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藏羊養殖走出綠色發展路

發布時間:2023-03-10 09:16:00來源: 青海日報

  3月7日下午,伴著春日的暖風,記者驅車再次來到了位於(yu)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倒淌河鎮次汗達哇村的尕海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伴著耳邊不停地“咩咩”聲踏入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幾座高大氣派的現代化“羊舍”。羊舍裏,有的羊兒(er) 正暖洋洋地曬著太陽,有的正在咀嚼嘴裏的青儲(chu) 飼料,還有的小羊羔跟在羊媽媽後邊頑皮撒歡……從(cong) 空中俯瞰,緩緩移動的羊群猶如天上雲(yun) 卷雲(yun) 舒的流雲(yun) ,輕盈而又美麗(li) 。

  次汗達哇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合作社理事長多傑才讓看著這些成群結隊、歡樂(le) 奔跑的小羊羔,高興(xing) 極了。他一邊數一邊說:“一隻,兩(liang) 隻,三隻……你看,現在正是產(chan) 春羔的時候。自春節以來,我們(men) 大約收獲了3000多隻小春羔。正是我們(men) 再過一段時間,就是我們(men) 的小羊羔出欄的時候,希望能夠賣個(ge) 好價(jia) 錢,帶動村民們(men) 致富增收,帶動我們(men) 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看著如今合作社發展越來越好,多傑才讓的心中充滿著無限感慨。在次汗達哇村,大多數牧民依靠放牧為(wei) 生。在他的記憶中,幾十年前,因長期超載放牧、粗放管理等原因,羊兒(er) 因品種雜、體(ti) 質弱,母羊生產(chan) 性能低下,通常賣不上好價(jia) 錢,牧民的生活一度陷入窘境。另外由於(yu) 過度放牧,牧草日漸稀疏,草山沙化日益嚴(yan) 重。

  從(cong) 2018年開始,次汗達哇村堅持在探索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創新,以高質量發展藏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為(wei) 抓手,成立了尕海生態畜牧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yu) 經濟效益共贏的畜牧業(ye) 綠色發展之路。

  多傑才讓介紹:“我們(men) 對引進的藏係羊進行畜種改良,不斷優(you) 化畜群結構,尤其是藏係羊由‘一年一胎’轉變為(wei) ‘兩(liang) 年三胎’的高效養(yang) 殖,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草畜平衡的基礎上促進了藏羊產(chan) 業(ye) 發展提質增效。同時,我們(men) 動員牧民將草場、耕地、牲畜等生產(chan) 資料進行折股量化,並引進優(you) 質藏羊,建立起股份製合作社,並按照‘統一飼養(yang) 、統一生產(chan) 、統一銷售、統一品牌’的‘四統一’模式進行經營。”

  隨著合作社的不斷發展,還相繼建立起了養(yang) 殖場、有機肥加工點、活畜交易市場、藏羊肉初加工點等,這裏也逐漸變成了海南州藏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高效養(yang) 殖技術集成科研示範基地。到目前,合作社實現了由傳(chuan) 統放牧轉變為(wei) 規模化養(yang) 殖,由經驗養(yang) 殖轉變為(wei) 科學高效養(yang) 殖,由牧戶零售轉變為(wei) 基地統一品牌銷售的轉變。

  “今後,我們(men) 將繼續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實施‘生態優(you) 先、高效養(yang) 殖、以草定畜’戰略,采取‘增量、提質、補鏈、擴輸’等舉(ju) 措,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渠道,且不斷加大資金、項目投入力度,確保減畜不減收,以高效養(yang) 殖技術助推現代生態畜牧業(ye) 綠色高質量發展。”多傑才讓展望未來眼中充滿希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