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山鄉大地湧熱潮——2023年開年推進鄉村振興一線觀察

發布時間:2023-01-05 15:10:00來源: 西藏日報

  回首2022,克服多重挑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持續深化;展望2023,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信號更加鮮明,舉(ju) 措更加精準。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新時代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任務。

  時光為(wei) 卷,奮鬥作筆。在希望的田野上,無數奮鬥者的火熱故事,匯成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闊答卷。

  產(chan) 業(ye) 高質高效:

  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增強競爭(zheng) 力

  進入冬季,貴州香蔥種植大戶汪福華往年的“冬閑”成了“冬忙”。

  應接不暇的客商電話,進進出出的運輸貨車……開年忙碌的場麵讓他找回了發展信心,“最近行情回暖,香蔥又開始緊俏了,每天能賣出三四噸。”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xiang) 騎龍村規模化種植香蔥已有20多年,這兩(liang) 年因為(wei) 價(jia) 格低迷,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險些被丟(diu) 掉。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落實產(chan) 業(ye) 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依托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xing) 業(ye) 態、樹品牌,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汪福華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認識到:“小香蔥”做成“大產(chan) 業(ye) ”,必須改變產(chan) 業(ye) 小散弱局麵。“通過成立香蔥協會(hui) 和合作社,我們(men) 將訂單拓展到外省,騎龍村香蔥種植麵積穩定在2000畝(mu) 左右,90%以上的村民參與(yu) 其中,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了兩(liang) 萬(wan) 元。鄉(xiang) 裏正計劃引進深加工企業(ye) ,將產(chan) 業(ye) 鏈做得更長。”他說。

  提高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離不開過硬的“三農(nong) ”隊伍。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ye) 生到鄉(xiang) 、能人回鄉(xiang) 、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企業(ye) 家入鄉(xiang) ,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後顧之憂,讓其留得下、能創業(ye) 。

  元旦剛過,安徽界首市邴集鄉(xiang) 大董村,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董金玉正在蔬菜大棚裏為(wei) 即將到來的春節銷售旺季做準備。

  他7年前返鄉(xiang) 創業(ye) ,在村裏幫扶下創辦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去年收入200萬(wan) 元。這是他近5年來效益最好的一年。

  這5年,也是大董村從(cong) 脫貧出列到發展成蔬菜特色專(zhuan) 業(ye) 村的5年——全村蔬菜基地發展到1600畝(mu) ,各類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不斷湧現,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像董金玉這樣返鄉(xiang) 創業(ye) 的“新農(nong) 人”近年來越來越多。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國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人數累計達到1220萬(wan) 人,農(nong) 民參與(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活力不斷激發。

  新的一年,董金玉謀劃著自己的“小目標”:不斷做優(you) 品質,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一夜大雪過後,湖南十八洞村美景如畫。

  民宿店長楊雲(yun) 秋打開“十八洞懸崖酒店”微信號,把剛拍攝的視頻發布在各大社交平台,很快就收到很多點讚和評論。

  “像現在這樣充滿希望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楊雲(yun) 秋一邊忙著線上確認當晚入住民宿的遊客一邊說。

  回到十八洞村6年的楊雲(yun) 秋,憑借踏實勤奮,一直從(cong) 村裏旅遊公司的銷售、講解員,幹到了民宿區的店長。目前,村裏已經有276名像楊雲(yun) 秋這樣的年輕人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曾經,十八洞村閉塞貧窮,流傳(chuan) 著“有女莫嫁十八洞”的苗歌;如今,村子的產(chan) 業(ye) 、文化等全麵發展,吸引周邊村鎮融入“十八洞村經濟圈”,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已達23505元。

  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堅持把增加農(nong) 民收入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老鄉(xiang) 們(men) 走出了新路子,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

  在遼寧營口市東(dong) 崗子村,老鄉(xiang) 們(men) 探索數字經濟和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拓寬增收致富路。

  掀開厚厚的溫室大棚保溫簾,一片花團錦簇,“花房姑娘”張野正麻利地整理花苗、修剪花枝。為(wei) 拓寬銷路,她邀請網紅小鎮主播來講述花房裏的創業(ye) 故事。如今,張野的10個(ge) 花棚每月可采摘鮮花15次,月銷售額在18萬(wan) 元左右。

  截至目前,營口市老邊區網紅小鎮,共進駐了300多家直播運營機構,有主播超15萬(wan) 人,粉絲(si) 流量達3.5億(yi) 。2022年網紅小鎮所在的老邊區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額超1億(yi) 元,比2020年多了近一倍。

  近期,《2022—2023年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農(nong) 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方案》公布,明確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共青團中央聯合快手開展“農(nong) 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培養(yang) 一批掌握短視頻和直播“新農(nong) 技”,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農(nong) 村青年主播。

  直播成為(wei) 新農(nong) 活,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新觀念、新方法也融進農(nong) 民的生活,老鄉(xiang) 們(men) 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

  和美鄉(xiang) 村孕育生機無限

  冬日暖陽下,農(nong) 閑時節的寧夏關(guan) 橋村更顯愜意。

  “你看我這村子,和城裏比有啥差?”村民馮(feng) 增虎走在村裏寬闊平坦的石板路上,邊走邊介紹,隻見路兩(liang) 側(ce) 民居紅牆白瓦整齊劃一,兒(er) 童遊樂(le) 廣場、幼兒(er) 園、衛生院等設施齊全。

  關(guan) 橋村位於(yu)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中的“海”字,就指海原。馮(feng) 增虎曾在村裏幹了10多年村主任,見證了山鄉(xiang) 巨變。

  “新的一年,關(guan) 橋村正在規劃健康希望小鎮,未來可以享受定期體(ti) 檢、送醫上門……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馮(feng) 增虎說。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提出,農(nong) 村現代化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內(nei) 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是農(nong) 業(ye) 強國的應有之義(yi) 。

  近年來,各地鄉(xiang) 村瞄準“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提高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通過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硬化路、通客車、通光纖和4G網絡……鄉(xiang) 村綠水青山不斷“擦亮”,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

  和美鄉(xiang) 村,孕育生機無限。鄉(xiang) 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更加健全,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更便利,城鄉(xiang) 差距全麵縮小,農(nong) 村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創業(ye) 幹事。

  “這是老鄉(xiang) 們(men) 自家的柴雞蛋,真正小時候的味道……”

  河北阜平縣顧家台村,正在網上帶貨的小夥(huo) 兒(er) 叫顧騰飛。他是2020年底村裏第一批返鄉(xiang) 創業(ye) 的“90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近年,有30多名像顧騰飛一樣的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就業(ye) ,為(wei) 家鄉(xiang) 的振興(xing) 帶來新觀念、注入新活力,顧家台開始“騰飛”。

  幸福綿延,生機無限。

  新的一年,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國廣袤大地必將呈現欣欣向榮的蓬勃氣象,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堅定前進!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侯雪靜 嚴(yan) 賦憬 向定傑 薑剛 張玉潔 楊穩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