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香裏說豐年——西藏青稞產業發展綜述
大型收割機收割、收集秸稈、晾曬、揚場……
金秋時節,在海拔較低和水熱條件較好的米林市羌納鄉(xiang) ,連片青稞小麥已經成熟,農(nong) 民們(men) 忙著搶收,臉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和對更加美好生活的憧憬。隨著時間推移,西藏其他地區的青稞田也陸續迎來豐(feng) 收。
近年來,西藏按照“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要求,先後印發《關(guan) 於(yu) 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促進青稞增產(chan) 增效增收的意見》《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西藏青稞產(chan) 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性文件,對青稞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進行了安排部署,為(wei) 加快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工作指引。2022年底,西藏青稞播種麵積221.24萬(wan) 畝(mu) 、產(chan) 量83.23萬(wan) 噸,再創曆史新高,分別占全國的47%、68%,位居全國首位,青稞產(chan) 業(ye) 實現加工產(chan) 值11.57億(yi) 元。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數據顯示,2023年,全區青稞播種麵積225萬(wan) 畝(mu) ,比2022年增加3.76萬(wan) 畝(mu) 。
糧食產(chan) 能有效提升
作為(wei) 日喀則市有名的農(nong) 業(ye) 大縣,江孜縣始終把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作為(wei) 穩定糧食生產(chan) 的重要抓手,穩步推進農(nong) 田改造升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
“從(cong) 2019年至今,江孜縣共建設了高標準農(nong) 田13.85萬(wan) 畝(mu) ,目前,正在實施2023年3.4萬(wan) 畝(mu) 的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今年,還計劃實施4.8萬(wan) 畝(mu) 耕地托管作業(ye) ,通過‘高標農(nong) 田+機械化作業(ye) ’模式有效提高了耕地質量、提高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為(wei) 全縣糧食生產(chan) 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江孜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索片說。
近年來,西藏著力加強青稞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414萬(wan) 畝(mu) ,完成“十四五”任務的92.8%。以商品有機肥、綠肥複種、高溫堆肥為(wei) 抓手,深入推進耕地質量建設工作,加大商品有機肥的推廣應用力度,年均積造農(nong) 家肥500萬(wan) 噸以上。
“你看,我們(men) 這塊地主要種植的是‘喜拉22號’,這種青稞產(chan) 量高、抗倒伏,相比老品種,平均畝(mu) 產(chan) 從(cong) 700斤可以達到800斤,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田甚至可以達到1000斤!”江孜縣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高級農(nong) 藝師格桑措姆介紹說,農(nong) 戶們(men) 看到這個(ge) 數字時都不敢相信,“比如農(nong) 戶尼瑪旦增家,在我們(men) 的建議下種植‘喜拉22號’,收獲時經過稱重畝(mu) 產(chan) 達到了1000斤,他驚訝得‘嚇了一跳’,連說‘從(cong) 來沒有這麽(me) 豐(feng) 收過啊’!”
近年來,西藏強化青稞產(chan) 業(ye) 科技支撐,深入開展糧食單產(chan) 提升行動,建設青稞萬(wan) 畝(mu) 、千畝(mu) 、百畝(mu) 高產(chan) 示範區200個(ge) ,抓好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推廣和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每年示範推廣麵積均達到190萬(wan) 畝(mu) 。持續加大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和專(zhuan) 業(ye) 化統防統治工作力度,將主要農(nong) 作物病蟲害損失控製在5%以內(nei) 。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2.1%,青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9.8%,同比分別提高1.3%、1.8%。
加工能力穩步增強
近年來,西藏青稞啤酒有限公司投資8.8億(yi) 元在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新的生產(chan) 基地,年產(chan) 量達20萬(wan) 噸,破解了此前生產(chan) 規模較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發展瓶頸。項目還帶動了700人就業(ye) ,帶動青稞種植農(nong) 戶增加收入。
近年來,西藏立足青稞、犛牛產(chan) 業(ye) 資源稟賦,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實施新型農(nong) 牧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行動,全區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達171家,累計注冊(ce) 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1980家、家庭農(nong) 牧場達9472家,推動千家萬(wan) 戶的小生產(chan) 與(yu) 千變萬(wan) 化的大市場有機結合起來。其中,以青稞加工為(wei) 主的市級及以上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重點龍頭企業(ye) 34家。
目前,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已獲批國家數字農(nong) 業(ye) (青稞)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997萬(wan) 元。截至目前,西藏已獲批林芝市工布江達縣、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國家數字農(nong) 業(ye) 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
通過國家數字農(nong) 業(ye) 創新應用基地項目的建設,將提升西藏青稞數字農(nong) 業(ye) 標準化和智能化示範水平,提高當地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能力,進一步便捷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為(wei) 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業(ye) 增效提供技術和信息化支撐,推動產(chan) 業(ye) 現代化。
近年來,西藏促進青稞加工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獲批創建青稞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1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4個(ge) ,創建以青稞、犛牛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11個(ge) ,推動縣級全域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示範創建。
麵向不同消費者受眾(zhong) 需求,區內(nei) 外科研院校、企業(ye) 積極開展青稞功能性產(chan) 品研發,截至目前,已研發出青稞精深加工產(chan) 品4大類80多個(ge) 品種,2021年,全區青稞加工量15.9萬(wan) 噸。
銷售渠道大幅拓寬
7月15日,由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商務局主辦、青島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組協辦、桑珠孜區城發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藏品入青”產(chan) 品展銷活動在青島市市南區水池子廣場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為(wei) 期約一個(ge) 月,旨在推廣展示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特色產(chan) 品,拓寬市場渠道,推進交流合作。
活動位於(yu) “第二屆上街裏啤酒節”現場,展台將藏式建築風格與(yu) 藏式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在展會(hui) 中呈現西藏民族特色,吸引參展觀眾(zhong) ,並對西藏10餘(yu) 家“名、優(you) 、特、新”精品企業(ye) 的50餘(yu) 種產(chan) 品進行展示。展品涵蓋青稞係列產(chan) 品、犛牛肉、高原蜂蜜、民族手工藝品、酒類、藏香等,全麵展示了西藏打造精品品牌建設方麵的創新實踐和發展成果,提高了“西藏品牌”的國際國內(nei) 知名度、美譽度,引導西藏企業(ye) 積極開拓國內(nei) 外市場。
觀眾(zhong) 對桑珠孜區特色產(chan) 品表達出濃厚的興(xing) 趣,青稞白酒、青稞啤酒、糌粑、青稞餅幹等食品以及唐卡、藏毯、金銀銅器等充滿民族特色的產(chan) 品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青島市民紀女士表示,沒想到在青島市市南區能買(mai) 到正宗的西藏特色產(chan) 品,讓她頗感意外,希望類似的活動能多多舉(ju) 辦,進一步加深兩(liang) 地之間的合作交流。
近年來,西藏大力加強青稞產(chan) 業(ye) 品牌創建。2022年發布了第一個(ge) 農(nong) 牧業(ye) 行業(ye) 區域公用品牌——“西藏青稞”。截至目前,全區已有“春光”“奇正青稞”“白朗康桑”“藏家金穀”“聖禾”“吉祥糧”“雪域聖穀”等60多個(ge) 青稞加工企業(ye) 品牌。
大力拓寬產(chan) 品銷售渠道,通過對接“832”、京東(dong) 、淘寶等相關(guan) 電商平台,組織企業(ye) 參加區內(nei) 外展示展銷活動,發放宣傳(chuan) 冊(ce) 、投放廣告、舉(ju) 辦新聞發布會(hui) 等措施,宣傳(chuan) 推介青稞產(chan) 品的品種研發、保健功效、產(chan) 業(ye) 發展、品牌建設等情況,提高西藏青稞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知名度,拓展產(chan) 品銷售渠道。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張海波表示,下一步,將嚴(yan) 格落實糧食生產(chan) 責任,確保糧食播種麵積,加快推進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為(wei) 主要任務的耕地質量提升工作。加快新品種選育推廣步伐,提高良種對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增效的貢獻率,持續實施科技項目、加大農(nong) 業(ye) 機械化推廣力度、著力開展糧食單產(chan) 提升行動,全力提升青稞單產(chan) 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快推進以農(nong) 業(ye) 機械化服務為(wei) 主的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建設,提高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ti) ,創新農(nong) 牧業(ye) 經營方式,加強產(chan) 、學、研合作,加大青稞產(chan) 品宣傳(chuan) 力度,建立健全青稞標準體(ti) 係,培育壯大區域公共品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尼木縣:“豐”景美如畫 農民秋收忙
尼木藏語意為“麥穗”,由於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這裏的青稞比其他縣(區)成熟得相對要晚一些。[詳細] -
西藏曲水:青稞豐收
曲水縣才納鄉白堆村村民將青稞秸稈裝上拖拉機,準備運出田地(9月11日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