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山南市曲鬆縣曲鬆村同心協力共奮進 鄉村振興在眼前

發布時間:2022-12-06 10:44:00來源: 西藏日報

  山南市曲鬆縣曲鬆村是人口大村,也是民族團結進步村。近年來,特別是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活動開展以來,全村306戶1022名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積極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創建工作有條有理、有聲有色,續寫(xie) 了一個(ge) 個(ge) 動人的民族團結故事。

  “要想富,先種樹。”隨著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穩步推進,曲鬆村群眾(zhong) 不僅(jin) 收獲了富裕,還推動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創建工作紮實開展、穩步提升。2021年,該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9023元,穩步邁入了“富裕村”行列。特別是2021年,該村被評為(wei) 第六屆自治區文明村(鎮)後,村民群眾(zhong)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了。

  “不僅(jin) 是生活環境好了,我們(men) 的眼界也開闊了。”因為(wei) 經常與(yu) 村裏務工的漢族群眾(zhong) 打交道,以前連村子都不敢出的紮西群培變得思想更變通、更有闖勁了,他第一次走出村子,走上了“打工路”“致富路”。如今,他已從(cong) 建築“小工”變成了有資曆的“前輩”;工資也從(cong) 每月3000餘(yu) 元漲到了每月8000餘(yu) 元。他說:“以前,普通話我一句都不會(hui) 說,也不太願意和人打交道。現在,我不僅(jin) 敢說了,還經常在微信上和別人用普通話交流。”

  嚐到交往交流交融甜頭的曲鬆村村民,學習(xi) 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積極性更高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意識也更強了。為(wei) 了有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紮實開展,該村通過群眾(zhong) 現身說法的形式開展“講述我與(yu) 漢族及其他民族曾經的故事”等活動。

  “村裏目前有6戶漢藏通婚家庭。此外,還有很多漢族、回族商人在村裏做生意。”紮西群培告訴記者,“雖然各民族群眾(zhong) 的生活習(xi) 俗有差異,但大家相互關(guan) 心、互相幫助,相處得很融洽。”

  為(wei) 了讓外來群眾(zhong) 安心在曲鬆村發展,今年,該村把“聯絡服務親(qin) 情卡”張貼到了每一戶外來群眾(zhong) 的家門上。積極幫助外來的漢族、回族商戶解決(jue) 房屋租賃等方麵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了解過去的苦,才會(hui) 珍惜今天的甜。”近年來,曲鬆村充分利用村裏的“新舊對比促團結”教育基地,請村裏老人講述新西藏翻天覆地的變化。據統計,2022年,該村共開展“新舊對比促團結”教育活動4次、“我學習(xi) 、我進步”教育活動4期、“甜茶館裏話黨(dang) 恩”活動8次。“活動開展後,村裏講團結的人更多了、發展的勁頭更足了。”紮西群培說,“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我們(men) 對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上美好生活信心滿滿。”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曲鬆村民族團結進步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村黨(dang) 總支這個(ge) 堅強有力的“車頭”。一直以來,曲鬆村黨(dang) 總支堅持把黨(dang) 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創建工作的全麵領導放在首位,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確保每周舉(ju) 辦民族團結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集中培訓、模範村創建碰頭會(hui) 。

  同心協力共奮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眼前。如今,曲鬆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全村各族群眾(zhong) 正團結一心朝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踔厲奮發、闊步向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市金融機構三項服務措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林芝市中心支行指導林芝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履行“支付為民 支付便民”初心,主動出台實施利於施工建設企業、工地工人工資支付的金融服務措施,保障了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了林芝市用工市場平穩發展。[詳細]
  • 小鄉村裏的大變化

    產業扶持項目全方麵開展,政府投資建茶園,村民們辦起小型養殖、種植業,還派來專家到村裏進行技術指導。[詳細]
  • “釀”出美好幸福生活

    2021年12月,為幫助村民拓寬增收渠道,拉久西村“兩委”商量決定,在拉久西經濟林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建立青稞酒生產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