠砍伐林木、采挖鬆茸等林下資源,日子過得緊巴巴。

  2006年,村“兩(liang) 委”班子爭(zheng) 取到為(wei) 各家各戶建設沼氣池的項目,在沼氣池上建起20來平方米的小溫室。群眾(zhong) 買(mai) 來蘿卜、白菜等蔬菜種子撒上去,沒成想長勢良好。

  一班人乘勝追擊,砍竹子、買(mai) 薄膜、建大棚、購種子,利用村集體(ti) 閑置的1.7畝(mu) 田地試種果菜。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2007年春試種出草莓、冬瓜、大白菜等5個(ge) 品種的果蔬,獲得了8300多元的收益。

  2007年4月,村“兩(liang) 委”班子準備擴大草莓種植規模,但在租地過程中再次碰上難題。群眾(zhong) 把地看得比命還要重,加之沒技術不願擔風險,開了幾次村民大會(hui) 都沒有結果。動人以行者,其感必速。村“兩(liang) 委”班子承諾,願意租地的群眾(zhong) ,每年每畝(mu) 給予400斤的小麥補助。時任村委會(hui) 主任的多布傑率先把自家的4.8畝(mu) 地和姐姐家的4畝(mu) 地出租出來,3名黨(dang) 員帶頭響應,2008年5月,村集體(ti) 用首批租來的30畝(mu) 土地建成23座簡易溫室大棚,並將建好的大棚按造價(jia) 轉租給願意試種的群眾(zhong) 。

  2008年8月,村“兩(liang) 委”班子又爭(zheng) 取到7萬(wan) 元專(zhuan) 項資金支持,隨後,派多布傑與(yu) 技術人員到四川省雙流縣考察草莓種植,並把購買(mai) 的7萬(wan) 多株草莓苗免費發放給群眾(zhong) 試種並傳(chuan) 授種植技術。敢為(wei) 人先的9戶黨(dang) 員群眾(zhong) 試種後,大獲豐(feng) 收,戶均增收2.8萬(wan) 元,村集體(ti) 也按時向群眾(zhong) 兌(dui) 現了租地的麥子。

  村“兩(liang) 委”班子一諾千金,老百姓破蛹化蝶。2009年8月,久巴村草莓種植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吸納16戶貧困戶60多人參與(yu) ;2010年,久巴村實現每戶一座溫室大棚,戶均增收3萬(wan) 元;2021年,久巴村人均純收入突破2.5萬(wan) 元。

  精打細算,把錢花在刀刃上

  2013年初,新村建設正式開工,村集體(ti) 投資300多萬(wan) 元同步對村莊廣場、道路、停車場等進行硬化,還建設了糧油加工廠、車庫等附屬設施。

  村“兩(liang) 委”班子認為(wei)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姓黨(dang) ,是服務群眾(zhong) 的平台,隻有建好場所、做好服務,才能擔當起組織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和服務群眾(zhong) 的新時代重任,才能密切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才能讓群眾(zhong) 想來就來,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在政府投資50萬(wan) 元、搬遷補償(chang) 90萬(wan) 元的情況下,村“兩(liang) 委”班子又自籌資金40多萬(wan) 元,建成集便民服務大廳、黨(dang) 員活動室、婦聯之家、兒(er) 童之家、新舊西藏對比室、圖書(shu) 室、人民調解室、棋牌室和草莓合作社辦公室等為(wei) 一體(ti) 的750平方米的村標誌性建築。

  為(wei) 不耽誤生產(chan) ,村集體(ti) 搶抓時間,先期墊付資金30多萬(wan) 元對40多畝(mu) 荒地進行平整,又在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爭(zheng) 取專(zhuan) 項資金300多萬(wan) 元建設鋼架結構草莓大棚56座、農(nong) 田灌溉水渠1600米。大棚建成當年便實現良好收益,戶均增收近6萬(wan) 元。

  齊心協力,鄉(xiang) 村治理更有效

  在久巴,無煙酒。全村121名群眾(zhong) ,把講文明愛生活外化於(yu) 心、內(nei) 化於(yu) 行,抽煙喝酒的人占比不到2%。

  在久巴,無閑人。56名男女勞動力分工負責,10人在外跑運輸,8人在外開工程機械,其餘(yu) 人員管理溫室大棚、照顧家庭和村集體(ti) 茶館,常常忙得腳不沾地。

  在久巴,無糾紛。24字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文化長廊矗立村口,時時提醒;《村規民約》上牆多年來,無一人違反規定,無一人被罰款,人民調解室更是無人光顧。

  村莊要發展,核心在黨(dang) 建。久巴村黨(dang) 支部堅持黨(dang) 建帶團建、黨(dang) 建帶婦建、黨(dang) 建促經濟、黨(dang) 建保穩定、黨(dang) 建護團結、黨(dang) 建聚民心,讓黨(dang) 建之花開在每一處院落、每個(ge) 人心中。

  村民擁珠次成,父母親(qin) 於(yu) 幾年前先後去世。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布傑主動承擔起監護照顧之責,資助他學技術、幫助他介紹工作,還為(wei) 他爭(zheng) 取資金建起了近200平方米獨家獨院的新房。擁珠次成目前在多布傑親(qin) 戚家的一處工地開挖機,每年純收入近7萬(wan) 元。

  “下一步,我們(men) 將做大做強草莓育苗、銷售、加工‘一條龍’產(chan) 業(ye) ,發展櫻桃采摘園,打造農(nong) 家樂(le) 旅遊產(chan) 業(ye) ,使群眾(zhong) 更有幹頭、更有奔頭。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我們(men) 有信心走在前頭,讓城裏人羨慕我們(men) 的農(nong) 村生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布傑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