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農富民好“豐”景——西藏持續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穩產(chan) 保供能力持續提升——全區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2022年達到107.34萬(wan) 噸。肉蛋奶產(chan) 量達到87.6萬(wan) 噸,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居全國前列;
高特產(chan) 業(ye) 穩步推進——累計獲批創建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4個(ge)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7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18個(ge)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5個(ge) 。2022年全區“三品一標”農(nong) 產(chan) 品總數新增301個(ge) ,達1315個(ge) 。
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效益不斷提高——依托高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新型農(nong) 牧業(ye) 經營主體(ti) 不斷壯大,產(chan) 業(ye) 品牌效益逐步凸顯,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能力不斷增強,2022年,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278.62億(yi) 元、一產(chan) 增加值180.16億(yi) 元、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60億(yi) 元;
……
翻開近年來西藏農(nong) 牧業(ye) 發展成績單,亮點突出、成效顯著。
農(nong) 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在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聚焦“四件大事”“四個(ge) 走在前列”,持續抓好“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不斷推進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
精準謀劃,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步伐
昌都市丁青縣以打造市域“西糧倉(cang) ”為(wei) 契機,2023年以試點實施“田長製”為(wei) 突破,全縣通過輪作休耕、用地養(yang) 地相結合,保護和提升了耕地地力,土地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落實糧食作物13.01萬(wan) 畝(mu) ,“今年擴大種植麵積3萬(wan) 餘(yu) 畝(mu) ,預計糧食產(chan) 量達7500萬(wan) 斤,比2022年增加1800餘(yu) 萬(wan) 斤。”“今年全村3000畝(mu) ‘藏青2000’新品種青稞,畝(mu) 產(chan) 在800斤以上,按市場價(jia) 一斤3.2元算,預計能賣到700餘(yu) 萬(wan) 元。”……時下,全區青稞收獲已進入尾聲,昌都市洛隆縣幹部群眾(zhong) 喜獲豐(feng) 收,處處是“青稞田裏說豐(feng) 年”的熱鬧場景。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改善農(nong) 業(ye) 基礎條件的重大支撐項目。近年來,昌都市堅持把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作為(wei) 穩定提升糧食產(chan) 能、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舉(ju) 措,紮實有序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作。2019年以來,市、縣區配套資金2.61億(yi) 元(項目總投資21.05億(yi) 元),建設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76.04萬(wan) 畝(mu) ,占總耕地麵積的50.96%,易旱、易澇、交通不便的農(nong) 田得到有效改造。同時,綜合運用深耕深翻、增施有機肥、土壤治理等措施,耕地質量提高0.2個(ge) 等級。
昌都市的做法,隻是全區大力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的一個(ge) 鮮明縮影。今年以來,全區加大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投入力度,優(you) 先在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生態友好、適宜機械化作業(ye) 的高標準農(nong) 田,2023年度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涉及6市42個(ge) 縣區,新建任務21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9萬(wan) 畝(mu) ,落實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直達補助資金124342萬(wan) 元;全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麵積422萬(wan) 畝(mu) ,占耕地麵積的63.64%,有效夯實農(nong) 業(ye) 發展基礎。
提檔升級,推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走進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才納村,便被成片的經濟作物所吸引。經過幾年發展,該村在原有65畝(mu) 雪桃基地基礎上不斷擴展,打造成了如今2萬(wan) 餘(yu) 畝(mu) 的一二三產(chan) 同步發展的產(chan) 業(ye) 園區。作為(wei) 拉薩市第一個(ge) 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園區,助力曲水縣先後成功創建國家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先行區和國家農(nong) 業(ye) 現代化示範區。
“我們(men) 是采取‘兩(liang) 步走’的方式進行的。”園區的負責人員介紹說,第一期A園區,為(wei) 占地500畝(mu) 規模的拉薩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曲水示範區,按照“先行先試、先加後減”的思路,成功試種瑪咖、雪菊、玫瑰、葡萄、黃芪等40餘(yu) 種經濟作物;B園區包括曲水淨土健康產(chan) 業(ye) 育種育苗、球根花卉種球繁育中心以及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園,占地近2000畝(mu) ,加工生產(chan) 出鮮花餅、葡萄酒、玫瑰精油等40餘(yu) 個(ge) 產(chan) 品。第二期項目包括占地1.6萬(wan) 畝(mu) 的苗木繁育基地、葡萄種植區、現代奶牛養(yang) 殖區。
產(chan) 業(ye) 如此之多,技術支撐從(cong) 何而來?園區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自治區科技廳、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西藏藏醫藥大學、拉薩市第一職業(ye) 技術學校深度合作,積極把產(chan) 業(ye) 工人、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送入院校培養(yang) ,培養(yang) 出一批批高素質農(nong) 牧民。僅(jin) 2022年,培訓高素質農(nong) 牧民200餘(yu) 名。據統計,僅(jin) 2022年,園區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務工508人,增收累計達1043萬(wan) 元。
2023年,全區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共計11803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138家、自治區級示範社168家;合作社覆蓋農(nong) 、林、牧、漁以及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民族手工業(ye) 等多個(ge) 行業(ye) 。2023年上半年,全區入社農(nong) 牧民29.75萬(wan) 戶117.3萬(wan) 人;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90元,同比增加485元、增長8.5%,增速全國排名第三。
招大引強,做優(you) 做強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走進超市水果區,在多個(ge) 蘋果品種中間,林芝蘋果的標簽很醒目,銷量可觀。而其中一個(ge) 品種,就是由西藏上誠健康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chan) 的。
2021年通過招商引資進駐林芝,該企業(ye) 負責人林傳(chuan) 清告訴記者,公司主營業(ye) 務為(wei) 蘋果、食用菌的全產(chan) 業(ye) 鏈,目前完成投資1.08億(yi) 元,其中建成2145畝(mu) 蘋果基地;預計到2025年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產(chan) 量可達每年7500噸,不僅(jin) 能滿足區內(nei) 訂單量,還可銷往區外。
今年10月10日,一場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西藏行”洽談會(hui) 暨簽約儀(yi) 式在拉薩舉(ju) 行,來自區外16家龍頭企業(ye) 與(yu) 相關(guan) 市地、縣區就簽定戰略框架、項目落地、產(chan) 品銷售等達成合作意向,現場簽訂協議8個(ge) ,總投資5.5億(yi) 元。
“經過前期考察調研,曲鬆縣天然植被豐(feng) 富,草場、河穀、濕地廣闊,非常適合發展優(you) 質畜牧業(ye) ,我們(men) 很有信心。”與(yu) 山南市曲鬆縣人民政府簽訂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安徽爭(zheng) 華羊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爭(zheng) 上說。作為(wei) 安徽省一家集湖羊種羊良種繁育、秸稈青貯利用、肉羊屠宰與(yu) 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等為(wei) 一體(ti) 的重點龍頭企業(ye) ,雙方在“曲鬆縣高原藏係綿羊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項目”的合作,將實現優(you) 勢互補,提升高原綿羊產(chan) 業(ye) 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
2023年,藏博會(hui) 、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西藏行”活動累計簽約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合作項目14個(ge) ,協議資金21.34億(yi) 元,涉及青稞、藏羊、藏豬、藏雞、茶葉、葡萄酒、食用菌等多種領域。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張海波表示,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將繼續在投資環境、優(you) 惠政策和服務保障等方麵竭誠為(wei) 招引企業(ye) 服務,助力簽約企業(ye) 更快在西藏紮根落地、做大做強,助推西藏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邁步新征程,全區正立足資源稟賦,著力發展青稞、犛牛、藏羊、藏豬等高原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一條獨具特色的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路子正在形成,一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活富裕的動人畫卷鋪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上半年西藏農牧業經濟總量恢複性增長
今年以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第一產業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態勢,穩住了農業基本盤,發揮了“壓艙石”作用。[詳細] -
上半年西藏農牧業經濟總量恢複性增長 農畜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7.12%
據行業部門調度,全區農畜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32.01億元,同比增長27.1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