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農牧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 人均可支配收入結構發生較大變化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農(nong) 村建設綠皮書(shu) :西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報告(2022)》新書(shu) 推介會(hui) 3日在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舉(ju) 行,該綠皮書(shu) 提到,2003年以來,西藏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9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農(nong) 牧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近年來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農(nong) 牧業(ye) 為(wei) 主的經營淨收入對家庭增收的貢獻逐年減弱。
圖為(wei) 新書(shu) 推介會(hui) 現場。江飛波 攝
綠皮書(shu) 稱,2021年,西藏農(nong) 村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wei) 35.9%,較2011年提高了15.3個(ge) 百分點;而作為(wei) 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經營淨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降至43.5%,較2011年減少了20.6個(ge) 百分點;轉移淨收入和財產(chan) 淨收入對增收的貢獻度還存在較大空間。
資料圖為(wei) 西藏白朗縣農(nong) 牧民在大棚內(nei) 打理西瓜苗。江飛波 攝
資料圖為(wei) 西藏林芝墨脫公路沿線的農(nong) 村景象。江飛波 攝
該書(shu) 對西藏農(nong) 村經濟、水利、公路、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以及消費情況等進行回顧展望、情況分析等,其中農(nong) 牧民收入消費情況分析提到,西藏農(nong) 牧民工資性收入增速最快,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最高。2021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086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308元,增長27.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wei) 35.9%,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拉動收入增長9個(ge) 百分點;經營淨收入平穩增長,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最大,2021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經營淨收入7374元,同比增加462元,增長6.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wei) 43.5%,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19.8%,拉動收入增長3.2個(ge) 百分點;財產(chan) 淨收入快速增長,為(wei) 增收提供有益補充。2021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財產(chan) 淨收入768元,同比增加158元,增長25.9%,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wei) 4.5%,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6.8%,拉動收入增長1.1個(ge) 百分點;轉移淨收入較快增長,成為(wei) 增收新亮點。2021年西藏農(nong) 牧民人均轉移淨收入2707元,同比增加409元,增長17.8%,增速比上年加快15.3個(ge) 百分點,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達到16%,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17.5%,拉動收入增長2.8個(ge) 百分點。
資料圖為(wei) 西藏日喀則農(nong) 牧民舉(ju) 行春耕儀(yi) 式。江飛波 攝
推介會(hui) 上,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組副書(shu) 記、院長索林說,該“綠皮書(shu) ”最大的亮點就是記錄和見證了新世紀以來西藏“三農(nong) ”的發展曆程,以特有的方式參與(yu) 到農(nong) 牧區現代化的實踐,為(wei) 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作出了哲學社科工作者的應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上半年阿裏地區預計完成生產總值超36億元
今年計劃實施370個重點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97億元,同比增長13%以上,目前已開複工項目326個,開工率88.11%。[詳細] -
西藏桑日:高海拔葡萄園帶動鄉村振興
7月26日,桑日縣一家葡萄酒企業的員工曲珍(左)在葡萄園裏向技術員何誌榮學習使用農用無人機。[詳細] -
截至6月底,西藏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3592元
2023年1月至6月,全區各駐村工作隊通過駐村幫扶為駐村點投入項目資金3.84億元,通過項目,帶動就業6698戶16444人,為民辦實事2.98萬餘件,投入資金5033.93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