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築根基 深化改革“強筋骨”
當清晨的第一縷暖陽照亮阿裏地區改則縣物瑪鄉(xiang) 搶古村時,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尼瑪頓珠準備到村牧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的各個(ge) 作業(ye) 點轉一圈,看看合作社的運行和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情況。
搶古村位於(yu) 阿裏地區改則縣,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距縣城50公裏,是阿裏地區牧業(ye) 改革先行村、深化農(nong) 村改革試點村。近年來,搶古村以鞏固農(nong) 村改革成果、激發改革動力為(wei) 根本,堅持示範帶動、輻射引領,持續在發揮支部堡壘作用、強化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富民、推進牧業(ye) 產(chan) 業(ye) 攻堅改革上下功夫,成為(wei) 羌塘腹地的農(nong) 村改革第一村,獲得國家農(nong) 民合作社示範社、全國文明村鎮等殊榮。
然而,過去的搶古村,由於(yu) 草場麵積小、資源缺乏等因素,一度成為(wei) 改則縣有名的貧困村。
為(wei) 解決(jue) 搶古村貧困問題,尼瑪頓珠和村“兩(liang) 委”班子反複思索,外出考察學習(xi) ,參考了很多其他牧區的做法,萌生出實施聯戶放牧、開辦集體(ti) 經濟的想法,這樣可以把勞動力從(cong) 以家庭為(wei) 單位的傳(chuan) 統放牧方式中解放出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於(yu) 是,他帶著十幾名有想法的群眾(zhong) 開辦了集體(ti) 茶館和修車廠,收入比以前單純放牧提高了很多,更提高了大家發展產(chan) 業(ye) 的意識。
2015年,搶古村被確定為(wei) 全縣牧區改革試點村。尼瑪頓珠向縣裏作出保證:“搶古村有著良好的基礎,改革試點放在搶古村,我們(men) 有信心。”改革是硬骨頭,要啃硬骨頭,就要下真功夫。搶古村的真功夫,就體(ti) 現在有一個(ge) 團結的黨(dang) 支部,發揮著強有力的戰鬥堡壘作用。在村“兩(liang) 委”班子的帶領下,全村40名黨(dang) 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與(yu) 群眾(zhong) 同勞動同收獲,實現由“要我致富”向“我要致富”轉變。
搶古村堅持以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為(wei) 基礎,實施多元一體(ti) 的經營模式,搭建人人參與(yu) 、共享成果的平台,實現了牧業(ye) 增效、牧民增收。健全完善分配製度,82%分紅給社員、4%用於(yu) 扶持無勞動力和孤殘老人、6%作為(wei) 合作社管理人員的基本報酬、其餘(yu) 8%留作合作社風險資金和周轉資金。同時,推行牲畜入股、草場流轉,符合資源最大限度利用實際;多渠道整合資金,大力實施牧業(ye) 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畜種改良,轉移勞動力,開展多種經營,符合牧區發展實際。
守得雲(yun) 開見月明。牧區改革的巨大成效在短時間內(nei) 就充分體(ti) 現了出來。2016年,搶古村合作社以牲畜入股、勞動力入股、聯戶放牧和草場流轉的方式運營,確立了以“勞動力統一安排、草場統一管理、畜產(chan) 品統一購銷、經營收入統一分配、無勞動力和孤寡老人統一供養(yang) 、在校生統一記分”的運轉模式。2022年,實現人均收入16135元,轉移勞動力創收129.4萬(wan) 元,戶均分紅3.7萬(wan) 元,最高分紅9.8萬(wan) 元,“黨(dang) 建引領·小康物瑪”黨(dang) 建品牌惠民富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得到了充分詮釋。
2019年,阿裏地區農(nong) 村改革第一村搶古村村史館建成並投入使用,設計了“信仰之光”“黨(dang) 建之帆”“改革之路”“新舊之別”四大展區,集中展示全村牧區改革成效,2020年12月,搶古村被評為(wei) 全區百佳農(nong) 牧區基層黨(dang) 組織;2020年11月,搶古村被評為(wei) 全國文明村鎮。
隻要堅持,夢想總會(hui) 實現。今天的搶古村,集體(ti) 經濟如火如荼,群眾(zhong) 收入節節攀升,在羌塘草原譜寫(xie) 著深化改革波瀾壯闊的華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山南市浪卡子縣多卻鄉以黨建賦能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近年來,山南市浪卡子縣多卻鄉以黨建引領示範帶頭,緊盯糧食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提升青稞種植麵積。[詳細] -
林芝墨脫:發展林下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林芝市墨脫縣格當鄉依托獨特地理優勢,因地製宜,科學規劃,采取“林下資源合作社+雙聯戶”發展模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