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日喀則仲巴縣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

發布時間:2024-01-17 10:27:00來源: 西藏日報

  日喀則市仲巴縣畜牧業(ye) 資源豐(feng) 富,被譽為(wei) “犛牛之地”。近年來,仲巴縣重點打造以畜牧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特色產(chan) 業(ye) 縣,強化全縣畜牧業(ye) 發展頂層設計,采取一係列具體(ti) 措施,加快傳(chuan) 統畜牧業(ye) 向現代畜牧業(ye) 轉變步伐。全縣現有牲畜存欄約63萬(wan) 頭(隻、匹),新生仔畜22萬(wan) 頭(隻、匹);2023年牲畜出欄約17萬(wan) 頭(隻、匹),肉產(chan) 量約5000噸,奶產(chan) 量約4700噸;已兌(dui) 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資金1.39億(yi) 元。

  明確發展方向。按照調結構、騰空間、轉方式、提效能的發展思路,選擇有比較優(you) 勢和市場潛力的牛羊作為(wei) 主攻方向,推行“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牧戶”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重點抓畜種、畜群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和規範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ti) ,發展立足本縣、輻射全市、走向全區的綠色畜牧經濟,逐步形成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優(you) 勢突出、效益良好的產(chan) 業(ye) 格局。圍繞牧業(ye) 強縣三年行動實施初步方案,綜合資源稟賦、生態環境,按照連片布局、規模發展、整體(ti) 推進的思路,引導畜牧業(ye) 向優(you) 勢區域集中,打造以基地為(wei) 依托、以合作社為(wei) 紐帶的產(chan) 業(ye) 集群,從(cong) 賣“資源”走向賣“產(chan) 品”賣“品牌”,促進企業(ye) 發展和群眾(zhong) 增收雙贏。

  強化品牌打造。積極推進品牌打造和“兩(liang) 品一標”認證工作。霍爾巴綿羊榮獲全國“畜禽十大優(you) 異種質資源”稱號,吉拉犛牛正在申報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chuan) 資源保護名錄,仲巴縣牛羊產(chan) 業(ye) 融合步伐不斷加快。初步研究起草《仲巴縣牧業(ye) 強縣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完成霍爾巴綿羊、吉拉犛牛地理標誌商標注冊(ce) ,正在推進兩(liang) 個(ge) 品種綠色食品認證和名特優(you) 新申報工作。

  完善基礎設施。“十三五”時期,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共11個(ge) ,國家投資共1.04億(yi) 元(包括養(yang) 殖擴繁場、畜產(chan) 品初加工等)。2023年續建項目2個(ge) ,總投資300萬(wan) 元的絨山羊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項目,已撥款60%,進度達70%;總投資1112萬(wan) 元的霍爾巴綿羊保種場建設項目,已撥款90%,進度達95%。已建設牛羊養(yang) 殖擴繁基地29座,建成了1座縣級、13座鄉(xiang) (鎮)級牧業(ye) 防災抗災物資儲(chu) 備庫,畜牧業(ye) 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完善了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物資儲(chu) 備,加強建設和配備冷鏈庫、冷鏈車等設施,建立了13個(ge) 鄉(xiang) (鎮)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完善了牧區動物防疫體(ti) 係。

  加強技術支撐。經營方式方麵,實現以散養(yang) 戶經營為(wei) 主向“合作社+養(yang) 殖大戶”轉變,產(chan) 品由不加工向初加工、精加工延伸。接羔育幼方麵,技術指導效果明顯,建立完善了技術人員包鄉(xiang) 指導服務機製,在接羔育幼全過程、關(guan) 鍵環節及時開展精準服務和技術宣傳(chuan) ,仔畜成活率達93.6%。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方麵,仲巴縣製定《仲巴縣關(guan) 於(yu) 調整充實縣、鄉(xiang)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定點包鄉(xiang) 包片責任製》,並加強研究部署、技術指導、宣傳(chuan) 宣講、采購獸(shou) 藥、疫苗接種、疫苗空瓶回收等工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