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林芝農企“聯結”打通群眾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3-10-30 09:22: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林芝市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改革開放先行工作實際,依托“企業(ye) +農(nong) 戶”“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等經營模式,通過入股分紅、訂單收購、勞務輸出、土地流轉等舉(ju) 措,創新打造農(nong) 企利益聯結機製點,形成企業(ye) 與(yu) 群眾(zhong)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製,真正讓企業(ye) 紮下根、發展好,讓群眾(zhong) 有平台、能致富,推動農(nong) 企利益聯結走深走實。

  林芝市積極引導群眾(zhong) 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有效整合配置資源,推動土地經營權、自有設施設備及折股量化到戶的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資金等,入股企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經營主體(ti) ,持續拓展農(nong) 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成果,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分紅增收,預計今年全市實現分紅100萬(wan) 元。

  巴宜區采取“私企+合作社+群眾(zhong) ”經營模式,引進煙台大山果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在百巴鎮建設高原蘋果苗木繁育基地。“我們(men) 百巴鎮12個(ge) 村(居)黨(dang) 支部成立林芝薩亟布實業(ye) 有限公司(合作社),以各村轄區資源等入股,與(yu) 煙台大山果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建立利益聯結機製,有這樣一個(ge) 好的平台,大大拓寬了產(chan) 品銷售渠道,我們(men) 老百姓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百巴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索朗紮西說。

  同時,林芝市積極探索推廣“訂單式”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模式,引導企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與(yu) 有產(chan) 品銷售需求的群眾(zhong) 簽訂長期購銷合同,形成穩定的購銷關(guan) 係,並實行“市場價(jia) +一定比例上浮”等保價(jia) 收購,保障農(nong) 牧民權益,降低農(nong) 戶種植風險,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發展特色農(nong) 牧業(ye) 實現增收。截至目前,全市11家農(nong) 牧業(ye) 龍頭企業(ye) 與(yu)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簽訂農(nong) 產(chan) 品采購訂單713份,訂單總金額超過1億(yi) 元,輻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6264戶2.76萬(wan) 人,累計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增收1.28億(yi) 元。

  林芝市還積極盤活閑置資源,引導企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對農(nong) 戶或村集體(ti) 擁有的閑置或低效益土地資源進行流轉或租賃,提高閑置資產(chan) 盤活利用率,推動“沉睡”的資源變身增收的“活水”,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獲得租金收入。“我們(men) 堆村通過村集體(ti) 和群眾(zhong) 籌集資金購買(mai) 挖掘機進行租賃,累計實現集體(ti) 增收40萬(wan) 元,每年實現戶均分紅5000元至8000元。”朗縣洞嘎鎮堆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米瑪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