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龍獻文: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

發布時間:2023-03-08 10:41:00來源: 新華社

  初春時節,細雨過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牛角山村雲(yun) 霧繚繞,茶山滿目青翠,春茶抽芽吐綠,一片生機盎然。

  “再過半個(ge) 月左右,頭茬春茶就可以采摘了。今年雨水好,更要精心管理,把茶葉品質做優(you) 。”2月22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牛角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龍獻文在茶園裏查看茶葉長勢,了解茶農(nong) 需求。

  茶產(chan) 業(ye) 是古丈縣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也是牛角山村的“綠色名片”。自1998年擔任村支書(shu) 以來,龍獻文帶領村民種下萬(wan) 畝(mu) 茶園、發展茶葉深加工,搞茶文旅深度融合,昔日的老少邊窮村成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億(yi) 元村。

  2018年,龍獻文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如今又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信任,我很感激也很感動,一定要爭(zheng) 取為(wei) 家鄉(xiang) 多做點事情!”57歲的龍獻文說。

  履職期間,他幾乎走遍了大湘西地區的邊遠落後山區,聽民意、看企業(ye) 、訪部門,厚厚的筆記本上記錄下沉甸甸的思考建言。

  2018年,正是脫貧攻堅事業(ye) 推進如火如荼的時候,龍獻文在湘西州永順縣塔臥鎮等地走訪了解到,當地紅色老區受地域、經濟條件製約,發展紅色文化旅遊存在交通不便、旅遊基礎設施落後、文化遺址保護力度不夠等難題。

  經過反複調研論證,他提出“關(guan) 於(yu) 創建塔臥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黨(dang) 性教育基地,推進紅色老區精準脫貧的建議”。該建議很快得到有關(guan) 部門重視和回應。

  在一批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扶持下,當地文化遺址得到全麵修繕,旅遊基礎設施進一步提質升級;當地還將紅色旅遊與(yu) 研學、生態、民俗等元素融合,發展“旅遊+”經濟,去年接待旅遊人次超過100萬(wan) ,紅色老區迎來發展新貌。

  “我是山區走出來的代表,更要主動了解這些地區發展的‘急難愁盼’。”龍獻文說。關(guan) 注山區快遞物流發展、提高貧困地區公共文化供給……他履職期間的20餘(yu) 份建議,大都是基於(yu) 深入湘西山區調研走訪的敏銳觀察。

  近兩(liang) 年,“少數民族地區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成為(wei) 龍獻文研究的“新課題”,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人才振興(xing) 等成為(wei) 他建議中新的關(guan) 鍵詞。

  去年,他針對古丈縣茶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出“關(guan) 於(yu) 國家支持落實古丈縣徐家嶺水庫工程建設項目的建議”。“我在古丈縣許多茶產(chan) 區蹲點發現,縣裏茶葉種植已經初具規模,但不少山區地勢高,就近水源提水難度大,水問題一直是製約茶葉產(chan) 量和品質的‘老大難’。”

  這份建議得到國家有關(guan) 部門和省市各級的重視與(yu) 支持,徐家嶺水庫工程已於(yu) 今年2月掛網招標,計劃4月開工建設。按照規劃,灌溉麵積達到2萬(wan) 多畝(mu) ,能有效保障古丈縣7個(ge) 鄉(xiang) 鎮以及茶園、農(nong) 田和山林的供水和灌溉,還將發揮生態與(yu) 社會(hui) 效益。

  龍獻文說,今年他準備了一份關(guan) 於(yu) 支持大湘西地區茶旅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發展的建議。“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振興(xing) ,我們(men) 湘西茶旅產(chan) 業(ye) 要打出品牌影響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受益,我要接著加油幹。”這個(ge) 苗家漢子目光熠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